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科举是道送命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5698
◎陈 雄

  科举是道送命题

  ◎陈 雄

  中国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自科举制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的问题。

  比如,清代诗人、学者赵翼是江苏常州人,江苏是科举考试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少年家境窘迫的赵翼去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外舅,以“商籍”先入县学,后参加顺天(今北京)的乡试,一举得中举人,之后殿试得探花,彻底改变了命运。这种“南庠入北闱”就是冒籍,赵翼还写诗为自己开脱:“士穷则躁进,此事古来有;要当期大节,微眚岂足垢?”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赵翼这么幸运。明代大才子徐渭的哥哥徐潞及冠后在绍兴山阴考取了秀才,然后到省城去参加乡试。没想到乡试这一关,徐潞足足考了20年都没有考过。这让徐潞很没有面子,他开始琢磨父亲徐鏓“高考”的实战经验。

  经过深入分析,徐潞发现父亲当年能顺利通过乡试,并不是八股文做得好,而是钻了“异地高考”的空子。

  浙江是文化名省,人才密集,自己乡试时在浙江名落孙山,如果到贵州、广西、云南去考,说不定可以得第一。只是有一条,要到边远地区应考,需要有乡籍(相当于现在的户籍)。

  徐鏓的祖先曾奉朝廷命令在贵州龙里戍边,全家都有龙里的戎籍(军籍),戎籍与乡籍享有同等待遇,所以徐鏓当年就在龙里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徐鏓离开龙里后,为了便于子弟求学,还为后人继续保留了戎籍,也就是说,徐潞在龙里仍然有戎籍。于是,徐潞在绍兴卖掉不少家产,雄心勃勃地来到了贵州龙里,准备效仿父亲一举中第,然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徐潞有才,在龙里的几场预考中发挥出色,成绩都是第一。人怕出名猪怕壮,于是龙里的考生立刻盯上了徐潞:徐潞不在龙里出生,也不在龙里长大,却在龙里考试,这不是挤占了我们的名额吗?因此,考生们纷纷攻击徐潞的戎籍是假冒的。

  本来,在后来的乡试中,徐潞已经考上了,但是民情鼎沸,迫于舆论压力,考官没有录取徐潞。事情发展成这样,徐潞很后悔,心想:早知如此,在预考中就低调一点,不那么冒尖就好了。徐潞不甘心,不愿灰溜溜回绍兴,于是他找到父亲的一些故旧,取得了下一场考试的资格。

  三年后,徐潞再次在贵州参加乡试。开考后,考官几次唱名徐潞,都无人应声。原来一进省城,徐潞就染上了严重的痢疾,此时的他正躺在旅店里痛苦呻吟。后来,徐潞被抬回龙里,不久就死了。

  同样是走“异地高考”这条捷径,赵翼、徐鏓能一举中第飞黄腾达,徐潞却功败垂成,送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