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居家化、专业化、推动老年群体健康活跃化,或许才是老龄化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
我在中国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已经工作了十年,曾多次前往世界各地学习当地的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我先后参加了韩国访问交流学习团,以及中日社区养老交流项目。通过这些考察,我试图从日韩养老模式来思考中国老龄化问题和对策。
如今,中日韩三国面临着共同的老龄化挑战。在三国之中,中国是老龄人数最多的国家,日本则是老龄比例最高的国家,而韩国将会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比例发展最快的国家。在严峻的老龄化形势面前,日韩两国都纷纷投入资源,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强调社区居家,调动专业社会力量,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
韩国:向社会养老的转变
受传统孝道的影响,韩国国民普遍不希望父母在养老机构养老终生。为了促进居家养老模式发展,韩国政府早在1992年就通过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诸如对赡养老人五年以上的三代同居家庭,减少其财产所得税;赡养65岁以上老年人的纳税者,可以减少其个人所得税等。2008年7月,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韩国养老模式完成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
韩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采用长期护理保险与国民医疗保险捆绑的方式运行。按照法律规定,韩国国民强制参保长期护理保险,但是未满65岁的国民只有患老年疾病的才能享受护理服务。根据长期护理保险法的规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金、国家和自治体以及自付部分,比例分别为60%、20%和20%。
在韩国,我们拜访了成立于2013年5月的首尔江北老人综合福祉中心。
福利中心的养老院(全托入住)目前服务100位老人,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分级照料。养老院的费用中,介护保险会负担其中的80%(介护保险就是长期护理保险),本人只需要付20%。根据等级不同,老人每月需要付的费用在56万-61万韩元(折合人民币3300元-3700元)不等。
福利中心还有日间护理中心,服务34位老人。这些老人大部分住在周围三公里内,由中心每天派专车接送。他们的费用也由介护保险承担85%,老人自己负担的费用在18万-22万韩元之间(折合人民币1000元-1300元)。
这个中心由于是政府设立因此收费较低,而且最重要的是愿意服务失智老人,因此很多老人排队进入。目前有150人正在排队等待,平均每个人等两年才能进入福利中心,等待的时候会先去私人养老院。老人进入中心的资质由保险公司的一个专门负责长期医疗保险的部门进行评估,65岁老人都可以享受。但由于韩国长期医疗保险的规定是从2008年才开始,因此现在服务的很多老人并没有购买保险。
尽管韩国政府和基层社区都在努力推进老年人保障和养老服务的发展,但不少韩国老人的生活仍然存在困难。如上文所述,韩国很多老人由于年轻时没有社会保险,年龄大后很难拿到退休金,所以还需要继续工作,以维持老年生活。
我在参观一家垃圾分类回收厂时,注意到分拣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年龄都较大。工厂负责人告诉我们,运营最大的困难是招不到员工,由于工作条件不好,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到回收厂工作,目前员工以60岁左右为主。此外,在一个老旧社区参观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家门口。当时路上没有行人,我们扶起老人,从门口看到老人屋里非常狭小拥挤,估计是位独居老人。但她为何独居?日常生活有没有人照料?由于现场没有韩语翻译,我们无法和老人交流,只好离开。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独居老人的问题值得深思。
日本:社区的力量,小而美
在养老政策支持上,日本还是走在最前面的。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推行全民医保,2000年开始,日本全面启动介护保险制度,作为强制性社会保险的一部分。这一制度对失能老人进行7级评估,保险会为老人支付将近90%的护理计划费用。不过,随着日本后高龄化时代的到来,日本正在对失能老人进行更严格的评估,从而减少国家部分护理保险的支出。
日本养老服务机构的类型和支持的种类非常多,包括居家看护、日托、失智老人护理、老年公寓,等等。由于介护保险的推行,这几年日本居家护理和日托发展非常快,而且日本对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在这么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当中,我最关注日本的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因为我们多年的探索结果和这类机构最像,它直面社区最困难的人群、最刚性的需求,试图从社区层面解决问题。我在日本之行中,遇到两家非常值得学习的机构。
“含羞草之家”是一家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这家机构的发起人是一名护士,在过去的10年中,她在不辞去工作的前提下接受了介護保险的支持,在自己家里送走了妈妈和姨妈。之后她把自己的房子捐出来,改建成一个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这里可以为25名注册会员提供服务,其中为15名老人提供日托服务,为5名老人提供全托服务。社区老人可以选择在家接受服务、日托或者全托服务。
“风之丘”也是一家小规模多功能看护设施机构,它的成立也很有意思。它源于社区老人希望继续和信赖的人在住习惯的社区生活,但又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合适的人照顾。有的老人把自己的房子捐出来,作为社区养老机构。川崎能子就是率先捐出房子的老人之一。后来,同在这个社区长大的川上女士在此基础上创办了“风之丘”。
“风之丘”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全托和居家服务。成立“风之丘”前,他们先成立了NGO组织“一期一会”,把社区居民连接起来,开始了互助服务,后来在组织内成立了“风之丘”,启动了养老机构的全托服务和居家服务,再后来又在“风之丘”里成立了爱甲原日托机构。这样服务越来越完善,从居民互助到居家服务、全托服务再到全托入住服务。这个社区的人组织起来,自己解决社区的问题,同时也不断向专业服务发展。
这些组织的管理者大部分是该社区的居民。参观时,川上女士常常为我们介绍在发起和运作“风之丘”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持的老人们。这些都让我切实感受到,这是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运作、自己支持的组织。
而中国目前很多地方也开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介护保险试点。同时政府在推进养老发展的过程中,也从之前推进床位数量的指标向社区居家服务的转变,开始强调社区居家的专业社会力量推进。
因此,从目前日韩的经验和我个人在国内探索实践来看,社区化、居家化、专业化、推动老年群体健康活跃化,或许才是老龄化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