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广东军阀陈炯明为了推动广东教育,成立了广东省教育委员会,聘请陈独秀当委员长,将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推进。
那时候,民间比较守旧,没文化的人不重视教育,有文化的遗老反对新式教育。政府花大力气建成了国民小学和高等小学,每年又给公办学校补贴了很多栽培费,大多数家长却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认为读四书五经比读数理化有前途;二、看不惯男女同校。所以在辛亥革命胜利十多年以后,广州市区仍然存留有一千多所私塾,比国民小学的数量还要多。
为了改变现状,陈炯明听取陈独秀的建议,成立“巡回教员”制度:给新式学校的老师发补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轮流到附近的私塾授课,给私塾里的学生讲四书五经之外的新知识,重点是教他们手工课和算盘。这样半年时间过去,家长一瞧,自家孩子突然能书善画,还学会了打算盘,小小年纪就能帮着大人做生意,都很高兴,明白了新式教育的好处,于是也渐渐地把孩子送到新式学校就读了。
陈独秀还建议搞社会教育,提高成年人的文化修养,陈炯明也一一听取。当时社会教育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办市民大学,请文化名人办固定讲座,每个讲座持续讲七个星期,市民免费入场听讲;二、搞通俗讲演,省教育委员会聘请八个“讲演员”,在全省宣讲新思想和新式知识;三、设流动图书馆,当时叫“巡回文库”,由省里出资购买一大批图书,派专人开车带着图书每天一大早像洒水车一样摇着铃巡回于各个街道,让市民免费借阅,车辆通不过的内街,由人挑着书箱往里面送。
1921年,美国教育家孟禄来到广州,参观了几所国民小学,也听了几堂通俗讲演,称赞“广东教育和美国教育一样好”。他的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当时广东的教育办得不错。
与之相应,广东省教师的工资也得以提升。1921年以前,广州教师的工资偏低,正式教员每月薪水最低6元,最高30元。而1921年以后,教师工资得以大幅度提升,级别最低的九级教员每月也能领到30元薪水,级别最高的一级教员每月则能领到125元薪水,当时任课教师一般还都兼任学校的会计、校监、教务主任等行政职务,所以每月还能领到一些“勤务俸”,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