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游记》“紧箍儿咒”考论

时间:2023/11/9 作者: 明清小说研究 热度: 16536
· ·

  “紧箍儿”及“紧箍儿咒”在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中出现多次,对小说的主旨及人物性格具有重要意义。“紧箍儿”及“紧箍儿咒”源于何处,有何意蕴,在小说中有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从“石槃陀”到“铁戒箍儿”

在唐僧取经故事的流传衍变过程中,《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其中出现了一位胡人石槃陀,唐僧为其“授五戒”后相伴而行。但这位石槃陀的意志很不坚定,一方面他“斩木为桥,布草填沙”,帮助唐僧过了黄河。但另一方面,当两人休息时,他又“拔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唐僧见状,“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胡人见已,还卧遂睡”。天明再出发时,他竟然提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最终以“家累既大而王法不可忤”为由拒绝继续前行。临别时还怕唐僧如果被捉会连累于他,当唐僧“为陈重誓”,又“与马一匹”,这才相别而去。这段情节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这位石槃陀对唐僧怀有异心,动过杀害唐僧的念头。第二,唐僧以诵经的方式使石槃陀放弃邪恶念头,并保护自己免遭侵害。第三,石槃陀寻找种种借口拒绝继续前行。这位石槃陀虽然接受了“五戒”,却并不受其约束。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没有写石槃陀头上有何饰物,但安西东千佛洞二号窟的取经壁画上所绘的石槃陀,却是行者装束,长发披背,并用一根带箍将头发束拢于脑后。有研究者指出,这条“带箍儿”有可能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头上“紧箍儿”的源头。但是安西地处偏远,《西游记》的作者是否曾经见到过这幅壁画,是首先应当论证的问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意在以胡人石槃陀的犹豫不决突出唐僧取经路上所受的磨难,这对后来的取经故事产生了重要影响。

  刊行于宋元之际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首次出现了猴行者,他化为白衣秀才,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主动来助唐僧取经。这位猴行者可以视为孙悟空的原型,所以王国维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中指出:“书中载元奘取经,皆出猴行者之力,即《西游演义》所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头上有了饰物,但不是“紧箍儿”而是“隐形帽”,《诗话·入大梵天王第三》写道:“天王赐得隐形帽一事,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根据后文可知,隐形帽、金镮锡杖和钵盂都是猴行者降妖伏魔的法器,帮助唐僧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诗话·入九龙池处第七》写九条馗头鼍龙兴风作浪,拦住了去路。“被猴行者隐形帽化作遮天阵,钵盂盛却万里之水,金镮锡杖化作一条铁龙。无日无夜,二边相斗。”可见这顶“隐形帽”与“紧箍儿”并无关系。而且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没有猴行者与唐僧产生矛盾、要离开唐僧的情节。

  明无名氏(一说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著录了元明间戏剧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今存“明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本,全剧共六卷二十四折,第三卷第九折“神佛降孙”和第十折“收孙演咒”写孙悟空被降伏事。孙悟空已经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白衣秀才”猴行者变为了“孙行者”。值得注意的是,第十折“收孙演咒”中出现了“铁戒箍”和“紧箍儿咒”。唐僧将行者从花果山下救出后,行者暗自说道:“好个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顿饱,依旧回花果山,那里来寻我!”这时观音菩萨上场训斥行者道:“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我与你一个法名,是孙悟空。与你个铁戒箍、皂直裰、戒刀。铁戒箍戒你凡性,皂直裰遮你兽身,戒刀豁你之恩爱。好生跟师父去,便唤作孙行者。疾便取经,着你也求正果。玄奘,你近前来。这畜生凡心不退,但欲伤你,你念紧箍儿咒,他头上便紧。若不告饶,须臾之间,便刺死这厮。”然后将紧箍儿咒语告诉了唐僧。山神对孙悟空唱道:“观音救苦大慈悲,赐与你戒箍僧衣。花果山险压损你脊梁皮,得师父放你相随。休更出你那锁空房腌见识,振着矢不得伶俐。琉璃脑盖戒箍围,比着你那小帽最牢实。”这时唐僧将紧箍儿咒语演示一遍,孙悟空立即跌倒在地,想摘下铁戒箍,但已无济于事。山神见状又唱道:“恰便似钉钉入头皮,胶粘在鬏髻。你那凡心若再起,敢着你魄散魂飞。为足下常有杀人机,因此上与师父留下这防身计,劣心肠再不可生奸意。如梦幻出尘世,至诚心谨护持,早去疾回。”

  此处情节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孙悟空要吃唐僧肉然后回花果山的举动,或许是受到了石槃陀故事的启发。石槃陀虽然受了“五戒”,但却可以丝毫不受约束,依然为所欲为。有鉴于此,《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想象出了可以制约孙悟空的方法,这就是“铁戒箍”和“紧箍儿咒”。但问题在于,“铁戒箍”和“紧箍儿咒”是《西游记杂剧》作者的首创呢?还是另有源头呢?

二、从“脑箍”到“戒箍儿”

根据《西游记杂剧》的描写可知,“铁戒箍”对人体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勒紧到一定程度,可以让人“魄散魂飞”,甚至被“刺死”,这实际上是由一种名为“脑箍”的刑具演变而来。早在唐代武则天执政时,臭名昭著的酷吏来俊臣、索元礼等就曾动用过“脑箍”这一刑具。将铁箍套在犯人头上,在铁箍和头皮的空隙加木楔,用铁锤敲打。铁箍越收越紧,受刑者疼痛如刀劈,甚而至于头颅开裂、脑浆溢出。《旧唐书·来俊臣传》载:

  来俊臣,雍州万年人也。……凶险不事生产,反覆残害,残忍荒慝,举无与比。……又以索元礼等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复有铁笼头连其枷者,轮转于地,斯须闷绝矣。

  这儿所说的“铁笼头”,就是“脑箍”。唐代之后,脑箍被历代官府所沿用。如元人郑廷玉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妇,好不藏情也鲁义姑。又不曾麻,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明史·刑法志二》载:嘉靖六年,给事中周瑯向皇帝进言,称:“狱吏苛刻,犯无轻重,概加幽系,案无新故,动引岁时。”嘉靖皇帝“深然其言,且命中外有用法深刻,致戗民命者,即斥为民,虽才守可观,不得推荐。凡内外问刑官,惟死罪并窃盗重犯,始用酷刑,余止鞭扑常刑。酷吏辄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拦马棍、燕儿飞,或灌鼻、钉指,用径寸懒杆、不去棱节竹片,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因为给事中周瑯的进言切中时弊,才引起了嘉靖皇帝的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包括“脑箍”在内的各种酷刑在当时已经泛滥成灾。

  

  

  

三、从“戒凡性”到禁锢个性



  《西游记杂剧》中“铁戒箍”的作用是戒除“凡性”,与戒刀豁除恩爱同一功用。按照佛教教义,“戒”是为佛教徒制定的戒规,用以防非止恶,与“定”、“慧”共称“三学”,为大乘“六度”之一。据传释迦牟尼时已制定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在《西游记杂剧》中,因为孙悟空吃人的兽性未改,所以观音菩萨让他戴上“戒箍儿”。观音菩萨特别叮嘱唐僧:“但欲伤你,你念紧箍儿咒。”也就是说,只有当孙悟空伤人的兽性发作时,唐僧才应当念“紧箍儿咒”。但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中“紧箍儿”的功用则发生了变化,成为管束、威吓、惩罚孙悟空,从而制约其个性的有效工具。

  

  

  然而,不难看出,小说《西游记》中的“定心真言”即“紧箍儿咒”并未严格符合上述教义。每当唐僧念动“紧箍儿咒”时,并非因孙悟空伤人的“凡性”而起。恰恰相反,大多时候都是因为孙悟空个性鲜明、坚持己见所致。不妨列举数例:第三十八回为救乌鸡国国王,孙悟空哄骗八戒下到井里,将死去三年的国王背了上来。八戒恼怒在心,向唐僧谎称孙悟空能够救活国王,挑唆唐僧念起了“紧箍儿咒”。孙悟空哄骗八戒固然有其顽皮的一面,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救人,并无恶意。第四十回孙悟空识破了红孩儿的诡计,几次将唐僧从马上推下来。这种举动虽然有些鲁莽,但用意却是为了保护唐僧。唐僧不但不感谢,反而认为孙悟空戏弄他,又要念“紧箍儿咒”。

  

  

  

  

四、从禁锢个性到“求放心”



  

  《西游记杂剧》创作于元明之际,程朱理学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以“铁戒箍”来制约孙悟空的“凡心”、“野性”,与程朱理学的主张相一致。从《西游记杂剧》的描写也可看出,唐僧只念过一次“紧箍儿咒”,是为了验证“紧箍儿咒”是否灵验。此后,唐僧从未因为孙悟空剿灭妖怪而随意念动“紧箍儿咒”。这就是说,“铁戒箍”和“紧箍儿咒”对孙悟空的精神制约已经成功。如果唐僧反复念“紧箍儿咒”,反而降低了其应有的威力。

  

  

  

  

  注:① [唐]慧立、彦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103页。

  

  ③ 王国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⑥ [明]杨景贤《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杂剧》,见《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3年版。

  ⑦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来俊臣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288-3289页。

  ⑧ [元]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明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

  ⑨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15页。

  ⑩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影印明万历本,第1139页。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W056)前期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