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皇帝看戏,戏班惊喜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5986
◎ 罗泰琪

  皇帝看戏,戏班惊喜

  ◎ 罗泰琪

  

  

  康熙非常喜欢看戏。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他万分高兴,下旨全国庆祝。官员们绞尽脑汁,想了很多欢庆的办法,比如减轻赋税、大唱三天戏等。康熙觉得不错,但总认为美中不足,不够新鲜。这天,康熙带着随从出宫巡视,来到紫禁城北门,此处人流量比较大,而门外广场四周又有街市和市民住宅,因此车水马龙,很是热闹。康熙突然灵机一动—要是在这里搭高台唱大戏,万民同乐,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

  当天,礼部便接到圣旨:“朕拨帑金一千两,着尔等在紫禁城后宰门搭台唱戏。”礼部官员遵旨执行,一边在紫禁城后宰门附近搭建高大戏台,一边选报演出剧目。经过反复筛选,礼部选中传奇剧《目连》。康熙看了礼部的禀报,朱笔批示:“可。着江南三织造衙门提供蟒袍、玉带、朱凤冠等,着盛京提供活虎、活象、烈马。钦此。”礼部不敢怠慢,立即准备。

  经过数月筹备,演出开始,随着剧情展开,真的大象、老虎、马被人牵着走上舞台,场下万千观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和拍手声。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出戏刚结束,后台突然走出一行人,为首者器宇轩昂,正是康熙,随侍左右的是将军、督抚模样的人物,还有一群壮汉抬着一筐筐制钱和零碎银子摆放在台前。

  康熙带领将军、督抚,从箩筐里抓起制钱、碎银子往台下扔。台下的人欣喜万分,纷纷起身争抢,热闹非凡。这时戏台两边响起礼炮,无数礼花腾空而起,拉出一条条划破长空的五颜六色的烟带,戏班子乐队敲锣打鼓,高奏唢呐,数百演员在台上欢呼跳跃,万千观众在台下吼声如雷。

  康熙在1684年第一次南巡到达苏州时也不忘看戏。当时他吩咐苏州织造祁国臣说:“朕想把苏州地道的昆腔带回北京,让天下人都听到地道的昆腔。”祁国臣回答:“这不难,奴才替皇爷物色一些艺人带回北京就行了。他们到北京做教习,可以带出许多昆腔人才来。” 于是在康熙满载而归的队伍里便有了精通音律的编剧和乐师、擅长表演的艺人、制作道具和布景的师傅,甚至还有化妆师、前后台管事等。

  后来,按照康熙的意思,南花园成为苏州伶人的居住地。内务府从宫里招来一些聪明伶俐、模样俊俏的小太监,有的学唱戏,有的学乐器,有的学道具、布景,叫苏州来的人做教习,负责教这些小太监。

  由于宫廷的影响,看戏成为北京的风尚,后来,全国各地的戏班纷纷进京,多种戏剧融合、演化,最终形成了京剧。

  编 辑 / 灯 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