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吴越王:请叫我诗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蓝版) 热度: 15245
◎王俊楚

  吴越王:请叫我诗人

  ◎王俊楚

  

  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天,吴越王钱镠在杭州的王宫处理完政务后信步宫门,但见西湖堤岸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不禁想起回乡省亲的王妃。王妃自寒食节前离开,至今已有些许时日,眼下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王妃却迟迟未归。钱镠回到宫中,提笔写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令钱镠想不到的是,这寥寥数语,后来竟在诗坛演绎成一段佳话。

  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封钱镠为吴越王,钱镠衣锦还乡,大宴家乡父老。席间他春风得意,诗兴大发,“自起执爵”,即席作《还乡歌》:“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郎朗兮爱日晖……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

  马归。”因为诗歌太“文”,乡亲们听不懂歌中之意。钱镠随机应变,再用土语高唱:“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歌词虽短,却是乡音土语,立刻引起轰动。后来有人考证,钱镠即兴创作的这首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吴歌。

  钱镠建国吴越以后,大兴土木兴建宫署,昼夜不停,士兵们都有怨言。一天晚上,有人在宫门上写道:“没了期,侵早起,抵暮归。”意思是说徭役没完没了,每天清晨出去服役,直到夜幕降临才能回家。钱镠看到后,命小吏在旁边又加了一句:“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意思是,你们虽然是辛苦了点,可我也没有亏待过你们啊。据说,修筑城池的士兵看了,想想也有道理,遂不再抱怨。

  诗人钱镠虽然也有一怒之下将文人沉入钱塘江底之举,却和诗人罗隐相处甚欢,两人一起共事达22年之久。罗隐病中,钱镠经常亲临问疾,并赠诗曰:“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罗隐去世前还写诗与钱镠告别。

  不知为何,清代文人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钱镠“目不知书”。但清代学人在编辑《全唐诗》时还是把他纳入诗人行列,作有诗人小传,并收录其诗二篇。

  编 辑 / 夕 颜

  女子吃蟹有豪情

  ◎王继军

  秋风起处蟹脚痒,把酒持螯正当时。在美食家眼里,秋天最隆重的事莫过于吃螃蟹了。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

  自幼生长在上海的胡蝶,一口气能吃七八只螃蟹,而且吃法高明,动作娴熟,在明星电影公司有“食蟹拥趸”的雅号。晚年时胡蝶独自侨居加拿大,有朋友去探望时问她:“你最忘不了上海的什么?”胡蝶笑答:“大闸蟹!”

  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宋庆龄酷爱吃蟹。尽管有皮肤过敏的顽症,每次吃完螃蟹都会发作,但她难挡诱惑,经常先吃下抗过敏的药,再去品尝蟹味,颇有“冒死吃河豚”的气概。困难时期,宋庆龄特地送螃蟹给毛泽东,希望能为他增加一些营养。她还常请家里的厨师到东华门的特供点去买螃蟹,再分送给刘少奇、周恩来等好友。

  大才女汤国梨出生于贫民之家,胸怀政治抱负,颇具丈夫气概,她的诗《酒兴》令人难以相信出自妇女之笔:“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一任旁人窥冷眼,自扶残醉倚晴窗。”其豪情气魄,可见一斑。然而,作为清末著名思想家章太炎的妻子,她甘愿定居江南,直至终老,原来竟与嗜好螃蟹不无关系,有其诗为证:“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