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契机让“妇女”好听起来
“妇女”一词,古已有之,泛指女性,原本是一个很中性的词。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妇女”逐渐吸附了一些负面的潜在含义。人们通常使用的词包括“家庭妇女”“农村妇女”“保护妇女儿童”,大都帶有底层、弱势的含义。
2007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交提案建议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性)节”。张晓梅认为,在现代人的普遍认识里,“妇女”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女人,有知识的年轻女性多不会用“妇女”代指自己。
不过在语言的竞争中,无论“女人节”还是“女性节”都没有赢得市场,脱颖而出的反而是“女神节”“女王节”。那么我们能否顺应潮流,用“女神节”“女王节”来替代“妇女节”呢?答案很明显,不可以。
“女神”“女王”虽然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缺乏严肃性。有人还认为,“女神”“女王”反映出对女性的物欲化倾向:她们虽然看起来高高在上,但男人只要花钱就能买得她们的芳心。
其实,词语选择的困境也是历史上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反映。历史上,女性的故事大多是由他人代言,是他人在称呼女性、描述女性,以致至今都没有一个约定俗成、涵盖面广、完全中性的女性对自我的称呼。
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既然“妇女节”已经是广泛使用的书面用语,何不既来之则安之?如果越来越多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理直气壮地过妇女节,也许“妇女”一词的弱势含义也许就会逐渐淡化以至消失。我们需要一个契机,让“妇女”好听起来、新潮起来。
改个名字更有时代意义
女性本身不待见妇女节,当然是对这个节日的来历及其赋予女性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为什么有人不想过这个节日?我的第一感觉是,问题出在妇女这两个字上。妇女是一个集合词,泛指一切成年女性,但对个体,它貌似指的是年龄偏大的女性。
那么,就个体而言,我们所说的妇女与女生就有着年龄上的不同。在口语中,女生指的是比妇女年轻的群体。因此,高校的女学生,是不愿意把自己划在妇女这个范围内的。这就是为什么女生节一经山东大学提出,立马就得到了全国各高校学生的响应,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的原因。
另外,妇女这个词毫无疑问是有政治色彩的,尤其是当它与劳动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但在中国,它的名字叫国际劳动妇女节。劳动的妇女,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它是把非劳动的妇女排除在外的。
我想说的是,像妇女这种政治色彩浓厚的称谓,不受这个时代女性待见或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个人觉得,我们是否应该考虑顺应这种潮流,中国妇女报的官方网站叫中华女性网,我想,它是与这个时代合拍的。
顺应历史的潮流,不是斩断历史的传承,妇女节的实质是争取平等争取权利,这个节日的意义不言而喻,无论如何都不能废掉,它用它的历史提醒所有女性,性别平等只有通过抗争才能够实现。但是,改变它的名字,或许在这个时代会具有更新的意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