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玉赋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6790
周亚

  玉是什么?是生命成熟的话题。我们听玉的叙述,试探着识玉,最终触摸到的却是生命的疼痛。

美丽的迷雾



  在岁月里,一直是不爱玉的。换句话说,那颗爱玉的心思还没转醒。

  初始对玉的印象,见上学路上街边巷口妇人怀抱的孩子,身上佩戴一方玉石,用一根细绳悬于胸前。样子很普通,且有一点拙。那便是玉?疑惑懵懂之余,再看见玉,便滋生出少年轻狂的蔑视。

  后来知道玉的稀罕,知道世人皆视美玉为贵。见紫禁城里陈列的玉器,象征皇权天授的玉玺,层峦叠嶂气度非凡的玉山子,各式散见的珍稀器物,虽说完美无瑕,远观近望,却有着永难逾越的隔阂,和一团美丽着的迷雾。

  又知先人尚玉崇玉已有七千余年历史,光这一分悠久就慑住了人。古人“以苍璧礼天”,小小一只圆形穿孔玉璧,竟可以连接宇宙乾坤,镇定心志、抚慰天下。从原始的神秘中走出来,内心里仅剩下对玉的惊叹。

  不敢买玉,是因为读不懂玉。第一次往玉器柜台前一站,望着面前一块块光洁闪烁的玉片,平素的审美自信荡然无存,嘴里嗫嚅道,我不懂……未曾买,先被无从把握的惶惑慑住,怯怯地败下阵来。

  从此揣了一分对玉的遐思。犹如涉世之初面对红尘按捺不住的新奇,没有理由不去一试。色泽好,花纹奇,必是良玉的基础。开采的玉品,又因隐现出天然的肌理图像,令天下竟是没有一块相似之玉。这就与世上没有一片树叶、一枚指纹暗合同理。至于玉的拙,人说,那不过是块玉石罢了!着眼点落在石上,方才明白指的是一块尚未成器的坯石,算不得真玉。一玉一石,天壤之别。

  见过玉里含有一朵一朵雾一样的云絮,猜测那是生命成长的标记。因了嫩玉,云絮便多,渐渐走向成熟,迷雾一点一点褪去,直褪到不含纤尘的纯透,一个洁净圆满的生命方脱颖而出。其间隐含着世上生命成熟的轨迹,只是,又有几人能悟出真谛?

  惹人欲爱不得又欲近不得,该是一个怎样难解的生命?

  终于明白,爱玉原来必先怀有一分识玉的胆略。

  那分状态,亦随岁月一同成长。譬如书界令人畏惧的“人老,字老”之说,心智尚未成熟,必悟不出其中奥秘。直至熟谙世事,了悟人生,才能抵达笔底纵横恣肆之态。

  识玉亦然。

造梦石



  玉是会做梦的石头。成千上万年静卧深山,做着隔断凡俗之梦。最终梦想成真,褪尽石身,幻化为世间灵物。

  人们欣赏着玉的玲珑剔透,可知此番岁月里的寂寞无声?可知从石到玉漫长岁月的修炼?一天天,都是那颗生命解惑成长的印记。

  你知道吗?玉是有生命的,玉有千万种生命呢。一位爱玉的女人神秘地告诉我。一时间,只觉玉似大千世界里的一个个女性,众多生命志向的凝聚,是去追寻一个相仿佛的梦境。

  玉的梦是以爱做养分的。一点点渗透,一点点滋养,一点点含蓄地生长,如同一个古典爱情,一切皆在不易觉察中萌生。当今急功近利的时代,少有这样的耐性,少有这样的信仰,即便有,也只是极少爱做梦者坚守的一份情怀罢了。因此,玉的梦又是爱的信仰的象征。

  玉的梦注定了要在寂寥中独自完成。一个生命静悄悄地独守,将凡间的烟火拒之天外,这样的梦里,只听得见清晨露水的滴溅,暮色里天幕的徐徐关闭。年年岁岁的重复,美妙若仙的声音也变得单调无比。梦的历程,无疑是一个寂寞无边的苦行。只待把梦做到了坚贞不阿的地步,才有横空出世之美,才有世人仰慕的理由。

  玉的梦里也有泪水洇染。秉持着自身的洁净无瑕,任凭山风暴雨的肆虐冲刷,都不曾更改那一腔初衷。内里的柔弱,渐渐化作泥石里的一片莹秀温润,先将自身灵魂照透,方可参悟世间万物。

  这时的玉,必是气定神闲。孔子说得好,“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玉德在身,何为乎?何不为乎?一切了然于心。

  隐匿世外,却终降入凡间;超脱绝尘,且将玉身展露无遗。这就是玉终年修身的归结。

  玉说,以天下大美为己任矣。

  朗朗乾坤,可有一物抵挡得了心性中的向美与昭示?

传奇式



  听玉的故事,方知玉原是一种命运。玉在出世之前,早已几经辗转,历尽颠沛流离,可谓一方玉即是一部命运史。

  荆山有璞,无楚人卞和,何以出得和氏璧?春秋和氏璧的故事,为天下最为感慨的玉故事。玉工卞和三番进宫,不惜遭至跺掉双腿的酷刑,毕其一生代价换得一个玉的结果。这已是神话一般。司马迁的记载里,和氏璧又成为藺相如与秦昭襄王之间一场斗智的见证,藺相如以一个抱玉撞柱的姿态,眼看就要化为粉齑的玉,顷刻之间命运急转直下,一场险象环生的戏剧高潮就此打住。玉的命运节节提升。上千年的兵戈纷争,稀世美玉几经流传,做成了改朝换代必争的神器,最终落下个千古悬念。至于和氏璧的神秘失踪,恐怕只有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才能说得清楚。一块玉与一个人、一方疆土的命运如此紧密相扣,堪称天下之奇。

  不过那种将玉物化的行为,其实已经脱离玉的本质。为玉而玉的纯粹和执著却是永恒的。乃至后世层出不穷的玉故事里,卞和精神一次次再现。又无论故事背景如何殊异,目标却是惊人地一致,那就是——争取玉身昭昭然于天下。其间是是非非曲曲折折,虽说惊心动魄,高潮迭起,却终在情理之中。

  玉的命运由是而来。

  因此,每诞生一个玉身,接踵而至的,便有一段刀光剑影的纷争。令人恍然悟到,原来身为玉者,注定是要遭受前世今生种种磨难的。

  得知玉更是那一种石破天惊的生命。一千年一万年混沌未开的世界里,充满赌注的切割,才是惊魂毕現。此时天地若有感应,不免生出参半喜忧。真正惊魂毕现的,最是那人心。或良善、或卑下、或蒙昧,或私欲满盈心怀叵测,各种遮掩的品行,都在这场赤裸的赌局里无可逃遁。在玉前,无人能够巧设机关、文饰而过。即若此,莫如操持了一派君子的坦荡。

  深谙翡翠的硬度,它天性的坚韧,重压之下也难以陨消。翡翠玉由羽毛鲜艳雌雄比翼的翡翠鸟幻化而来,言传里的凄婉,唤起一腔绵绵的女儿情意。乃至见了正面翠绿、侧看淡紫的玉,一时惊住,疑为美丽的鸟儿转世。

  试想这般美玉的现身,世上又该怎样诞生一段绵亘千古的绝唱?

静玉生香



  玉也是一种静静的叙述。

  世间最风流俏丽的石头的凄迷述说,道出一位真玉人。黛玉天真率性、气质出尘,有着与玉极为相似的禀赋。相形之下,那些占尽机巧的女辈是沾不上玉的性灵的。滴翠亭前金蝉脱壳之类的伎俩,难以成就精神上的流芳百世,不过是以金做了玉的反衬而已。以金衬玉,冷峭中透出玉的丝丝哀伤,且有高贵的隐忍。

  静玉生香,是自然妙得的天赋,是美质。清代《格致镜原》所记,唐朝肃宗赐李辅国辟邪的香玉,“各高一尺五寸,奇巧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香。”香玉乃世间罕物,苍青色的玉,则唯有爱情里的人,才能解其意,闻其所沁幽香。

  宝玉呢,一落胎胞便嘴衔一块五彩晶莹之玉,这已是奇。既衔玉而来,本意是要有一番玉的作为的。世人就看到了宝玉与众不同的种种怪癖,“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斗草簪花、混迹于钗裙之间,连倍加疼爱他的老祖宗都不得不笑骂一句“孽障”遮掩了过去。待终了,归向一片渺茫虚无,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

  还有用太湖边玄墓蟠香寺里梅花上收的雪来烹茶的妙玉,储在鬼脸青的花瓮里的雪,又在地下埋了五年,缥缈的茶香里活脱一个偏僻诡奇的性格。“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人飘零,而气若兰,玉精神。

  纵观这一个个玉啄之躯,或冥顽,或玄妙,或莹洁,皆由山川日月之精秀凝成。将天下的美质以一个玉字囊括,围绕一个玉字静静地叙述,道尽生命历程中的辛酸苦难,蕴藉丰富,又回味不尽。盖于此,曹氏才成为后世仰慕不已的采玉者啊!

  不知是否有人留意,玉的叙述里丢失了遗憾。那些看似惊天动地的情事,化为平淡如水的素朴。没有惯常的扼腕长叹,却有猛然惊醒的顿悟。既令有,也早被所有的絮语滤尽。无梦可做、或无梦可叙,那才是要叫人绝望的一件憾事。

  后人从玉的叙述里觅得的第一要义,就是拯世救己的良方。唯有懂得玉的内聚与承载,超度了本性的纠缠,方能皈依归真,识得天道。

  红楼如是说。令我几分明了,却又惘然。

  在昆明一家玉器店的门厅前,见一位长者,一头银发,麻质白褂,布道似的于众人前讲解玉的来历,玉的前身今世。台面上置一块解开的璞玉,那绿绿得要叫人心跳,与长者庄重的神情一同弥漫着一股布道的力量。

  听着,那团久锁于心的美丽迷雾霎時烟消云散。透过那片玉千年修炼的莹澈,我看见一种安静的力量。

  懂得玉了,女人便成熟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