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大庆会战大街上只有两家饭店,一个是天桥下的站前饭店,另一个就是原大庆一中对面的红旗饭店。1977年到1979年,我在大庆师范学校读书,每周返回采油四厂的家中时都要在中七路客运总站倒车。周六在红旗饭店吃那里的大馒头就成了我十分奢侈的固定午餐。
红旗饭店的大馒头非常有特点:面团揉得十分筋道,蒸出的大馒头可以一层一层扒着吃,咀嚼的时间长了会感到口腔和牙又酸又累;红旗饭店卖的馒头每个都是二两重,我拿回一个馒头故意到学校实验室的天平上去秤,过了一天多的时间还有二两半重。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饭店吃馒头可以看到一个非常亲和的场景:饭店的大堂里就摆放着揉面的大面案,七八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小媳妇在那有说有笑地揉着面。巡回的领班不时将她们手中的面团拍得“啪啪”作响,一句“妥了”,人和面团就同时进入了下一个工序。红旗飯店的馒头蒸出来的质量好不好、干不干净都在食客的眼皮子底下。
我们那时的师范生完全是国家供给制,除了购买些洗漱用品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花钱的地方。那时吃饭用的餐票上都是有定量和价钱的标注,早餐二角,午餐和晚餐都是五角。我周六中午放学便往家赶,到周日晚饭前再赶回学校,三顿正餐和一顿早餐,我每周能省下一元七角钱。那个时候,红旗饭店的大馒头是五分钱一个,要不是粮票紧张,我真想把一周的伙食都买出来。所以每次吃完三四个大馒头之后,我还要买上七八个大馒头带回家。那个时候,说每周六弟弟妹妹在等我回家吃晚饭,倒不如说他们是盼着能早一点吃上红旗饭店的大馒头。所以,那个时候我每次回家,弟弟妹妹就好像改善了一次伙食。
参加工作后,我没有了每周去红旗饭店吃大馒头的便利。但只要有机会到会战大街去,我总会挤出时间去买几个红旗饭店的大馒头,条件奢侈时,还会要盘回锅肉。我在很多食堂、饭店都吃过馒头,也尝试在家里认真地揉面蒸过馒头,还反复比较过早市上、店铺里的馒头味道,但味道上再没有红旗饭店大馒头的那种感觉了。
揉面揉的是面筋,但更揉出的是会战人诚实、坦荡、无私的品格。会战大街,你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红旗饭店的大馒头可以作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