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代的扶智扶贫:资助学生讲“体面”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8810
周颖昳

  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古代是指贫困人家的孩子金榜题名,出人头地。但另一方面,这“贵”字是真贵,因为古代读书也是件烧钱的事。

  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所记载,古时一个人从孩童时期启蒙,到获得功名,最少需要经过17年。如此长期学习,如果没有相当的家底,寒门学子该如何呢?

落第可享“公车”回家



  众所周知,隋文帝创立了“中国科举制度”,为底层人群提供了阶层流动的路径。穷人读书的热忱从此如星火燎原,对读书人的系统性资助也随之而生。

  唐朝的资助措施从中央贯穿到地方政府。首先是中央政府资助,一般是针对省试或制举落第者,会给他们发放回家的路费。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十二月敕:“吏部省试其下第人各赐绢五匹,充归粮,各勤修业。”意思是落第举子每人发放绢五匹作为回家路费。玄宗时期,朝廷不仅发放财物给这些落第举子以资鼓励,还赐食,并让其享受“公车”回家的待遇。对于那些有举名,因为生病不能参加科考的,朝廷还负责医疗,照顾得也算是周到了。

  安史之乱后,由于政府经济状况不好,中央政府的资助逐渐式微。中晚唐时期,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漳州人周匡物,去应举时都是徒步往返,正是落魄风尘,怀才不遇的时候,坐船都没有钱,等了很久也过不去钱塘江,他回到公馆题了一首诗:“万里茫茫无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官看到诗后,怪罪摆渡的小吏。到现在各地的渡口都传诵这首诗,而摆渡人不收应举人的船费是从这开始的。

  地方设立助考机构

  今天我们提到寒门子弟逆袭的时候,常常会把范仲淹作为典型的例证。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求学的时候,因为家贫,他将小米稀粥煮熟后,放到外面,等到稀粥凝固的时候,再用筷子分为四块,就着咸菜早晨晚上各吃两块,中午不吃饭。这就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断齑画粥。

  为官后,范仲淹想到自己当年艰苦求学的经历,就特别重视寒门学子的教育事业。他在家乡购置良田千余亩,指定为范氏宗族的公产,称为“义田”。义田资助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州县的贫困学生,而且包括士子,所资助项目也扩大到婚丧嫁娶之类花费较高的事项。

  今天在苏州当地有这样一个传闻:据说有位先生说某处宅院风水好,将来能出达官显宦。范仲淹便自掏腰包将其买下,改造成学堂,希望能为国家多培养栋梁之才。

  宋朝是古代科举走向完备的重要阶段,此时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府在资助寒门学子上也有了更大的余力。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时下令:自川、广、福建来考试的读书人,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而且还能报销沿途费用,并得到考点的衣食补助。

  明朝海南各州县普遍设立了“宾兴会”,各宾兴组织均置有田产,称为“宾兴田”。义学、宾兴的设立,使无数贫寒之士得其救助而跃龙门。士绅捐资是宾兴会最普遍的经济来源,有的官府也会拨出部分公款资助。不少宾兴组织还要求本籍士子考中出仕后,应饮水思源,捐银回报本籍的宾兴组织以奖掖后人,这通常被认为是成功者之义务和责任,一般要求按官阶大小出相应金额。

  明代生员(俗称秀才)不仅可以享受学粮、膏火(津贴),而且免除徭役,甚至可凭自己的身份到府里、县里去说人情、吃荤饭,谋取种种好处。

救助还得体面



  古代对穷困士人的救助,维持其日常生计,出于尊崇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维持士子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避免读书人因贫困而有辱斯文。

  清朝时期对士子赴考给予一定的资助,该项支出属于财政岁出部分的“科场之款”。主要包含路费、旅费、驿马等。赶考的考生可以凭借兵部火牌到驿站领马,一路驰驿赴京考试,不需支付马食,回程同样照领。

  清代还将生员分为富生和贫生,根据其贫困程度予以不同救助。针对贫生又相继细化为极贫、次贫分别给予救助。而官方将生员的救助称为“恤”非“赈”,也是为了体面。

  清代的很多宗族都有资助、奖励本族子弟科考的规定。如《毗陵唐氏宗谱·宗规》规定:族中子弟参加乡试给路费银二两,中了举人给贺银六两;到京城会试给路费银子十二两,考中进士给贺银十两。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钱款。乾隆年间,两淮总商汪应庚不但捐献五万金重建了扬州府学江甘学宫,而且支助白银两千两添置礼乐祭器,后又以一万三千金购置腴田一千五百畝充作学田。清代商人力量崛起,他们不仅热心于同族子弟的资助,对社会上贫困士子也同样慷慨。就民间捐助主体而言,除了乡绅地主、有钱商人,普通百姓,甚至下层奴仆,只要是力所能及,他们都愿意伸出援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