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务之急应正确引导干预
澎湃新闻
问题设置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让知识问答偏离了正确轨道,逐渐滑向低俗炒作的深渊。究其原因,平台和软件监管不力、审核不严是一大主因。“头脑王者”题目收集依靠网友的“众筹”,自然难以保证问答的质量和水准。而不少平台明知偶像明星的绯闻与知识扯不上边,仍放任不管,造成问答节目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
这些现象,暴露了当下众多同类节目的本质:它们不过是依靠有奖答题吸引流量而已。对某些商家而言,网友能否学习到知识不在其考虑范畴,从中谋利、获取资源,才是它们的第一要务。
当然,无需因为知识问答暴露出的问题而彻底否定它的价值。这轮知识问答的热潮,恰恰证明公众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喜爱。因此,当务之急应是进行必要的正确引导和干预,让它们为受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传播正确的三观。开展网络直播答题的企业,积极进行自查自纠自是应当,此外,不妨引进专家参与和评估机制,建立权威知识题库。另外,直播平台要出好题,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规范和监督。
公众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已经被点燃,社会各界不妨加倍珍惜,为知识问答设计出更为合理科學的标准,将这些节目纳入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B别让铜臭气息误导“游戏”
人民网
从开心辞典,到“一站到底”、诗词大会,由于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知识竞猜一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直播答题尽管承继了这类节目形式,却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奖金数额大,二是参与人数多。在一些直播答题中,动辄向单个通关者发放几十元甚至上百万奖金。畸高的奖金产生过度激励,再加上参与人数多,监督成本高而作弊成本低,各种作弊方式层出不穷。
以畸高的奖金来吸引眼球、换取流量,最终不仅会让益智问答模式本身变形走样,甚至可能扭曲人们对于知识、金钱的价值观念,营造出浮躁的社会氛围。有的参与者从早到晚一连参与10多场,上班、吃饭时间也在答题;少数网友甚至滋生不劳而获乃至赌博心理,下载各种辅助工具冲击大奖;淘宝平台上还出现了销售题库、通关秘籍、作弊器的生意……一旦平台毫无节制地“撒币”,难免会使大众娱乐和互联网文化沾染上过重的铜臭气,原本寓教于乐、轻松愉快的休闲时光,反倒变成一场套路满满毫无诚意的金钱游戏。
金钱游戏的背后更是“资本游戏”。任何一项创新从设想到应用,离不开资本的扶持。然而,引进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助益创新,如果像有些直播平台那样,“撒币”只为吸眼球、博出位,不仅无益直播答题的发展,反而可能在短期内吹起虚假繁荣的泡沫。一旦泡沫被刺穿,受伤害的还是广大创业者以及消费者。近年来,我国少数互联网创新领域存在类似问题:资本一窝蜂涌入,以“烧钱”的方式跑马圈地,忽视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升级,造成许多过剩、过热现象。直播答题引发的风波正在提醒我们.应对这样的“资本游戏”保持警惕.文化娱乐,不能沾染太多铜臭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