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二年(743年),监察御史杨慎矜就职不久,唐玄宗命他改任权判御史中丞,兼管太府(掌管国家钱粮的官职)。杨慎矜以善于理财著称,每年各州郡上缴的庸调(唐代以粮代钱的赋税制度)成色几何,是否遭受了雨淋水渍,有无破损,他一望便知。
按说,获得了最高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杨慎矜理应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但他心里却多了一丝忧虑。原来,他的这次工作调动,超出了宰相李林甫的心理预期,因此招致李林甫的嫉恨。为避免被李林甫打压,杨慎矜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帮他规避危险的人。这个人就是人称“活佛”的史敬忠。
史敬忠年幼时出家做和尚,后因忍受不了青灯相伴的寂寞,蓄发还俗。为了在江湖立足,他在阴阳玄象方面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并以替人卜算祸福,祛灾避凶谋生。加之他又懂些医道,一些病势轻微的患者吃了他配置的草药,不久后便能痊愈,为此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活佛”。
于是,杨慎矜请史敬忠来卜算祸福。史敬忠念念有词,祷告一番,便推测出他日后必有灾祸。杨慎矜求他帮忙化解,史敬忠先是摇头不语,后在杨慎矜的一再追问下才说:“唯一避祸的办法就是弃官归隐,逃脱天下大乱之大劫数。”史敬忠继而又断言:“不出十年,朝堂衮衮诸公九死一生,长安百姓必遭兵火之劫。”
史敬忠行走江湖多年,加之善于观察,因此对世情百态看得透彻。他判断杨慎矜将有灾厄,是看到李林甫长期把持朝政的后果:顺他者昌逆他者遭殃,杨慎矜被陷害是迟早的事。史敬忠预言十年之内天下大乱,也不是无端臆测:唐玄宗沉湎声色,不理朝政,内有李林甫专权,外有骄兵悍将公然与朝廷抗衡。种种不安定因素搅和在一起,长此以往,动摇国本,天下又岂能太平?
史敬忠虽有理有据,但这种话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旦怂恿大臣辞官的事传扬出去,无异于蛊惑人心,犯朝廷大忌。史敬忠千算万算,却没算到私密之言被旁人听了去。
原来,杨慎矜的侍女给他们送参汤时,无意间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侍女在官宦之家待久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说不得。她担心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语一旦泄露出去,自己难脱干系。为了不受牵连,她想尽早和杨慎矜划清界限,于是第一时间报告了官府。唐玄宗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在他看来,做臣子的对朝政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自测吉凶,绝非竭诚尽忠。因此不问缘由,命人把杨慎矜拘押起来,交由李林甫审问。史敬忠为减轻罪责,全部嫁祸给杨慎矜,朝廷看他配合积极,对他宽大处理。
杨慎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李林甫好不容易抓住了他的“把柄”,岂肯轻易罢手—他知道唐玄宗最痛恨臣子心怀异志,在奉旨查抄杨府时,把事先准备好的“证据”藏于身上,然后向唐玄宗奏报说是从杨府搜出来的。杨慎矜自知难逃一死,为免受皮肉之苦,也就不再硬撑。最后,杨慎矜自己的命没保住不说,但凡和他走得近的亲属都受到牵连,被发配到边塞荒凉之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