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不走后门靠实力
◎ 婉如清扬

东汉末年的溧阳侯陶谦年轻时,因德行出众,被推荐为孝廉,担任舒县县令。当时的太守名叫张磐,治理地方手段强硬,说一不二,郡县官员都很怕他。张磐和陶谦的父亲是老朋友,因此对陶谦很照顾。陶谦有公务到郡里请示时,张磐常常挽留他,邀请他到家中喝酒。陶谦只想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当官,不想走后门、搞特殊化,对张磐的亲近有些抵触。喝酒之后,张磐喜欢跳舞,邀请陶谦也一起来跳,陶谦实在不愿意跳。张磐硬上前去拉,好不容易把陶谦拉到舞池中,陶谦又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张磐生气了,瞪着陶谦说:“你真的不跳吗?”陶谦一点也不畏惧,说:“真的不跳,我实在受不了。”张磐脸上挂不住了。
太守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张磐的手下开始搜罗陶谦的罪证,可没想到越查越发现陶谦还真是一个好官,一点问题没有。张磐正在痛斥下属无能,一点小事也办不好时,陶谦竟然主动递上辞职信,要求辞官归田。
陶谦因为得罪了领导把官丢了,却也因此获得不阿附领导的美誉。后来边疆战乱,有真才实学的陶谦被汉末名将皇甫嵩征召为杨武校尉,一起征讨西羌之乱。陶谦追随皇甫嵩,多次大败羌人。之后,司空张温听说陶谦有谋略还能打仗,就把陶谦提拔到了他的帐下。
张温官至司空,是三公之一,此时又是陶谦的直接领导,对陶谦却非常客气。一般人遇到这情况,一定会顺杆爬,争取和张温走得更近一些,为自己以后升官铺平道路。可陶谦不但没有黏着张温,反倒有意和张温保持距离。原来张温虽名气大,但他这个司空是花钱买来的,陶谦生性耿直,最看不惯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两人在一起作战的时候,陶谦还是很配合领导工作的,但战事结束,张温召开庆功宴,命令陶谦代替自己给有功的大将敬酒。陶谦心里很窝火,就借着喝酒撒酒疯,嘲讽张温。张温很生气,于是找了个借口把陶谦发配边疆。
也有人劝张温别和陶谦一般见识,毕竟陶谦是他亲自选拔出来的将领,现在仅仅因为陶谦喝醉了酒偶尔撒酒疯就把人家放逐到边塞,传出去让人觉得他太小心眼,并建议张温把他请回来,双方握手言和,这样大家的面子都好看。张温一听有理,把陶谦叫了回来。
两人见面之前,张温的幕僚又跑去先和陶谦定调子,告诉陶谦要说些好听的话,感谢感谢领导。陶谦满口答应。这位幕僚回到张温处,说:“陶谦这小子知道自己的过错了。等到他入京向天子谢恩之后,必定会来到贵府向您道谢。”
后来,张温在皇宫前偶遇陶谦,大家都以为陶谦会主动解释,没想到陶谦行礼之后竟然说:“我是来感谢朝廷的,和张大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张温气得不轻,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发作,只好假装大度:“你这发痴的毛病还没改吗?”张温邀请陶谦到家里喝酒,陶谦勉强答应。这场风波才算是过去了。
陶谦的耿直为他赢得了清誉,他的能力让他在汉末无数庸庸碌碌的大臣当中脱颖而出,先后成为幽州刺史、徐州刺史等地方大员。管理徐州的十来年,清高耿直的陶谦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另一面,他顾惜百姓,重视农耕,大力挖掘人才。徐州远离中原战乱,百姓殷富,数十万户百姓来归。陶谦治下的徐州堪称汉末乱世间的一片净土。
编 辑 / 夕 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