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垃圾分类带来哪些新经济现象?

时间:2023/11/9 作者: 畅谈 热度: 16044


  

  

  垃圾分类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继上海打响第一枪之后,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开始摩拳擦掌,垃圾分类政策落地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本文准备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新生意。

  垃圾处理器:消费新风尚

  消费者这头,“懒人经济”首当其冲。刚刚过去的“6·18”电商折扣季,作为厨卫家电的黑马,厨余垃圾处理器占尽风头。这个接在厨房下水道上的小设备能把餐厨垃圾打碎,通过下水道直接处理,不用再进行分类投放,非常契合大众需求。根据苏宁大数据,6月1日至13日,垃圾处理器销售全渠道同比增长612.85%。上海、南京、广州三地对该产品需求量最大,其中上海地区同比增长991.96%。

  厨余垃圾处理器(Food Waste Disposer)自1927年在美国发明以来,于2000年左右进入我国家装市场。虽然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但几十年下来,除美国以外,其渗透率也并不高,主要原因是食物垃圾经厨余垃圾处理器处理后进入排水系统,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污水管网堵塞风险,以及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污染物浓度等指标,所以在日本、欧洲的部分国家,并不鼓励甚至明令禁止使用。

  我国可以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吗?目前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有学者研究表明,厨余垃圾处理器对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影响极小,不会给当地的污水处理带来額外负担,且主要增加的COD、BOD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污水的脱氮除磷。

  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此也持鼓励态度。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拉动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消费,推广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等产品”,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地均出台相应的法规导则推广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器。不过,各大城市在推广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时候还是要谨慎而行,毕竟咱们这下水管道是否会堵塞、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改变程度及污水处理厂的产能承受能力,都是有待实践检验的问题。

  全程分类:装备升级新风口

  除了厨余垃圾处理器以外,“6·18”还有一类商品热卖,就是大容量的家庭分类垃圾桶,因其设计方便,外观简洁高大上,特别是有说明清晰的贴纸,特别受到沪上家庭的欢迎。

  在前一轮垃圾分类推行失败的教训中,有一条就是“先分后混”,虽然在前端放置了垃圾分类箱,但是中后端都是混着收、混着处理的,因此导致垃圾分类不了了之。这一次,上海明确提出,将实行彻底、完整的全程分类,落实定点以桶换桶、驳运后定点收运、箱房分类直运等模式,全市干垃圾、湿垃圾收运彻底分开。

  在垃圾分类制度推行下,全国环卫设备投资将迎来一轮升级换代潮。以上海为例,上海市计划用三年时间,结合各区进度,全市完成170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16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的规范配置,41座大型中转设施的分类中转改造、8000个两网融合回收点建设及点、站、场体系建设,7000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和3.28万吨/日垃圾综合处理能力。测算表明,如果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可以按规划要求顺利完成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则2019—2020年潜在的环卫设备投资需求约为100亿元。

  智能回收:硬科技春天是否到来?

  智能回收垃圾桶出现的初衷,也是为了配合和引导垃圾分类。

  早期进入智能回收领域的代表企业盈创回收,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固废回收自助机具及回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和提供商。简单地说,盈创回收可以使塑料瓶实现“从瓶到瓶”的闭式循环。

  发展至今,盈创回收已经拥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及诸多国家级荣誉,但它却并没有像当初预想的那样阔步发展。一是消费者培育和市场形成需要时间,垃圾分类还未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二是智能回收机本身存在着成本高、投放难、运营难的痛点,所以早期-多是赚了吆喝,赔了买卖。因为跟“拾荒大军”和废品收购站比起来,智能回收机既不实惠,也不亲民,“80后”“90后”或许还有兴趣试用一下,大爷大妈们肯定觉得不如卖给收废品的简单划算。

  不过,现在看来,垃圾分类既已成必然趋势,“智能时代”也一定会到来。随着数字时代原住民的长大,随着一线城市中“拾荒大军”和废品收购站的消失,随着智能回收机在产品本身和运营模式的改进,智能回收机的春天或许就真的到来了。

  线上扔垃圾:流量经济新入口?

  在线上“扔垃圾”其实也不新鲜,但目前可以在线上扔的其实还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可回收商品,如手机、家电、家具这一类二手商品。从事线上二手商品流转的主要包括两类玩家,一类是如爱回收、一桶收、小黄狗、村口科技、我爱收等专业从事“互联网+”回收的创业企业,近年这些企业屡屡获得风投资本的垂青。另一类玩家是阿里、京东、微信等行业巨头。对于巨头而言,开通二手回收平台并没有带来明显的赚钱效应,但由于“扔垃圾”是一个高频、刚性的需求,其带来的巨大流量效应不容忽视,这才是最吸引巨头的地方。不论哪类玩家,强制垃圾分类无疑将会是这些企业发展的机遇。

  “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措施或将带来全量垃圾线上扔的产业机会。“定时定点”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一般为早上7—9点,晚上6—8点),规定的地点(垃圾站、垃圾箱)投放正确分类的各类垃圾。“定时定点”是推行垃圾分类落地的杀手锏,对于“996”的上班族来说,由于其上班时间“完美”错过了垃圾投放时间,智能回收、上门回收将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未来,面向全品类的上门回收垃圾服务必然会悄悄地兴起,基于社区互助服务的社群模式或将成为一个低成本、可操作的实现方式,由此带来新的社群经济流量入口。小区里拉个群,帮忙扔个垃圾、买个菜、接下孩子、遛遛狗、收下快递……有没有可能呢?似乎完全有可能。

  再生资源:行业格局新气象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我国统计的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和废电池(铅酸除外)。2017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2.82亿吨,同比增长10%,回收价值7550.7亿元,同比增长27.92%,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

  过去,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一个主要原因是符合环境规范的“正规军”由于成本劣势,收不到足够的废旧物资,“吃不饱”,产能闲置,效益不佳。而大量废旧资源通过地下渠道流到了“小作坊”手里,通过非常粗放的加工方式再次进入流通市场。典型的例子如餐厨垃圾的处理,一方面从事餐厨垃圾处理的正规军屡屡亏损,另一方面是“地沟油”贻害不浅。垃圾分类制度下,拾荒者的角色将逐渐被政府或前面提到的新业态、从事分类的新兴企业替代,由此,“小作坊”的供给将越来越少,资源再生行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怎么处理垃圾,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达和文明程度。上海此次引领的“垃圾分类”风尚,不仅将重塑散乱的固废处理行业,也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扔垃圾这件事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从学会扔垃圾开始,开启一个城市的新文明时代,或许这才是正在全力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所真正追求的目标。不仅仅上海,这也应该成为全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