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宋朝名人心眼小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5991
◎李开周

  宋朝名人心眼小

  ◎李开周

  1052年,范仲淹去世,其子范纯仁请当朝大佬富弼撰写墓志铭,请文坛老将欧阳修撰写神道碑。富弼手快,很快就将墓志铭写好了。欧阳修拖了一年多,催了好几次,才勉勉强强完成任务。

  古代贵族下葬,神道碑和墓志铭是非常重要的配套设施,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范纯仁对欧阳修很不满,可欧阳修是长辈,又是父亲生前的好友,范纯仁不好意思将不满表现出来。

  好在欧阳修终于交稿了。范纯仁赶紧将稿子交给刻碑的工匠,很快又将刻好的碑文拓下来,寄给欧阳修留存。欧阳修一瞧,拓片上的文字比自己撰写的少了一段,他以为刻碑的弄错了,写信问范纯仁。范纯仁回道:“那段是我和我兄弟删掉的,因为我们觉得那段描写跟我爹生平不符。”欧阳修勃然大怒:“我跟你爹认识多少年了?难道你们比我还了解他吗?我写的都是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你们怎敢擅自修改我的稿子?”

  欧阳修这还不算太过分,因为他的好朋友梅尧臣比他还要小心眼儿。

  梅尧臣的大舅哥名叫谢绛,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范仲淹做大官后,梅尧臣通过谢绛结识了范仲淹,经常给范仲淹写一些赞美的信。比如范仲淹在桐庐修建严子陵祠堂时,写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名句,梅尧臣赞叹不已,夸赞这是绝妙好辞。范仲淹因为跟宰相吕夷简对着干,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梅尧臣专门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篇《猛虎行》,将吕夷简比喻成害虫和老虎,将范仲淹歌颂成啄木鸟和打虎英雄。他之所以这样夸范仲淹,可能是出于真心,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多年来怀才不遇,想通过范仲淹得到提拔。

  1040年,西夏军队进犯陕西,范仲淹奉旨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梅尧臣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认为自己是范仲淹的知己,范仲淹自然也是他的知己,一定会向朝廷举荐他,让他到陕西参谋军事,报效国家。哪知道,范仲淹举荐了欧阳修,却把他给忘了。他请欧阳修给范仲淹写信,转达了自己渴望得到举荐的意思,范仲淹竟然不理会。

  

  1042年,范仲淹又向朝廷举荐了一些人,其中仍然没有梅尧臣。梅尧臣彻底恼了,先是写诗发牢骚,诗的大意是:我想隐居,但不甘心,因为范仲淹太不地道,只提拔同年好友,不提拔我这种世外高人。然后他又写了一篇《灵乌后赋》骂范仲淹,诗的意思是: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对你那么好,你不照顾我,却照顾那些庸庸碌碌的家伙。

  梅尧臣的种种表现非常像苏洵。苏洵从二十多岁时参加参加科举,四十多岁仍未考中,便到处向领导献文章,拍人家的马屁,让人家读他的诗词。他歌颂欧阳修是继孔子、孟子、韩愈之后的第四个伟人,欧阳修没有回复,他就埋怨欧阳修架子大。他跑到王安石那里宣读自己写的兵书,王安石直言不讳地说:“你这些文章毫无价值。”他大骂王安石吃的是猪食和狗粮,整天蓬头散发,跟囚犯一样,满脸晦气,像死了亲娘。

  宋代名人从欧阳修到梅尧臣,再从梅尧臣到苏洵,心眼儿越来越小,格局越来越窄,自尊心越来越容易被人家在无意中戳伤,随后暴起反弹,用诋毁对方的方式来维护自尊。这是宋朝一部分文人的通病,也是从古至今所有自视甚高者的通病。

  编 辑 / 子 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