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年味”都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但这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年味越来越寡淡,成为不少返乡游子心底的痛。
毋庸讳言,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中国农村过年,确实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曾经的“年味”
孩童时代故乡过年,那真是万般火红、一片欢腾。从腊月的小年开始,家家户户供麦芽糖送灶神,打阳尘擦门窗做大扫除,杀猪宰鸡熏腊肉灌香肠赶场办年货,磨豆腐打糍粑炒胡豆豌豆红苕干,上坟请祖上迎老人等,还没到除夕就把过年的气氛炒得让人心醉。到了大年三十,放鞭炮祭祖宗吃年饭守岁摆龙门阵,千家万户的团圆温情洒满了一个个乡村。即如我家那样赤贫的家庭,一盆炭火,两枚红橘,红橘下压的那一百元压岁钱,我和兄长就着这些向坐在板凳上的父母跪拜磕头的情境,至今还活现在我泪眼朦胧的脑海里。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穿上新衣服或者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裳,兴冲冲地赶到镇上,狭窄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十里八乡自发组织起来的舞龙队、耍狮队、秧歌队、腰鼓队、车车灯、打连响的队伍,你方过去他方又来,真正是热闹非凡目不暇接。过了初二三,田间小路上尽是提一包糖果、挂面或两块腊肉或香肠的兴高采烈去亲戚家拜年的人。村上年轻人临时凑起来的表演班子早先就排练好了歌舞快板谐剧等节目,这时候也都在临时搭起来的舞台上欢欢喜喜地上演,欢声笑语直冲破寒冷的露天舞台,在山村回响。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那种种欢腾,虽然有些是政府引导,但大多是村民们,特别是村里那些稍有点文化的积极分子和年轻人搞起来的,忙碌了一年的村民们,为融入年节的欢乐气氛而自发编排节目自娱自乐。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村里几个活跃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到过年就凑到一起排练节目,吹拉弹唱,其乐融融。那时候他们排练了一出讽刺小地主的谐剧——《擦镜子》,表演妙趣横生,逗得台下村民阵阵欢笑。演得多了,观众们常看到前面情节,就讨论起后面的情节来。尽管舞台简陋,条件极差,有些保留节目年年都演,大家也都年年看得津津有味,并不觉烦。这样的“年味”,是人们自觉营造出来的,是自己心里飘出来的温情、欢乐和祝福,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故尔令人记忆绵长,经久不衰,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愈益强烈。
“年味”一去不复返
很可惜,现在在农村,已经很少能看到当年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及他们的表演节目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但凡有点门路,都跑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去了。即使住在比自己家简陋得多的出租屋,饥一顿饱一顿地打工,也要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去挣那点梦寐以求的“大钱”。农村早已不是他们心目中“大有作为”的天地,他们的“作为”梦想在城市,在挣更多的钱。他们厌倦农村,千方百计地要出去享受城市文明,但每到年节,他们又要回到农村的家。这时“年味”和亲情,于他们已不重要,只要有酒席坐,有麻将打,那就是神仙的生活。而那些已在城市落脚生根的人,虽然也厌倦了城市的雾霾、拥堵和千篇一律的重复生活,想要借春节回故乡,去追寻昔日那种“年味”,也已不可能。
更堪忧的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活中,过去那些自发的、彰显年节气氛的民间演艺,现在已不是农民自娱自乐的节目,而成了挣钱的工具。现在在街头,偶尔能看到一个人披一身舞狮的行头,孤零零地进出于一个个店铺,那并不是为了营造欢乐,而是想以此挣几块钱。前些天我一位在基层文化局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为抢救“非遗”,他们组织了一场舞火龙的表演,而参加表演的村民必须给工钱,经多次协商,好不容易才将每人每天的工资降到150元,少了就不干。在这种氛围下,谁还能期望像过去那样十里八乡自发组队来闹年节呢?
尽管现在广大农村,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山村还比较穷,但比起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农民的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里也比过去宽裕了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文化、精神追求,却比不上当年的农民。就物质生活讲,不少人家确实“天天在过年”,但就精神生活讲,他们却已经没有了当年过年的那种激情。每到年节,政府都要花巨资营造年节气氛,各级文化部门也都要组织多種文化下乡活动,但那些大都同他们脱节。因为那不是从他们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于他们也是可有可无的。
“年味”到底是什么?
那么把话说回来,“年味”到底是什么?
“年味”是劳动者在辛劳了一年之后,庆祝丰收、释放情感的仪式,是辞旧迎新、衷心祈愿新年有更好生活的期待。
“年味”也是从劳动者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亲情和欢乐,是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们精气神的外化,同金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只有钱却没有追求和精神的人们不想营造,也营造不出来的。
“年味”是劳动者自己营造出来给自己享受的。他们可能很土气,但这同那些由歌星舞星谐星们表演的看似华丽无比却完全不接地气的节目是两回事。这就是为什么花巨资办出来春节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之一。
现在没了“年味”的背后,是淡了的伦理和亲情,是小富后的懒散和惰性,是没有追求的精神状态的表现,也是丢弃了文化涵养的表现。
我以为,要让农村的“年味”重新浓起来,一是国家要下最坚定的决心,真正从战略层面,把破解“三农”难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农村”综合建设思路,努力把占中国面积最大的农村,建设成既能够保持传统农村、农家风格,又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新农村。新农村以农为主,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农业实现有机生态发展,农民既可就地创业增收,又可在这里享受到类似城市的有质量的经济、文化生活。精神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又优于城市。
让农业真正成为与二三产业同等重要、吸引人、令人羡慕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新型农民,成为同其他行业一样能够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抱负和受人尊重、令人艳羡的职业人。一句话,使农村重新真正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不仅留得住年轻农民,而且可以吸引大批城里人来这里创业、休闲和养老。
二是从上到下都要以最强的紧迫性,制订有效措施,努力让理想、信念、追求、精神重新进入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心,把他们的激情和活力重新调动起来,投入火热的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去。重塑国人的精神和灵魂,已经刻不容缓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