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每月播报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热度: 14862
每月播报

享受岂能是头衔

前些年有位大学教授把书稿投给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下面的落款倒有二十多个头衔,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针对精英人才的特别待遇,总计占了大半页纸。编辑回信时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些头衔,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他指的水平当然不只是文稿的水平。当年我在基层当记者,县里重才,特批给乡村学校的一些老教师每逢重大节日可享受二斤猪肉的待遇,但我从未听到过哪个教师自我介绍“享受猪肉二斤”。精英者,思想之精,品德之英,学有所专,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为社会之脊梁,公民之师范……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作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我们常批评世风浮躁,抱怨青年人不成熟、文艺圈太肤浅……殊不知,精英之肤浅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名利,实应深长思之。

  (搜狐,梁衡)

高效不一定有效

职场人总是很忙,经常加班不说,即使晚上躺在床上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工作。然而,我们追求的这种高效未必真的有效。我们手头的工作这么多,会导致我们永远没有机会专注在一件事上,后果就是对深度思考能力的摧毁,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工作的奴隶。工作太多,我们只好平均分配精力,对每项工作倾向于“做到”而非“做好”—因为没有时间。然而,把一件事做到100分,其他事做到40分、50分也可能比把所有事都做到70分要好—在商业上,70分和100分的差距不是7∶10,而是7∶100、7∶1000。非常多优秀的团队拥有高素质人才,其产品方向都很对,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因为它们做对了每一件事,但都做得很平庸,没有一个出挑的。想要脱颖而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某个方向做到最好—而不是把所有事都做完。为此,我们需要“有效”地工作,而非“高效”地工作。不要忙着做事情,先留时间去思考,才能解决迷茫和疑问,从而直面前程。

  (36氪,Lachel)

为什么年轻人易反感亲戚

年轻人容易反感亲戚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价值观不同、亲戚太爱操心、过于追求实用关系,这都是践踏个人边界的表现。少了“个人边界”,谁都容易变成那个被讨厌的人:你可以围观我的生活,但是不要品头论足,更不要无休止地给予“指导”。比如见面就说“给孩子买鞋买大的,你觉得省钱,可是对孩子的脚不好”“你家的墙刷成白色的,这样审美上很单调”的亲戚,年轻人见了他肯定会远远就躲开。中国古代靠家族管理来维系社会稳定,孔子主张若父亲偷了羊,儿子不要去举报,可见家族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但在现代,随着公平竞争的讲求,亲戚们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互相“照顾”可能是违法的,也容易被诟病,所以还是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干涉。

  

  (公众号决策,辛上邪)

暮年的内向是珍贵的



  人过四十往往会变得“内向”,也就是《论语》里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比如曹操,他写《龟虽寿》的时候是53岁,正值天命之年。彼时他刚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准备南下征讨荆吴。有意思的是,曹操在这首诗里并没有不可一世的狂妄,反而有可贵的清醒:“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神龟的生命也会有结束的一天。一个有时空概念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人们会更心疼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恢宏远志。怎能不心疼呢?一个人无论能耐多大也总有无能为力之时,但人们年轻气盛的时候往往不懂得也不愿意接受这一点。曹操在驰骋天下之际还能歌咏出“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仿佛是在征战之余闲下来时的一个感叹,实属难得。

  (公众号为你读诗,于和伟)

仙侠剧也不可违反伦理

仙侠剧可以架空现实,但不能因此而违反现实伦理。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素锦先是嫁给了夜华的爷爷天君,又由天君许给夜华做妃子,而夜华对素锦的“奶奶”身份并无反对。这明显是违反人伦的。仙侠剧最为常见的叙事模式是:主人公在正邪之间不无迷茫地穿梭,没有了现实伦理的约束,个人情感被凸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其实根源于部分青年内心的虚浮无根的个人主义。仙侠剧之所以呈现出超现实的、过度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正是基于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处理自我与现实的关系,过度留恋于个人小天地的现实处境。所以主人公的个体价值观非常膨胀,整个世界中只剩下小小的“我”,而这个“我”又活在非常幼稚的情节与对话中无法成长。仙侠剧的核心其实应该是“侠义”—从还珠楼主到金庸他们的小说中,英男烈女任侠尚义,其念兹在兹的不是“仙”“武”,而是“侠义”,这才是中国通俗文学的“真精神”。

  (《人民日报》,黄平)

《战狼2》打动我们的是中国魂



  《战狼2》火了,吴京几乎拿生命在拍电影的诚意化作了超高的口碑和票房。尽管吴京的导演能力还有欠缺,但令观众动容的其实不仅是影片本身,更是影片背后的中国魂:2014年在南海填海,别国用小船运材料,我们放出了高精尖的填海设备;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国的撤侨行动雷厉风行;同年也门局势紧张,各国撤侨,我们上演了一出霸道剧本—废话少说,飞机直接到位,让中国人先走!《战狼2》中就有这样的体现:战乱中人人自危,男主角身边的国际友人求助于本国官方,没有回应,只有中国的军舰来撤侨。影片结尾,男主角带通报穿越战乱区域,他将国旗套在手臂上,硬是穿了过去,毫发无损—因为战区里的人知道,假如他们想要得到世界的承认,就必须要有中国的点头才行。真实的中国就是如此,我们越来越强大,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正在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片中战斗、爆炸、坦克漂移等华丽的外衣下藏着的是一团炽热的中国魂,这才是《战狼2》真正的动人之处。

  (公众号抢先电影院,花生)

  荐稿邮箱:baijiajiangtan88@126.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