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偏偏“ 不读书 ” ?
◎迟 蕊
《红楼梦》里美人多,她们绝大部分还都是学霸。有意思的是,她们都不承认自己爱读书、会读书。
宝钗对外号称“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事实上,她的知识内存大得可怕,对孔孟老庄、诗词歌赋、戏文佛经乃至药理书画无一不通。宝玉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她“无书不知”。
李纨是原国子监祭酒之女,虽然她爹说“女子无才便有德”,不怎么让她读书,但架不住基因强大,在她之前,“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她耳濡目染的就够用了。
她说自己不会写诗,却敢做诗社的掌坛,评诗评得头头是道;姐妹们联诗联得刹不住,她及时吟出一句才收了口;元春省亲要求写诗,她也凑得出“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的绮丽句子。
元春自谦“素乏捷才”,但是她进宫前先给两三岁的宝玉肚子里灌了两三千字,封妃前是宫里管文书的女官,回来省亲只有几个小时却办了个诗词创作大赛,现场做起评委,还顺便把宝玉题的匾额做了修改,将俗不可耐的“红香绿玉”改成了赏心悦目的“怡红快绿”,有了质的飞跃。当然,她也没忘谦虚一下,说作诗这事“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她们“愚姊妹”虽在写诗上比不过宝黛,但个个身怀绝技,且读的书一点儿也不少:
探春擅书法,她给宝玉下帖子,措辞不俗,“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一派读书人的清贵风雅;惜春擅绘画,她和尤氏吵起架来就以读书人自居,言语间尽是鄙视,说“你们不读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呆子”;迎春是围棋高手,她遇到糟心事解决不了,就拿一本古书出来聊做避风塘,这是书呆子才会干的事。
这些人个个深藏不露,就喜欢谦虚。这没问题,谦虚谦虚,“谦”里本来就有“虚”。
最“虚”的是黛玉。她初次亮相,谈起读书的问题,就前后自相矛盾。
初见外婆,贾母饭前问完她吃过什么药,饭后问她都念了什么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种儒家经典,学龄前儿童念完这四部大书,却说“只刚”,真是谦虚。
黛玉回答完了贾母的问题,马上打听姊妹们都在读什么书—这是好学生一贯的思维方式:初到宝地,人生地疏,总要探探对方的底,比较一下学习进度,知己知彼才好。
本来贾母觉得自家的姑娘们读书已经很多了,在来投奔的小外孙女面前还挺有优越感的,一听人家读书读得这么系统,便知道自家姑娘落了下风。贾母好面子,随即含糊带过:“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每读到这里,都要扑哧一笑:老人精和小人精一见面,在读书的问题上先过了几招。不怪凤姐说黛玉的气质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贾母的亲孙女。这二位聪明灵透一脉相承,耍起滑头来也旗鼓相当。
过了一会儿,学渣宝玉登场了。这“学渣”两字真不是冤枉他。第七十三回,听说贾政要查问他功课,宝玉抓狂得浑身不自在,像孙悟空被念了紧箍咒。同样是读四书,宝玉只有带注的才勉强知道,其中《孟子》上本是夹生的,下本更差,一大半忘光了。
就这水平,初次见面,宝玉还居高临下地关心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这个小人精说了三个字:“不曾读。”
她刚才跟外婆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才一会儿工夫就变了?因为她学乖了,先前据实以答,一看外婆的态度,知道自己让主人不自在了,于是马上化实为虚,打起了太极,毕竟初来乍到要低调。但为了圆回来,她又轻描淡写地补了一句:“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一句是假,后一句是真,虚虚实实,却滴水不漏。宝玉这会儿还不知道,同样是读书,他家的私塾师资力量比林妹妹家的差一大截呢。黛玉的老师是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他自己的老师贾代儒只是个秀才,单老师在水平境界上就差得远了去了。
他却急吼吼地替黛玉起表字,还杜撰了个典故,起了“颦颦”二字。那时候他一定没料到,日后论起读书,自己会被这个神仙般的妹妹碾压成渣:写不完作业,他需要黛玉帮着写;考场上写诗交不出卷子,他也要黛玉做枪手,被元春表扬的那首恰是枪手作品;自以为悟了参个禅,却被人家一句“尔有何坚,尔有何贵”问得哑口无言。
经典段落宝黛读《西厢》原是两人偷着读的。他先看完,推荐给了黛玉,还现学现卖,用书里的句子抒情:“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这个比喻太蹩脚了,用偷情的张生和崔莺莺作比,简直有骚扰之嫌,气得黛玉满脸通红,掉头就走。
宝玉也顾不得装斯文,竟说起了赌咒发誓的大白话:明儿我掉到池子里,让老乌龟吞了去,自己变个大王八……对嘛,这才是宝玉的风格嘛!
黛玉笑了,便也用书里的句子嘲讽他:“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宝玉开玩笑要抓她的把柄,黛玉笑着回了一句:“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过目成诵未必,但黛玉一目十行是真的。因为看完那本书,黛玉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顶多一个小时,十六出就全看完了,不但看,心里还能默默背诵。这种阅读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目十行的是她,过目成诵的也是她,又会活学活用,吸收升华,偏偏她又谦虚。后来贾琏的心腹小厮对尤三姐描述黛玉的时候,说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尤三姐)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这话明面上是说不差什么,又分明在说尤三姐和黛玉差就差在“一肚子文章”上。这一肚子文章让黛玉傲视群芳。
十二钗里,唯一不读书的是凤姐。贾母给她起了个外号“泼皮破落户儿”。其中有藏不住的溺爱,也有不掩盖的揶揄:这人没文化,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
对啊,就算再泼辣,哪个读过书的人会被喊“泼皮”的?凤姐也知道没读过书是自己的短板。她敬畏探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探春识文断字,比自己更厉害。
会读书从来都是核心竞争力,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因为“女子无才便有德”的时代局限性,《红楼梦》里的姑娘们没办法大大方方地说“我爱读书”,但她们谁也没少读,就连凤姐到最后都能看懂账本和书信了。
她们那么美,那么有才华,却都说自己不读书,谦虚得让人会心一笑。对比今天那些自以为是的“鲜肉”们不啻云泥之别。
编 辑/安 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