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它不仅统一了中原汉族地区,也统治了东北亚、中亚广大的游猎地区,建立起一个版图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而乾隆在位期间,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那这个盛世为何又会走向衰落呢?
在执政早年,乾隆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清朝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由于乾隆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关注的反腐案件最终一定会高效破案。但是以天下之大,情况之复杂,官员之多,手段之高明,再英明、再能干的君主也无法烛照一切,必然会存在灯下的阴影—甘肃贪污案的主审官、乾隆最宠信的和珅,恰恰就是整个清朝最大的贪污犯。
和珅通晓汉、满、蒙、藏四种语言,博闻强记,精通各项事务,所以深得乾隆宠信,一人兼任众多重要的职位。但和珅极为贪财,利用第一宠臣的身份与大学士、军机大臣以及兼管众多事务的职位公开索贿、卖官,又利用内务府总管大臣的身份截留天下进献给皇帝的贡品,因此他成为乾隆朝也是整个清朝的第一大贪官,并且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自上而下、有组织、有系统的贪腐食物链,层层贪腐、索贿行贿,败坏了整个官僚体系。这一切的成本最终还是要落在广大民众身上。
更可怕的是,因贪腐官员日益增多,担心反贪会清除贪腐的食物链,和珅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即贪腐犯案的官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白银就可赎罪。这项制度获得了乾隆的支持,议罪银直接交给皇帝的私人银库—内务府广储司,成了皇帝敛财的工具。这是变相将贪腐合法化,甚至是鼓励贪腐。
到了晚年,乾隆的反贪也逐渐改变了性质,变成了他敛财的手段,有意纵容官员贪腐,然后等到一定时机再用议罪银、抄没家财打击,起到了不加赋而敛财的目的,既保持仁君的形象,又因反贪而获得民心,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这种手段看似机巧,实际上却损害了整个帝国的肌体。
乾隆晚年的怠政、纵容腐败导致的吏治败坏,预示着盛世的末日即将来临,而人口持续不断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人均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则加速了末日来临。
清朝人口增长是在一个巨大基数上开始的持续一百多年的增长,乾隆中期人口超过了两亿,末期超过了三亿。
早在18世纪初,康熙已经感到了人口压力。从乾隆中期以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开始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甚至粮食单产量随着气候变冷,灾害增加,水利设施的毁坏而不断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农业经济已经无法维持数亿民众的生活水平,如果没有经济的全面转型,产业革命,则必然会发生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以及伴随的政治危机。而此时,雄才大略的乾隆已经垂垂老矣,再也无心无力顾及这些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