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大势所定
◎东湖少主
西汉名将李广一生披荆斩棘,战功无数,最终却与封侯无缘,倒是他的死对头匈奴人给了他一个无冕封号—“飞将军”。自己的敌人都如此敬畏自己,为什么大汉王朝却如此吝啬呢?对此,不仅李广想不通,后世之人也是云里雾里,众说纷纭。其实,只要多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李广之所以至死没有封侯,不是因为朝廷厚此薄彼,有意怠慢,而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汉王朝开创不久,志得意满的刘邦就与匈奴人干上了。但显然,这次刘邦失算了,与项羽打了那么多年仗,国力匮乏、百废待兴,疲惫的汉王朝哪里是快速崛起的匈奴人的对手,结果中了人家诱敌深入之计,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差点断送了新兴的汉王朝政权。
“白登山之围”如一盆冷水,让刘邦看到了匈奴人的实力,也看到了大汉朝的积贫积弱。于是,刘邦及时调整国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对内则休养生息。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文景时期。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辉煌。在这期间,汉朝的军事策略始终是战略防御,尽管匈奴人仍时常在边境骚扰,却从来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李广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军。
要说抵御匈奴人入侵,李广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此时此刻,最高统治者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内部稳定和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对外扩张。防守就是防守,不同于进攻,成功了是本分,失败了是罪过。如此一来,李广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即位。在经历了“文景盛世”之后,国内基本稳定,大汉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武帝决定不再对外安抚,而是要对匈奴大规模用兵,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一劳永逸、永绝后患的战略构想。
按说,国家兴兵,对一个将军来讲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此时李广已难以适应新的作战需要了,以前李广习惯于防御性作战,拒敌于国门之外,几乎没有率领大兵团深入匈奴腹地作战的经验。最初的几次战斗,李广都收获甚少,有一次还被匈奴人俘虏。虽侥幸逃脱,却也给他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汉武帝本是一代雄主,在统治手段上,大力推行“法家思想”,不论资历,不分年龄,不问出身,有功则奖,有过则罚。
在这种环境下,享有崇高声誉的李广很难有所建树。汉武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打破陈规,大力提携年轻将领和优秀军事人才,像卫青、霍去病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这些人虽然出身低微,却具有开拓精神和非凡的军事才能,行军作战往往不拘一格,具有很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与这些年轻将领比起来,老将李广总是相形见绌,跟不上步子,加之年龄已大,李广就更难在横扫匈奴的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了。既然不能作为主将出战,李广就只能跟在这些年轻人身后配合。如此一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广自然拿不出过硬的战绩,劳而无功,封侯又如何得以实现呢?
不封侯也就罢了,只要有仗打,终不失军人本色。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李广心里极度窝火的时候,有一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迷路贻误军机,被二十出头的卫青责骂。以六十岁高龄征战沙场,却被一个年轻人责骂,李广不禁羞愧难当,一气之下,自杀身亡。
编 辑/夕 颜
民族主义泛滥,曾国藩玩完
◎大卫的竖琴
1870年暮春,天津谣传望海楼教堂“诱拐幼童”“割器官制药”,数万名民众参与暴动,多座洋教堂被烧,共有20名外国人以及三十多名中国信徒遇害。
事件发生后,法、美、德等七国大使发出最后通牒—立即惩办凶手,赔偿损失,否则就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立即派曾国藩到天津调查。曾国藩调查后向朝廷奏报说,教堂并无诱拐残害幼童的事,骚乱源自民众的无知和误解。曾国藩由此收获了“卖国贼”的骂声,朝野上下纷纷指责曾国藩对外软弱妥协。
其实,当时的“知识精英”知道教堂被冤枉,但是出于“制洋人”“民气可用”的考虑,不仅没有澄清是非,还刻意对谣言推波助澜。曾国藩不得不就此隐退,两年后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
望海楼教堂在1897年得以重建,1900年庚子事变时再次被毁。洋人“割器官制药”的谣言照样盛行,清朝民众照样仇恨洋教,洋人照样以枪炮说理,中国的赔款丧权比先前更惨……
倘若反人类的暴力事件从不被充分反思,谣言必将依然大行其道,悲剧必将重演。民族主义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这是一种让弱者更弱的主义—民族主义者认为本民族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外来的东西都是坏的,于是关上大门,阻塞了孱弱民族变强的通道。
各位亲,如果你有更好的吐槽和建议,不妨加入我们的粉丝群(QQ群2:218366225)和大家一起交流哦!各位小编在这里等着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