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京剧麒派创始人:好的爱情值得出逃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热度: 14128
◎潘彩霞

  京剧麒派创始人:好的爱情值得出逃

  ◎潘彩霞

  

  图/楚 天

  1923年,上海滩某戏院内座无虚席,台上,28岁的京剧麒派创始人、正在演老生的周信芳举手投足都是戏,引得观众不断鼓掌叫好。离舞台最近的二楼某包厢里,18岁的大家闺秀裘丽琳也被台上的周信芳完全吸引住了。

  戏演完了,裘丽琳却不肯走。按照规矩,观众是不能进入后台的,可是,裘丽琳身为上海滩最大的私人银行老板裘夫人之女,戏院老板怎么敢得罪她呢?于是,裘丽琳很顺利地到后台和周信芳见面了。

  初见时,彼此都惊艳。后台的周信芳面庞俊朗、穿一身白衣白裤,看起来安静儒雅,与台上演老生时判若两人;裘丽琳则皮肤白皙,五官轮廓分明,再加上时尚的着装和名门出身的高贵气质,让一向淡然的他眼睛瞬间发了光。

  然而,周信芳很快恢复如常。他看出了她的豪门身份—对权贵,他一向敬而远之。但她不以为意。从京剧脸谱到唱腔,她好奇地问东问西,他也耐心而仔细地回答。

  之后连续一个月,周信芳的戏,她一场不落。戏散后,她也都会到后台去看他。尽管身份地位悬殊,尽管追求者众,但裘丽琳感受到,这个戏演得好又博学的老生才是最让她心动的人。

  不必说,他已懂。渐渐地,周信芳变了,先前都是裘丽琳问一句,他答一句;而现在,他们常常有说有笑,且眉目含情。

  爱情像微风一样,轻轻柔柔地来了。

  然而,一个是名媛闺秀,一个是“下九流”的“戏子”,这是为世俗所不容的。为避人耳目,他们只能在郊外偏僻的乡间小路上约会,结果被一个小报记者发现了。

  一夜之间,“上海名媛坟场幽会麒麟童”“麒麟童与名媛小姐在坟场暗度陈仓”等小道消息扑面而来,震惊了裘夫人。丈夫早逝,家中生意、儿女前程一直都由精明能干的她在打理,谁料,她最宠爱的小女儿竟会做出如此出格之事。大怒之下,母亲把裘丽琳软禁了起来。

  没有了裘丽琳的消息,周信芳寝食不安。几天后,他终于等到她托人送来的信。意外的是,那是一封分手信:他隐瞒了已婚的事实。受过良好教育的她不愿做拆散别人家庭的第三者。

  是的,周信芳有妻子,只是有名无实。在回信中,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婚姻:因从小跟随师傅学戏,是师傅的精心提携才使他名扬京剧界,所以对师傅安排的婚姻,当时只有19岁的他只能接纳。信末,他向裘丽琳做出了和妻子离婚的承诺。

  他的真诚消除了裘丽琳的隐忧,她决定坚守自己的爱情。可另一厢,裘夫人已经放话,要为小女儿择婿。裘丽琳赶紧再次托人给周信芳送信。

  收到她急急捎来的信,一向稳重的周信芳只回了八个字:“做好准备,一起私奔。”

  一个闷热的中午,趁着母亲熟睡,裘丽琳连睡衣都来不及换就迅速溜出了家门,一个多小时后已经到了苏州。把她安顿好,周信芳又匆匆赶回上海,晚上照常在戏院演出,想以此掩人耳目。

  但裘家哪里是好糊弄的。很快,裘丽琳的哥哥用手枪指着周信芳,威胁他必须交出妹妹,否则就开枪打死他,但周信芳不为所动,裘丽琳的哥哥只好作罢。盛怒之下,裘丽琳的母亲在报纸上刊登声明,称自愿和小女儿断绝母女关系,并动用力量不允许周信芳在上海唱戏。裘丽琳给母亲写了好几封信请求宽恕,但是毫无回音。

  与家人彻底决裂,真爱为社会不容,裘丽琳不得不和周信芳离开上海,在江浙一带跑码头唱戏。

  跟了他,裘丽琳除了要承受颠沛流离、受世俗的指责,最棘手的是吃饭问题。那时的戏院实行按合同支付演员报酬的包银制度,即使是名角也拿不了多少钱。从小见惯世面的裘丽琳决心为周信芳争取权益,她找到戏院老板谈判,要求从票房里拿提成,否则就罢演。“北看梅兰芳,南听麒麟童”,碍于周信芳的声名,戏院老板无奈答应了她提出的“三七分账”,就这样,周信芳成为第一位在戏院分红的京剧演员。

  权益是争到了,可也惹恼了戏院老板。戏院老板不敢得罪裘丽琳,就在周信芳回家途中派人恐吓他,要他取消利益分红。裘丽琳知道后,天天陪着周信芳上戏、下戏,她一刻也不离身的手包里偷偷装着一把手枪。

  多年后,她对儿女们说:“虽然我不知道枪的使用方法,可是一旦你爸爸遇到危险,我觉得我会记得那些步骤并毫不迟疑地对那些冲过来的人开枪。”

  在她的苦心经营下,日子越过越好,周信芳还成立了自己的戏班。三年后,周信芳的包办婚姻结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娶她了,当他把大红的聘书交到她手里时,她百感交集地流下了眼泪。

  虽然生活平静富足,但裘丽琳还是渴望回到上海、得到家人的认可和祝福。她再次给母亲写信,诚恳地道歉,也坚定地表达了对周信芳的爱。五年不肯原谅她的母亲回信了:女儿这么多年都没有和周信芳分开,还有什么能分开他们呢?

  1933年,在上海最好的酒店,穿着母亲特意为自己准备的白色婚纱,裘丽琳和周信芳举行了迟到的婚礼,自此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婚后,裘丽琳更是全心全意地护着周信芳。日伪、汉奸横行上海滩时,因拒绝为汉奸唱堂会,周信芳再次受到威胁,是裘丽琳用全部首饰托人求情,周信芳才躲过一劫。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周信芳常青的艺术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收获了荣耀和桂冠。他去全国各地慰问演出,她夫唱妇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帮他应付各种采访和应酬。后来他不幸被关押,她也遭到殴打,次年去世。这个消息,儿女们一直瞒着被关押的他。挣扎七年后,他也要去了。弥留之际,他喃喃地说:“你们不用再骗我了,我早就明白了,你们的妈妈去了,她在等我。”没过多久,他就真的走了。

  此刻生命谢幕,之前再多的掌声与磨难都成为过眼云烟,唯有红尘中那美丽的遇见永远荡漾在他们彼此之间,浅吟低唱,让后人回味无穷。

  编 辑/夏 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