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蒋介石报恩有讲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7096
◎方 平

  蒋介石报恩有讲究

  ◎方 平

  

  熟悉中国近代史人的都知道,蒋介石绝非知恩图报的人。即便是有恩于他的人,只要损害了他的利益,他也要睚眦必报。

  步入政坛伊始,蒋介石一文不名,革命党元老张静江看他能文能武,颇有政治前途,与他结拜为兄弟。张家是名门望族,张静江出手阔绰,对蒋介石不吝钱财,着实使生活窘迫中的蒋介石感激涕零。蒋介石发达后,看到张静江仗着对自己有恩,倚老卖老,心中极为不爽。

  1930年11月,蒋介石免去张静江浙江省主席一职,事前让秘书长做他的工作,希望张静江“主动”辞职。不料张静江不但没有主动请辞,还当众大骂蒋介石忘恩负义。蒋介石以牙还牙,和张静江对骂。好在蒋介石没有做绝,只是通过骂他找找面子罢了。

  但若说蒋介石一点不念旧情,也不尽然,只不过他在“恩情”二字上,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1913年,“二次革命”讨袁失败,追随孙中山的蒋介石也因此受到通缉。为了逃过袁世凯及其爪牙追捕,蒋介石不敢公开露面,东躲西藏,以至于生活拮据。迫于生计,蒋介石决定偷偷回乡请财神(旧时浙江奉化一带将绑票称为请财神),以解燃眉之急。绑架对象很快锁定在一个叫夏全木的浙江富豪身上。夏全木被绑架后,蒋介石以筹措革命经费为借口,向他求借一万两银子,夏全木虽不情愿,但为了尽早摆脱危险,不敢拒绝,捎信让家人凑足了一万两银子,交到蒋介石手里后,夏全木这才安全回家。

  后来,夏全木的儿子夏定峰在黄埔军校毕业,蒋介石出于感激之情,把夏定峰招录为侍从官,授予少校军衔,随后又将他晋升为上校。在同班同学中,夏定峰算是升迁较快的,这无疑是沾了老爸“有恩”于蒋介石的光。

  蒋介石另有一次报恩也不得不提。1916年蒋介石到大上海闯荡,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加之挥霍无度,度日困难,便向同乡—浙江奉化籍人何绍庭、何绍裕兄弟借钱。何氏兄弟看在同乡关系上,几次借钱给他,但蒋介石花钱如流水,何氏兄弟慢慢疏远了他。因此蒋介石怀恨在心,找来结拜兄弟的儿子竺鸣涛,让他绑架何母,然后让何氏兄弟拿五万块钱赎人,如若过期不赎,就将何母撕票。何氏兄弟找蒋介石理论,并讥讽他做事有失光明磊落,声言不把母亲放回,就和他对簿公堂。蒋介石担心事情败露,损害自己的名誉,为了不留把柄,最后支使竺鸣涛将何母杀害。

  经过这件事,蒋介石和竺鸣涛关系愈加密切,后来蒋介石荣升黄埔军校校长,也没有忘记竺鸣涛那点“恩情”。他亲自把竺鸣涛招到黄埔军校,竺鸣涛因为这层关系步入仕途之后一帆风顺,最后竟官至国民党第32集团军副司令员长官,领中将军衔。

  可见,蒋介石的报恩是有前提的,既要对方听命摆布,还不至于尾大不掉,对自己构成威胁。否则,即便对自己恩深似海,情大于天,也不为所动,乃至打入另册。

  编 辑 / 夕 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