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泽东赞为“勇夺虎罴威”的抗日将领戴安澜今存有两座陵墓,一座在安徽芜湖的赭山公园,另一座则在贵阳市郊的花溪公园。戴安澜是芜湖人,其墓地建在芜湖容易理解,可为什么会在贵阳的花溪也有一座陵墓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戴安澜,安徽无为(今属芜湖)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参加过台儿庄、中条山、昆仑关、万家岭等重大战役,战功卓著。1939年被任命为陆军第200师师长,授少将军衔。1942年初,戴将军奉命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出征缅甸,在缅南、缅中地区英勇奋战,重创日军,解救了被困的6000多英军。同年5月18日,戴将军在转战中不幸身受重伤,5月26日牺牲。将军殉国后其骨灰被护送回国,先后经昆明、安顺、贵阳、桂林等地,最后抵戴将军曾经生活过3年的广西全州,安葬于当地香山寺。1944年,日军进犯广西,因将军家属其时正住贵阳花溪(其子就读于花溪清华中学),故将军灵柩移至花溪,安葬于花溪公园旁林木葱茏的葫芦山下。1948年,戴将军家属回芜湖老家生活,将军灵柩随之迁回故乡。
戴安澜将军殉国后,国民党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并于1943年4月在全州举行公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题赠了挽诗、挽联,赠送了花圈。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2009年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毛泽东当时的挽诗为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又作《海鸥将军千古》,刊印于《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册》。1983年12月,《人民政协报》公开发表此诗。全诗如下: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注:戴安澜,号海鸥,故有海鸥将军之称。东瓜、棠吉缅甸地名。为缅甸重镇,戴安澜率领部与日寇激战的主要战场。)
1942年,戴安澜灵柩途经贵阳时,贵阳各界隆重举行公祭,表现了贵阳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1948年,戴将军灵柩迁离花溪时,应当地民众要求,将军亲属捐出戴安澜生前用过的军帽、皮靴等物,在时任贵筑县长唐棣的主持下,在葫芦山修建了戴安澜衣冠冢。1985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花溪区在原址重新修葺了戴安澜衣冠冢。2002年,衣冠冢扩建为戴安澜烈士陵园。陵园占地3000余平方米,绿荫环绕,庄严肃穆。其正面石阶上塑着戴将军半身戎装塑像,塑像基座上镌刻周恩来的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塑像后的石碑正面刻有戴安澜生平,背面用中英文刻着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10月颁发的功勋章令:“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刻于1944年的衣冠冢墓碑立于陵墓山墙之前。2003年,戴安澜烈士陵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