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镜子的饶舌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5028
陈峻峰

  

1



  我说的镜子,可能就是镜子,即我们一般概念中的那种表面光滑、能反观自己、用以梳妆打扮、整理仪容的日用物品,但也可能不是。

  无端用了这样的句式开篇,说明我常常会是一个思想混乱的人,饶舌的人,奇怪的人,起码在一个时期内,譬如现在,我是。不过,相信这世界上奇怪的人一定不止我一个。而如何识别和判断这一类奇怪的家伙们呢,于是便想象能有一面更加奇怪的镜子就好了,一照,就能分辨清楚,看得出来,然后告诫自己或提醒人家,说,你头脑有问题呢——当然,从理论上讲,古今中外,好像暂且还没有这样的镜子;果然有,生怕也太恐惧了些,不知人与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情况,及至帝王和庶民,富豪和乞丐,智者和傻瓜,君子和小人,还会不会是现在这个关系格局。那么我说我常常是一个思想混乱的人,是基于怎样的一个事实的判断和凭借呢?照此推论,我说的那一面更加奇怪的镜子,就一定还是有的了,甚至不是假设,也不是虚无。

2



  人不能看见自己的脸庞。没有比自视自己的嘴脸更为可怕的事情了。自然造化给人的礼物,就是人无法看见自己的脸庞,也无法对视自己的眼睛。人只能在河流或湖泊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脸庞。——葡萄牙作家佩索阿说,在这里,他不得不采用的姿势甚至是极有象征意义的:他必须弯腰,向自己鞠躬,以便为看清自己的脸庞这一自辱行为而谢罪。——佩索阿无疑就是这世界上和我一样奇怪的人,饶舌的人,他最后说,镜子的发明,毒化了人类的灵魂!

  曾经的一个为博尔赫斯所虚构的晚上,走廊尽头同样为博尔赫斯所虚构的镜子,虎视眈眈地瞅着他,于是发现——夜深人静时那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凡是镜子都有点可怕。博尔赫斯假借他朋友的口说:镜子和男女交媾是可憎的,因为它们使人的数目倍增。然后博尔赫斯又假想了一本《百科全书》什么的,煞有介事地从中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原文是这样的:对于那些诺斯替派教徒来说,有形的宇宙是个幻影,后者(说得更确切些)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镜子和父亲的身份是可憎的,因为它使宇宙倍增和扩散。

  佩索阿和博尔赫斯固然在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上有诸多的不同,但他们无疑都是纯粹的精神写作,他们总是对事物如此魔幻、另类、本质、锐利的发现和言说,“较之于执著定规,他们的自相矛盾常常是智者的犹疑;较之于滔滔确论,他们的不知所云常常是诚者的审慎。其惊心动魄的自我紧张和对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内心奇观,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敢面对的精神挑战。”(韩少功语)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他们所说的镜子和我说的镜子,可能就是镜子,即我们一般概念中的那种表面光滑、能反观自己、用以梳妆打扮、整理仪容的日用物品;但也可能不是。

  那么中国人,如果说到镜子的比喻,最熟悉的莫过于这样一段话了——你看,我还没说,你就知道了——是的,就是这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除此,我们当还熟悉一句话,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和听到的:文艺是民族的火炬,是映衬时代的镜子。——这个“文艺”,当然指的是大师、经典、圣哲、名著,不是我这样的默默无闻的边缘小城的三流写手,及其俗不可耐的文字。很显然,我肯定无能为力去让人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以致深刻映襯浩繁的历史和伟大的时代。这里说的镜子其实也不是镜子。

  ——莫名其妙,我今儿个说话,怎么这么暧昧、饶舌和拗口!

3



  镜子在中国古代,称“鉴”,即一种大型盛水器。《说文》说得最是明白:“大盆也。”早期为陶盆,叫“监”;春秋为铜鉴,“监”字就加了金字旁,称“鑑”、“鉴”。其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盛水用作镜子。改“鉴”称“镜”在汉代,之后的汉魏时期,铜镜就非常流行了,甚至能照全身,而且清晰直观起来。后世便借此,不断引申借喻,镜子便有了观察、映照、对比、审视的人文意义。譬如由此形成的词汇,有“借鉴”“鉴别”“鉴定”“鉴戒”等等;形成的颇为经典的名句有“明鉴所以照形,往古所以至今”;“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明鉴未远,覆车如昨”等等。

  还有,我们知道的一些历史著述,如北宋大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我国最长的编年体通史,就叫《资治通鉴》。含义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的意思,这个“鉴”,是鉴戒,即让人来拿历史的盛衰王朝的兴替当镜子做比照的,进而探寻规律,引以教训,好保持清醒和警惕,制定出富国强民、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和千秋大策

  在这里,举用司马光的例子,私下而言,可能的原因是他出生在我们信阳的光山县,并在那里留下了他少年时著名的“砸缸”的故事。光山现在借此自豪地称之为“智慧之乡”。司马光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镜子。

4



  被广泛使用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玻璃镜,包括平面镜、显微镜、放大镜、反光镜、哈哈镜等,为明代传入中国,是好玩的洋玩意儿。而中国的镜子,在民间的传言中,是黄帝发明的。有“轩辕作镜”之说。之前,远古的先民们最早是到河边揽水自照,整理形容,后来取水盛入大盆来照,这就是所谓的“鉴于水”。众所周知,轩辕黄帝的夫人嫫母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丑女”——丑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只能说,丑到了可怕的程度!据说黄帝后来授予她“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灾避邪,鬼怪神灵都能让她吓跑。

  可能嫫母开始也曾和大家一起“揽水自照”,又和众人做了面子的“比照”,认识到自己果然“丑”了,她就不再去那水边照自己,并尽可能避开公共活动场所。传言后来,有一次她在山上挖石板时,她发现了一块石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刺目,拿在手上一看,竟能反照出自己的面容。因为凸凹不平,使她的样子更加古怪丑陋。于是她就把石片带回家来,悄悄地打磨,再打磨,虽然没有改变她的“丑陋”,但那个石片越发清晰,“光可鉴人”了。自此,别人都到水边“梳妆”,嫫母就在家里“整容”。

  当这面“镜子”终于被黄帝发现后,不言而喻,中国的镜子就诞生了。endprint

  需要解释一下,黄帝、炎帝之称,以及嫫母,在上古,未必就是一个具体的人,一般是指一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组织,是一个集体。因此,黄帝氏族发现或发明了“镜子”,及其历史记载的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制衣冠,造舟车,创医学等等,固然是先民们共同劳动创造的成果,但在表述上都算在了黄帝头上。

  于是曰:“轩辕制镜”。

5



  事实证明,我还是一个思想混乱的人,饶舌者。就说我这会儿吧,我在干什么呢?我正在写着什么呢?我想干什么呢?我想要说明什么呢?我是来考证镜子的发明和起源的么?我是在普及镜子的知识和功用么?我是在说真的镜子么?还是借喻来说镜子之外的镜子……

  那么,有镜子之外的镜子么?

  对不起,我回答不了,这只能证明我真的是一个思想混乱的人了;对思想混乱的人,你想想,决然没有道理可言。譬如嫫母,我原本想说,镜子对丑人是不公平的;反之,对镜子就不公平了。镜子——不包括那些特殊另类的镜子,其最大的功用和职能,就是真实反映客观世界。倘是走样变形了,你会说,这镜子,是不合格产品。就像我们常常用“垃圾”来形容有些作家和作品一样。问题又来了,由于镜子本质上的特性,美人是要照的,或非常喜爱照的;这不存疑义。而害怕或像嫫母拒绝照镜子的,你敢肯定就是丑人,或脸面不干净的人么。但事实似乎正好相反,不仅是丑人要照,更是需要照。这不言而喻。除非那人混账得像我们所斥责的那句恶语,真的“不要脸”了。真的“不要脸”了,也就真的不要了廉恥,这已经不单是面相的不好和不洁,而是内心的狰狞和肮脏了。

  我终于明白了,眼下的问题,不是真实的镜子或虚拟的镜子,形而下的镜子或形而上的镜子,及至历史的镜子、现实的镜子、诗歌的镜子、哲学的镜子、美学的镜子、科学的镜子、真理的镜子,等等,混淆了认识和鉴别,失去了意义和光亮,而是我们的镜子,已经很少有人来光顾了。美人也不来照,丑人也不来照。这倒是让我真的高兴了,因为我无需饶舌,完全可以说了,他们果然和我一样,都是思想混乱无所鉴别失去判断的人。这么多。他们是我的同类。我真高兴。

  如此,镜子无人擦拭,任由落满灰尘;甚至被谐谑、反叛和过激打碎,就像那些传统和经典轻易就被否定和解构。没有了神秘,也没有了神圣;没有了崇拜,也没有了敬畏。直接的结果是,我们很多人可能已经很久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副形体和嘴脸了。

  曾有过的仿佛十分遥远的镜子前那一抹羞涩、激动、憧憬、欢乐;安静、专注、倾听、凝望;清泉一样的眸子、乌黑的刘海;含在心事里的相思、愁容和忧伤,抑或美人,丑人,曾经那时照过后,即刻也就消失了,不能保留下来,这是镜子的缺陷。但同时我们又执拗地确信那些生动的表情,肯定还存在着的,在另一面的镜子里。就像回忆和怀念,就像古老的文字、绘画和音乐,只需轻轻地拂去时间的蒙尘,就现出夺目光彩,清晰悦然,青铜一样,光可鉴人。

6



  这些,说给一个思想混乱的人,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就像我,常常,——咱就说最普通的一次照镜子的事儿吧,——事实也不过就是一次照镜子,但对着镜子如此这般,横竖照看,结果疑虑重重,总是不能确定镜子里的那个人是不是自己,总是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是镜子里的那个人、那个一脸不屑和不平的人。即使是,只要显示了瑕疵和缺陷,便不肯承认。于是对着镜子,会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就像早年对待处理那些质量很差的黑白电视机不断抖动跳跃、扭曲变形的画面,企图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倏然间,图像一下就正过来。

  有时候,——请注意,我说的是有时候,这会很危险,镜子是易碎品,就像那些写满抒情文字薄薄透明的书页,就像脆弱无力的学究和书生,就像单纯、澄澈、恳请、祈望、爱和良知,就像梦,一不小心,及至举手之间,它会碎掉,碎成一地碎片,但那无数的碎片会映照出无数个模样完全相同的你。

  无数个,就像一下提供了无数多的证据,相互印证,如此确凿,无可置疑。正所谓“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即使碎了,它还是镜子。不信,你就看看吧,那些碎片,仿佛众口一词,对你做出指认,还如何能够侥幸和抵赖。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