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瓜井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5676
杨光路

  早在人民公社的时候,我们那儿的各个生产队上都挖有一两个地瓜井。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艰难的农民竟有坚强的活法。之所以挖那样的东西,是因为那时候的粮食产量低,社员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分的玉米、高粱、小麦够吃半年的就不错了,于是就大面积地种地瓜,地瓜产量高哇!收了以后把它切成片儿,晒干了再上碾推成面面当口粮。可是地瓜不大好贮存,怕焐也怕冻,因此人们就挖出一个个旱井,再在底部掏出几个洞来,把地瓜放在那里头。由于井子里冬暖夏凉,所以地瓜就能从当年的秋后一直存到来年的春天。社员们顾名思义地就给它起名叫“地瓜井”。

  那时候,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句名言很让全国人民提神:“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挖地瓜井大概也是为了响应这个伟大号召的。地瓜井的井址一般选在既僻静又安全的空闲处。挖地瓜井的人手不需太多,有五六个劳力就够。它的挖法很简单,就是在地面上先划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人们按照这个圆圈用锨往下掘,掘深了之后再用镢或铲,把刨的土装进篮子里,上边的人用绳子一篮一篮往上提……直到挖完为止。见了那场面,就会叫你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地道战》里头民兵们挖地道的那些个镜头。

  地瓜井里存的地瓜是生产队里优中选优挑出来的,个头匀称,表皮光滑,没有黑斑,也没有镢伤。这些称得上一级品的地瓜,主要是用来当母种,等来年春天上温床育瓜秧,剩下的,就分给社员们当作度春的口粮。

  地瓜井兴盛的时候,正是我们的孩提时代。对于我们来说,地瓜井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因此,我们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里面同时也贮藏了我们童年的调皮与捣蛋。

  我们队上的地瓜井就在牲口院南墙外的墙根下。为了保险起见,饲养员老木在井口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玉米秸。那时候,几乎是每天晚上,我们都一起到大街上玩“藏呼瞎(即捉迷藏)”。有一次,大概是刚过了年吧,我们又玩这种游戏。其中有一个叫铁蛋的小子藏得很神秘,我们找遍了大半个村庄也没发现他的影子,以为他回家睡觉了,就到他家去叫门。他爹娘说,他出去玩还没回来呀!我们就纳闷,这小子到底藏哪儿了呢?于是我们就商量着在原地等他出来。不知过了多久,铁蛋终于回来了。我们正欲捉他,不料他两手一挡,说:“慢!你们猜我藏哪儿了?告诉你们吧——地瓜井里!”随即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生地瓜“咔嚓”啃了一口,很神气地嚼起来。他这一吃不要紧,我们肚里的馋虫直往外拱,你一言我一语,就出出溜溜地去偷袭地瓜井。那一次,我们大获全胜,每人弄到了三五块地瓜,真是大饱了一回口福。

  之后,我们又隔三岔五地弄过几回,最终还是叫老木逮着了。老木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个革命功臣,对集体的东西是特关心,特负责,但他脾气好,尤其对调皮捣蛋的小孩儿从来不打不骂,我们谁都不怎么怕他。等我们一个个从地瓜井里泥头鬼脸地爬出来以后,老木重新盖好了玉米秸,就把我们叫到了他的屋里去。他不愠不火地说:“胡闹啊,你们真是年小不知深浅呐,万一地瓜井里缺了氧,你们想爬出来?哼,那是门儿也没有哇!”他这么一说,我们全傻眼了。他又告诉我们,前年邻村的一个队派几个社员下井去弄地瓜,不料人一下去就憋到里头了,幸亏抢救得及时才没出了人命。说到这里,他点上一袋烟,吧嗒吧嗒抽了两口,又说:“下地瓜井的时候,要先点上个提灯,用绳子放到井底下,灯不灭,证明井里有氧气,这样人才可以下去:要是灯灭了,就千万不能下,要不然必死无疑。”我们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从此再也不敢下井偷地瓜吃了。

  尽管如此,但仍有不知深浅的,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最后连命都搭上了。

  那是有一年的春天,队上派人到地瓜井里收地瓜,掀开玉米秸,井口忽地窜出一股臭烘烘的气味来。人们就纳闷,地瓜烂了也不这个味啊?把提灯放到井底,火未灭,有人就壮着胆子下去了。嚯!原来井里有一头大肥猪,正躺在洞里打着呼噜睡大觉呢!可是,里边的地瓜让它糟蹋得不轻,几乎没有囫囵个的了。人们用绳子把猪拽出来,左打听右打听,对对皮毛,才知是杨九山家的那头猪。一个多月前,杨九山家的一头二百来斤的猪跑丢了,一直没找着。为这,还心疼得他老婆大哭了一场。如今见到这猪,杨九山跟队长说,队上的地瓜让它吃没了,猪我也不能再要了,就认两倒霉吧。于是,就召开社员大会,研究怎样处理猪的问题。队长说:“咱是宰了猪分肉吃呢,还是卖了它换地瓜种呢?”大伙说:“肉当然是好吃啊,可全队就这么一头猪,连骨头嚼了又能咋着?还是卖了换地瓜种吧!”

  第二天,队上就把那头猪卖到公社食品站了,拿着卖猪的钱接着又到集上买回了地瓜种。

  后来,当然就生产责任制了。从此庄稼年年丰收,家家户户逐渐粗粮变细粮,我们那儿的地瓜也就越种越少。谁愿吃那黑不溜秋、苦不拉几的“胶皮窝窝头”哇!没出几年,地瓜井被陆续填平,终于在村里绝迹了。

  如今,品味着富足的小康生活,我常常这样想:地瓜井该是咱农民在与饥饿贫穷斗争中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它正像《地道战》里民兵们为抗击日寇挖的那些地道一样,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地瓜井,不值得留恋,但值得记取。

  责任编辑:刘英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