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5日,眉山市青神县组织的8家竹企业在北京参加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并与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建“竹+X”创新平台。
今年来,青神县确定了竹产业“1235”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目标,打造百亿竹产业,建设竹产业经济强县,把青神建设成誉满全球的竹乡;建设两大园区,即国家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区;突出三個重点,即竹编、竹纸、竹建材;打造五大中心,即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全国竹产业交易中心、全国竹产业加工中心、国际竹产业培训中心、国际竹文化体验中心。
一根竹多种“卖”
“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竹子是可持续生产资源,发展竹产业这一绿色制造,可以实现生态和产业的融合。
竹丝套在银杯上,是青神县众鑫竹藤制品有限公司每年的“大单”。总经理卿春表示,公司跟深圳某银行合作,每年有2万多个银杯订单,目前还在跟一些珠宝品牌洽谈。他认为,“竹编+”是未来的一种审美趋势。
青神竹福竹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明的瓷胎竹编几个月前成了“国际大礼”。结束四川之行的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返程时就带了公司的瓷胎竹编。
卿春坦言,公司棕篮、腊肉竹篮等的订单在下降,但是很多竹制生活用品、饰品等却越来越有市场。公司今年刚尝试生产竹制台灯,目前就已经销售了2000多个。
青神云华竹旅公司也在寻找传统与市场的契合点,让竹子不断“跨界”。“推出的竹坤包,一年来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最近推出的竹手机壳也大受欢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云华竹旅公司正为国际知名品牌香奈儿打样,下一步双方将进行合作。
除了竹编,竹纸也在不断创新。
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生物制法,生产不需要加入化学添加剂和漂白剂的本色竹浆纸。“纤维组织没有被破坏,纸张吸水性强,放到人的脸上,能把油污都吸干净。”“不漂白”的本色竹浆纸近两年成为业界新贵,位列全国品牌前三甲;而在全国本色竹浆生活用纸消费市场,川企占比超过一半,领跑全国。
竹丝套在茶具上编成精美艺术品,竹节造型变成墙上装饰品,深加工后变成竹纤维,废角料变成竹地板……在青神县委书记肖巍看来,从单纯利用“竹竿”到100%全竹利用,青神始终不断挖潜竹材价值,并通过园区建设、政策引导,实现了竹产业的品牌化、集聚化发展。
目前,青神竹编发展成为有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竹编套绘三大类3000多种产品的庞大体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万人靠竹吃饭
为了支持竹产业发展,青神成立竹编产业园区,每年拿出2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引导。
今年58岁的刘前兴是青神西龙镇长池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依靠竹编手艺,他在竹编产业园区建了竹艺“工厂”,当起了“老板”,还帮助客户得过国际大奖。
今年上半年,他带领当地6个竹编艺人到广州,为一家餐厅做竹编装饰。“设计图很难,在编织过程中还作了不少修改,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厅里蜿蜒的竹网编织。”半个月后,刘前兴的团队圆满完成任务,后来,这个室内装饰也获得了世界四大国际设计竞赛之一的德国红点“建筑与室内设计”类别最佳设计奖,他和团队也拿到了6万元酬劳。
青神县总人口仅20万,有1.5万名和刘前兴一样从事竹编产业的手艺人。竹编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在年轮竹艺坊“上班”的兰和平则是每天自己推着轮椅去的。她从小残疾,不能走路,一直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拖累。通过青神县竹编“千人培训”项目,兰和平学会了编织竹灯笼手艺,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在年轮竹艺坊,和兰和平一样的残疾人还有10多位。
从2012年开始,青神县开展竹编产业工人“千人培训”,以残疾群众、妇女、青年劳动者等为重点,目前已完成人才培训1万余人。截至2017年,青神县已建成现代竹林基地18.6万亩,竹产业总产值22.5亿元,农民人均从竹产业上获得收入达到2064元。
今年以来,青神县以国际竹艺中心为载体,不断打造专业化国际竹产业交易市场。
国际竹艺中心总投入超过300万元,目前展出2万余件产品,竹产业交易中心也于9月28日开业。此外,为打造完善的交易平台,在竹产业交易中心内还配套成立了跨境电商和创意研发中心,为入驻企业免费搭建创意平台,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以色列的斑布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成为入驻国际竹艺中心的第一家国外企业。
“青神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我们要将国际竹艺中心打造为西南最大的竹产业交易市场和竹产业全产业链集散中心。”青神县长徐琳表示。未来青神还有更高目标,拟新建一个竹产业交易场馆,将青神发展成为全国竹产业大市场和全球竹制品集散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