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回眸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6923
汪彤

  再次拜读卞毓方先生的书稿《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与以往的感受不同,今天文章里的季羡林老人已仙逝。而昨天,我还从文章里向往过北京,想念过北京。那个遥远的地方,季羡林先生在城市的一处,颐养天年。而如今,我无端地想听一些梵音,姑且,为纪念在德国最初学习过梵文、巴利文的季先生。我想此时将自己的心更靠近这位老人一些,更深切地感触这位老人还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些精神。他却永远在我的近旁,且越来越近,不再有时间空间的阻隔,他在我随时想念、相见的最近处。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羨林》这本书,卞毓方先生于2006年8月动笔,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直到2009年7月某一个庄严时刻才真正完成。在写作期间,卞先生奔波各地,他原本在记录季羡林先生晚年生活的同时,想让这项作为季羡林研究院研究的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虽然这是一项艰苦、辛劳、费思量的工作,但他愿意此生都不要停笔,他盼望季先生长寿,好让他研究季羡林晚年的文字,能够无限延长下去。

  然而随着霹雳一声,卞毓方先生忍痛合上书页的最后章节,为天下人走近季羡林先生搭起一座文字的桥梁。我们跟随卞毓方先生的脚步,走进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的内心世界,“破译季羡林先生内心世界的两把钥匙”。

  季羡林先生告诫我们:“我个人觉得,人类在新世纪,新千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恩格斯已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把猫、乌龟、甲鱼都看成是自己的伙伴,把大自然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征服的对象。”而一个老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另一个侧面,卞毓方先生充分揭示了“背后隐藏着形影相吊、茕茕孑立的大孤独大悲凉”。

  卞毓方先生在此书中将季先生生活中“不容回避的两件大事”按照季先生“在垂暮之年,仍葆有直面人生的大勇,我们做研究的后学,又何必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因此,此书真实地反映了季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

  跟着卞毓方先生的脚步,感知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真实而又神秘的生活,我们一起从季先生“兼祧”与童年开始、在济南走进新育小学、济南一中、南关佛山街40号、在山东临清,走访季先生的亲友;揭秘季羡林先生被蒋介石接见;揭秘只剩下季羡林先生一个人的德文班;揭秘季羡林先生与吴组缃、李长之、林庚,被称为清华园“四剑客”的故事;揭秘季羡林先生与金庸谈武侠;揭秘2003年以来季先生住进301医院的生活等等。

  这些季羡林先生的生活秘史,卞毓方先生是通过脚步丈量、通过眼睛丈量、通过心的丈量而得知。并且他并不以自己感知的材料为依托,去书写文字,而是在走访、查阅与季先生有关的人、物,并翻阅大量有关季先生资料书籍,如《清华园日记》《病榻杂记》等。不仅如此,他还在无数次探望季先生时,核实有疑问的地方,就连季先生同学“尤炳圻”“圻”字“yín”的发音,都要细致地查阅、探究正确的读音,这是何等的求实精神!从这里可见卞毓方先生唯实、唯理的精神,而此书真实地反映季先生的晚年生活,含金量也正在于此。

  季先生的老师、同学、朋友大多作古,回首往事,他最感谢的恩师是陈寅恪、汤用彤、胡适等。季羡林先生进北大,拿的是陈寅恪先生的推荐信,又为汤用彤先生的破格提拔。而卞毓方先生从这些季羡林先生人生机遇的点滴,研究得到季羡林先生的五大机遇:“离开老家到济南,一遇也;考中清华,二遇也;留学德国,三遇也;进北大,副教授一周转正,当上系主任,四遇也;古稀之年出任南亚所所长、北大副校长,五遇也。”这些机遇不得不让人深思,季羡林先生人格和精神上到底存在着什么?

  卞毓方先生的《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顺或不顺,遇或不遇,成功或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性。”又从季羡林先生的回忆资料里,让人们不但了解了季先生的人格魅力,也了解了那个时代大师们的胸怀和惜才、爱才的迫切心情。1995年,季羡林先生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中写道:“一个是胡适之先生,一个是汤用彤先生,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携的话,我根本来不到北大。”而国外的几位大师吕德斯、西克·瓦尔德施米特、哈隆,又是海外培养和爱护季羡林先生成长的人。

  季羡林先生说“我不是儒家,也不是释家,我的思想比较接近道家,我是顺其自然,遵循天人合一”。而卞毓方先生也说得好:“我不是季先生的及门弟子、得意门生,我跟季先生的缘,仅仅在于散文,交往也是散文式的,若即若离,时紧时松。”

  “季先生爱静。1935年,他在济南省立高中教书时,校长宋还吾对他的评价就是‘羡林很安静。季先生的静,是一种在追求学问过程中身心俱融的状态,宠辱皆忘,顺其自然。”而作为季先生学生的卞毓方,他继承的“静”则是泡在清华、北大图书馆,汗流浃背地翻阅《清华周刊》等大量与季羡林先生研究有关的资料,从研究季先生曾经的生活,来感知晚年的生活状态。人们常说“闻鸡起舞”,而在季羡林先生的生活中是“鸡闻他起舞”。在季羡林先生译梵文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到翻译敦煌经卷后写80万字的《糖史》,靠的就是勤奋精神。

  人与人的缘分和交往,顺应的是天道,而一部好的文学传记,也是顺应了自然之道,才能激发人的情感。各人的出发点不同,阅读时的具体心境不同,其关注的方面,和经由审美体验而得出的判断,也就难免有所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回眸世纪老人,慢慢咀嚼卞毓方先生的《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相信你会在一位将近走过一百年历史的世纪老人的生活中,品味出自己的人生哲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