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私人博物馆 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4991
阚莹莹

  了解一个地方,去当地的博物馆总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下,在博物馆里就能大致揽尽。人类博物馆大约开端于公元前五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珀斯神殿里,建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战利品的宝库。如今,博物馆渐渐成为一些城市的名片,人们提到纽约会自然想到大都会博物馆,谈及巴黎会想到卢浮宫,说到伦敦会想到大英博物馆。一座现代城市,如果缺少或大或小的博物馆,总会让人觉得少了一些自称为“现代”的底气。当然,没有博物馆的城市如今几乎难觅,现实是,当今的各大小城市,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民间博物馆更是如此。

城市性格的文化代码



  私人博物馆,也称民间博物馆,它有一个官方的名字——非国有博物馆。当然,它也有一个非常官方的定义:非国有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由社会力量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换句话说,民间博物馆没有故宫博物院一样深厚的官方背景,它们由私人出于各种非营利性的目的建立,散落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以成都这座城市为例,这里有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著名的国有博物馆,珍藏着秦汉时期的石犀,西汉时期的击鼓说唱俑等国宝。也有川菜博物馆、泰迪熊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等民间博物馆,囊括了这座城市多样的元素。所以,有人说,读懂一座城市的历史,你可以去大型国有博物馆,但要读懂一座城市的性格,还得去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民间博物馆。

  我国第一座博物馆就是民间博物馆。1905年,晚清甲午状元张謇曾两次上书清政府,建议在北京和各省建立博物馆。腐败保守的清廷不予理睬,于是他利用办工业赚来的钱在江苏南通市创办了南通博物苑。博物苑共有4个陈列馆,分别为自然、历史、美术、教育陈列馆,展出文物与标本。苑内种植树木花草,饲养鸟兽,并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园林建筑。博物苑的文物、标本来源于张謇本人的收藏及各地人士和寺院的捐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通博物苑被收为国有,之后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的大地上没有一座博物馆是民间的。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收藏文物艺术品在民间蔚然成风,1987年,著名紫砂壶收藏家许四海在上海愚园路创建了四海壶具博物馆,开创了建国后创建民间博物馆之先河。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走高,以及收藏热的升温,投资兴建民间博物馆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2005年8月,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开馆。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据2017年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民间博物馆数量已达1110家,占博物馆总数的23.7%,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私博”里的家国情怀



  “国有博物馆在收藏上更看重考古发现,民间博物馆的收藏更倾向于近现代的物品、标本工艺、产业以及民间习俗等,当然这里面也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四川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副处长段炳刚告诉本刊记者。

  国家政策规定,所有文物均属于国家财产,大多数文物由政府保管,展示于国有博物馆。因此,不同于国有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的馆主通常是民间收藏家,展示的文物特色鲜明,反映着馆主强烈的个人爱好与风格。即便民间收藏家收藏了一些珍稀文物,但在法律上都属于国有,其收藏与展示需要在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进行登记。

  收藏家因个人兴趣而收藏进而创办博物馆是当下民间博物馆发展的常规模式。但除了自身兴趣,收藏在许多情况下更是一件“有钱已有闲”的人群才能做的事。

  明代董其昌《醉翁亭记》书法十二条屏、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松露双喜图》轴、唐“白釉褐彩马”……这些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被悉数陈列在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和畅园博物馆中。1991年,这座民间博物馆的主人游鹏带着二三十年从商经验来到深圳创业。在这里,他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并积累了数十亿元的财富,这让他能利用自身资源去做一个民营博物馆,让更多的中国瑰宝得以重见天日。2016年3月6日,这座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分别设有中国明清名家书画、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以及中国古代陶瓷三大展厅。

  当然,不论是兴趣使然,还是“有钱也有闲”,民办博物馆因为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若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良效运营,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扶持。

  在国家层面,对于民间博物馆的政策支持一直没有缺位,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发出《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提出规范民办博物馆准入制度、切实帮助解决民办博物馆的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指导和扶持。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9号国务院令,正式公布《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属性,并且对非国有博物馆在藏品的来源和质量方面,做出了更严格的规范。业内人士认为,《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国家层面,还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如西安市出台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促进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等等。

  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显然不仅是满足个人的兴趣,更是激发社会活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正如以紫砂壺收藏闻名的成都门里博物馆馆长陈冬如所言,“对民间收藏家而言,做博物馆是最终的归宿,也是最好的选择。对城市而言,博物馆犹如血脉,是文化品位、软实力乃至竞争力的体现。”

  这一认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投身私人博物馆建设的源动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