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龟甲兽骨,刻着或深或浅、或遒劲或娟秀的各式文字符号,穿越3000多年的时空,等待研究者一一破解其中的奥秘……中华文明的瑰宝甲骨文,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10月22日下午,“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在此迎候中外观众前来一睹真容。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殷墟也因之成为可与历史记载相对应的最早的文明遗址。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博依托多家馆藏首次举办甲骨文文化展,旨在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两个甲子以来,无论历史风云如何激荡,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矢志不渝,将解读早期中国文明作为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使命。
经久不衰、绵延不绝的华夏五千年文明,是我们永恒的骄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必将持续推进,“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的文明起源问题将得到更好解答。
◎ 一片甲骨惊天下
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活水和生长之根,它的发现、推广、考释,成就了“一片甲骨惊天下”的中国传奇。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些带字的骨头,凭借深厚的金石学功底,他断定这些“字骨头”非比寻常。原因很简单,上面刻的文字与周代金文、战国文字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早于任何已知文字。他当机立断,让古董商回到流出地河南安阳大举收购,是年,王襄与孟定生也在天津开始購藏甲骨。这一古老的中国文字从此得以重见天日。
所谓“甲骨文”,指的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绝大多数是商代的占卜记录。这个大约存续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的朝代,颇具神秘色彩,当时的人们遇事大多求神问卜。占卜前,先把龟甲和兽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暗火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直到甲骨的相应部位出现裂纹。占卜者再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还要用刀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也就是卜辞。这些甲骨被当作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才得以流传于后世。“卜”字的字形形象地呈现了兆纹的样子——一道横纹、一道竖纹,而读音也正是甲骨爆裂时发出的声响。
一条完整的卜辞,大体上由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前辞记录占卜时间(干支)、占卜者和地点;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根据兆纹判断吉凶;验辞记录占卜后的应验情况。“贞人”也就是占卜者,是商周占卜活动中的贞卜命龟之人,其身份涉及王、卜官、工官、小臣及其他臣僚和宗子,十分复杂。迄今认定的商代贞人已有100多位,其所属时代可作为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重要标志。
◎ 证古泽今精品多
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以商王世系为主线,记录了商代的王室活动。据《殷本纪》记载,商王从成汤至纣,共传17世、31王;而据商代甲骨卜辞中“周祭谱”记载,商王从成汤至纣,共29王,与史书《竹书纪年》所记相合。一百多年来的甲骨文研究成果,证实了《殷本纪》所记商王世系基本可信。由此切入,研究殷先公远世、先公近世及先王世系,结合甲骨金文、考古材料和其他文献材料,增叙甲骨文中的人物,当可订补商代的史事史迹。
研究甲骨文有什么用?展厅墙上,两张巨大的商王世系图,回答了观众的这一疑问,这也是展览主题“证古泽今”的由来之一。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可称之为“证古”。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印第安的玛雅文字早已消亡,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承续至今,并滋养着当代社会,可称之为“泽今”。
“中国文字虽然经历了甲骨、篆、隶、草、行、楷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
“甲骨文有些字本身就包含着当时的礼制和文化,比如‘女字,它的甲骨文形象就是两只手放在前面跪在地上,这就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和礼节。”清华大学教授、甲骨文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德宽说,甲骨文每个字代表殷商的一部分,通过甲骨学家的解读,可以读到文献背后的内容,再现殷商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他饶有兴致地告诉大家,此次展览中有很多大版、完整、涂朱的甲骨,都是精品。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就是这样一件“明星”文物。这块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字被涂上了朱砂,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项俱全,残损较少,十分难得。内容是商王占问旬日(十日)之内的凶吉,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方面。其中记录了庚戌日层云从东方涌来,投下一片晦暗,而日头偏西时北方出现彩虹,在黄河中饮水,反映了出虹为龙吸水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
◎ 绝学不绝连根脉
在众多甲骨展品中,有一尊汉白玉雕塑颇为引人注目,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36年,人们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了一个储藏着大量甲骨的圆穴。这堆甲骨厚达1.6米,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除8片牛骨外,其余都是龟甲,出土数量为迄今考古发掘之最。这些甲骨埋藏于殷商武丁时期,是商王室有意保存起来的一批占卜档案。这就是殷墟甲骨文最重大的一次发现——YH127坑。当年,为了永久保存罕见的YH127坑的面貌,研究人员请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用汉白玉雕琢了这个甲骨堆积情况的模型。模型只表现了原穴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上面刻着“中史研究院”院长、史语所所长、考古组主任、第13次安阳发掘和南京室内发掘的工作人员名单。这个珍贵的模型,在日本侵占南京时曾埋入地下,后被国博收藏。
揣度当时人们的想法,或许与“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如出一辙。罗振玉在朋友刘鹗家中初见甲骨,大为震动,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话,“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
这份职责与使命,代代相传。
黄德宽介绍,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是认字,二是片数,三是断代。以认字为例,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有5000多个,其中2000多字有人进行过研究,但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500多个,一大半字还不认识,只能放在字典的附录中存疑待考。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则“悬赏公告”曾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可谓“一字万金”。去年,两名研究者凭借扎实的研究,通過了专家组的严苛复核。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甲骨文研究之艰难。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王春法介绍,为此,国博着力让文物“活”起来,努力使甲骨文中承载的文化基因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纽带。
无论是全息影像“甲骨文·宇宙”,还是互动多媒体作品“五行·射日”,都引得观众惊叹不已。后者以甲骨文字构成金戈铁马、茂盛森林、风雨湖泊、部落篝火及土地众生等“五行”画面,观众可通过触屏自由选择体验。此外,观众还可以在展览尾厅体验制作甲骨文吉祥话、扫码获取甲骨文表情包等。这些都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的团队,通过提供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观展体验,拉近了观众与甲骨文文化的距离。
“有人说,甲骨文已经冷了,120年后我们要让它热起来,但是到底热在哪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甲骨文所代表的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对当代的意义和世界意义还需进一步挖掘,“要通过回顾展望,找到我们的根和脉”。(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环球时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