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对高校博物馆发展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校博物馆使命与功能的深入认识,中国的高校博物馆也逐渐从过去“养在深闺”转而日渐崭露头角,新一轮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高潮日趋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建立了博物馆,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前不久,筹备逾十年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以下简称浙大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开馆一个多月以来,浙大博物馆迅速成为了新晋“网红”博物馆。
“这是一座考古和艺术史的博物馆,它的必要性在于推进大学教育中的考古和艺术历史的教育,为本校的教学服务。”浙大博物馆馆长白谦慎介绍道。
然而,也有高校博物馆因负面新闻而“出名”。不久前刚开馆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因为“赝品事件”引发热议;去年7月,尚未备案的北京师范大学博物馆陷入“捐瓷风波”……
历史已逾百年
高校與博物馆历来密不可分,世界许多著名的高校都把建设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683年,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诞生于大学校园的现代博物馆,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有展厅、研究室、教学室、报告厅,将收藏、研究和教育融为一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大学博物馆之一,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并称为全球公认的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大学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UMAC)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高校博物馆有1624座,其中欧洲的大学博物馆以德国、英国、意大利为主,美国有177座,日本有82座。
而在中国,高校博物馆在现代中国博物馆兴起与发展时间并不长,还属于“新生事物”。中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为人熟知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大学校内的鸣鹤园中,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于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至今不到30年时间。其前身是1922年北京大学设立的考古学研究室,藏品涵盖了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几大类。“收藏、保存、展示、研究、解读藏品并加强对藏品和资源的保护,发现新知,并与世界分享;博物馆通过科研,教学,专业培训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考古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在官网中明确表述了其定位和宗旨。
英文“Museum”在中国可以同时翻译成美术馆和博物馆,因此,美术馆属于艺术类博物馆的范畴。比如,首批被列入国家重点博物馆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简称央美美术馆),是一所集合学术研究、展览陈列、典藏修复和公共教育等功能的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美术馆。目前,国内专业美术院校基本都建有自己的美术馆,并不断推出展览和相关活动,向广大公众呈现人类的艺术文明。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在近日一场主题为“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的线上论坛中坦言,中国高校教学博物馆是近几年才开始引起关注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设以教学为中心的博物馆,正是希望能够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而浙大博物馆就是一家教学博物馆,其建设旨在发挥大学自身的特色,面向大学教育的内在需求,满足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他介绍。同时,为了支持高水平的教学,也强调浙大博物馆的学术性,以研究支撑、带动教学,他说。
一流大学“标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高校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以每年8座至10座的速度在增加。即便如此,设立博物馆的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一成。
随着大学建博物馆成为潮流,博物馆日渐成为高校重要的文化教育设施。博物馆与图书馆、校史馆被视为一流大学的“标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新增高等教育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统计指标。《通知》同时也明确,校史馆不属于高校博物馆范畴。
2016年9月10日开馆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其硬件的高标准、展陈的专业性、理念的国际化在国内大学博物馆中“引领潮流”。开馆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希望艺术博物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涵养新风、化育菁华”为己任,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通过不懈努力把艺术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
从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出,建设博物馆能够有力地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校要有博物馆”。四川新闻网报道称,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将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大学综合博物馆群,以此作为川大建设“双一流”大学重要支撑,助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博物馆。”在罗卫东看来,博物馆对于大学,就像图书馆和实验室一样重要;对于人文学科来讲,博物馆就相当于理工科的实验室。理想的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展示中心和宣传推广中心,更应该是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大学博物馆应该是这五个中心的集成。
值得注意的是,“公立大学建的博物馆属于国有博物馆,按照规定,大学成立博物馆首先要经过大学内部行政机构的批准。如果对社会开放,还应该到文物部门去备案。当前博物馆属于备案制,并非审批制。先经主管单位批准,然后去文物部门备案,就可以成为合法、正规的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张丁告诉记者。
藏品鉴定尚无统一规定
纵观国内高校的博物馆,其收藏和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同时也具有学术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是在原校图书馆的基础上建设的,设置了北国春秋——北方文物展、遥远的记忆——于阗文书展、耕读传家——徽州文书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等专题。四川大学博物馆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的藏品为特色,颇具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
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妇女博物馆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内,馆藏了1200余件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妇女的实物和标本;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
上海也是高校博物馆的云集之地。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华东政法大学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等都凸显了各自的学术特色。
大多数博物馆立足于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在某一领域做到小而精,既满足了高校教学,提升学生素养的需求,也对其他的公共博物馆等形成了补充,满足了普通受众的部分需求。
显然,与公共博物馆相比,多数大学博物馆往往藏品门类单一、专业性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的学术优势决定的。
高校建设博物馆一是靠长期积累,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留存的宝贵教学资料,作为博物馆藏品;二是靠校友以及社会上的收藏家向高校捐赠藏品,这也符合国务院《博物馆条例》的规定,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
那么,高校博物馆收入藏品有哪些标准呢?
浙江大学浙大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介绍,就浙大博物馆这类博物馆而言,收入藏品一要满足教学需要;二要符合全文明的收藏规划。藏品是教学和研究的实物证据,在收入藏品时,并不以作品的艺术品质为首要标准,需要的是反映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文物和艺术品。为满足教学和研究需要。除了原物,文物数字化的数据,以及高品质的复制品也纳入收藏范围。
据业内人士介绍,高校博物馆接受捐赠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定程序鉴定真伪,但目前文物的真伪由谁鉴定、如何鉴定没有统一规定。
根据《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藏品应造册登记、建立档案并向社会公布。但藏品不同于文物的概念,文物藏品的认定应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如果是文物,应事先依照相关程序进行认定,使用复制品和仿制品应当明示,以确保展出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用现代手段提升开放性
在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中,每一历史进程都能够看到高校博物馆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当前,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将博物馆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高校博物馆不仅承担学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更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广泛的公共社会服务中。在基础建设、数字化程度、社会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方面,中国高校博物馆也正在努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博物馆缩小差距。
美国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最大的特点是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一体化,还附加了一个专题图书馆,吸收全世界研究英国艺术的专家到博物馆开展研究。其“开放获取”政策能确保全球各地的学者、艺术家和个人,都可免费使用耶鲁大学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全部图片,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浙大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也进行了探索,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展示文物,让已经消失了的或者正在消失的文物得以复原,让“远在天边”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近在眼前。目前,展厅中的“汉唐奇迹之北朝记忆: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数字化展览”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的。
在对外开放与社会教育方面,高校博物馆也尝试在虚拟平台上开展工作,通过与专题展览相结合的网络课程的研发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文化史、文明史和艺术史的通识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分享最形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与其他公立或私立博物馆、美术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美术馆更多的职责是面向本校学生,成为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学生在这所大学中学习相关专业最好的资源。
不过,大学博物馆除了为学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服务外,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服务之中。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70%的大学博物馆全天候向社会开放。发挥“组团”优势和学科影响力走向社会是央美美術馆的选择。央美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任蕊表示:“央美美术馆同时肩负着学院的专业研究以及社会的公益美育两项职能。我们也响应国家的政策,开展了‘高参小‘高参初‘高参高等项目,发挥高校艺术馆、博物馆自己的资源优势,利用开放性的窗口平台,对周边学校和社区进行艺术教育辐射,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将高雅艺术不断向外推广。(资料来源:《法治周末》)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