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床》中鸳鸯的形象
陈启文的《河床》是一部生命孕育史,它以一个三岁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展开了对河床丰饶而美丽的自然画卷的描绘,讲述的是陈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作品大致以春仔的成长历程来演绎着一个村庄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河流和凶猛的野猪,也可以看到祖先创业的艰辛;可看到村庄女人的生育与苦难,也可以看到男人的勇敢与霸道;可看到一个护林老人的执着,也能看到“我”父亲和母亲的生活。
《河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诗性的语言和磅礴的气势,小说并没有中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用散文化的笔法,史诗的调子,渲染着河床孕育生命的神奇。虽然《河床》没有中心人物和事件,但它是由五个章节构成,每个章节又都有独立的人物和故事。小说《河床》第二部《闪电中的鸳鸯》中主人公姑姑鸳鸯,她只是整片河床中普通的一个人物,是众多苦难女性中平凡的一位代表。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在河床上却处处也是时常映射着封建思想观念以及礼教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充分体现。可在她的人生悲剧中,我们又能看到女人们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深刻的体现着女性的光彩。她有着女性固有的情愫,是个富含人性美的女子,可她又是个封建婚姻下的牺牲品。追求、向往自由爱情,可最终却还是逃不过爱情悲剧的命运。
一、生活世界里绽放人性美
鸳鸯是河床上极少数上过初中的女子,从这个角度便可看出,鸳鸯是个思想相对进步的女子。她的骨子里渗透着河床上其他女性所没有的性格,但又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她的这些性格又不得不被扼杀,在她的爱情悲剧里,生活世界中,折射着她的人性美。
(一)勤劳、快乐的劳动生活
姑姑鸳鸯是个接受过一定教育的河床女性,姑姑念书念到初中,这在那个年代的乡下女孩中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奶奶揪着她的头发把她拉回来,不说念高中考大学,考个师范、卫校是可能的。鸳鸯是河床上不可多得的心性高傲的女性。可因为河床社会生活的现实,让她不得不屈服,回到家中,拾起女性的本职工作、辛勤劳作。鸳鸯虽然失去了学习的社会,可在劳动生活中,仍旧活得很精彩、很乐观。摘棉花时,她不像别的娘们儿那样手忙脚乱,她默不作声,不停地向前走去,没看见她伸手,一朵棉花就进了拴在腰上的棉花袋。姑姑的心灵手巧在劳作中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从中也体现着河床人民的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鸳鸯也并不一味地苦苦工作,她也会顽皮地劳逸结合,“我姑姑忽然有小孩子般顽皮的心情,她猛地嗨了一声,好像那样棉花是活的,一嗨家伙们就不敢乱喊乱叫了。许久,棉花们一律压低了声音,在骄阳下闪闪烁烁。”也许劳动是辛苦的,但姑姑鸳鸯却让劳动变得快乐起来。在她的劳动生活中,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欢快的图景。
(二)生活中所映射的单纯、天真、善良
在平凡的生活中,姑姑鸳鸯表现出她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在河床世世代代相似的生活中,她还保留着那份天真。姑姑身上有一股甜丝丝的像棉蕾开花时散发出的气味。还有,姑姑特别白,或许,人一白,就特别爱干净。姑姑洗澡洗东西,从来不在池塘里或渠水里,她贪着大河里的那湾活水,水一活泛,看上去就特别干净。这样讲究用水的干净,在她的头脑中,若隐着人不能被脏的东西玷污的思想。劳作时像个孩子一样顽皮、天真。摘棉花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对于她而言,却又是那样轻松,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烦恼。母亲为了准备鸳鸯的嫁妆,弹几床新棉被,“潘天火问姑姑,鸳鸯,就给你拼一对鸳鸯吧?姑姑把头一扬,我不要鸳鸯。潘天火又问,你属啥?姑姑说,鱼!潘天火笑了,哪有属鱼的人?姑姑说,这是我的事,不要你管。”这“头一扬”的内心高傲,“这是我的事,不要你管”的不屑,都充分体现着姑姑鸳鸯的心灵的单纯,还有着浪漫的一隅。潘天火拼出老鼠花样后,“连我姑姑看了也翘起两个嘴角一笑。她笑起来很好看,可惜很少笑。”在她这,用一种冷去保护自己其实开朗的心。爱干净的姑姑,常会洗衣服、洗被子等等,当夜色更浓一些后,姑姑会趁无人时,迅速跳进河里,像条快活的鱼在水里自在游去。仿佛童心未泯,还意犹未尽地享受着生活。她也是个善良的女性。当自己嫁与长生,婚后生下脚尖朝后的“怪胎”而受到赶出家门的“惩罚”时,梅妈为她恸哭喊冤,可“姑姑走得更快了,她不想看着这家里的另一个女人为自己流泪为自己受罪。”当自己遭受灭顶之灾时,她顶住痛苦,还要为着别人想想。也许她的善良太过卑微,可骨子里的善却是无人能抗的。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小场景,她的天真、单纯、善良,在作者笔下得到尽情展现。
二、感情世界里的孝与悲的矛盾
是女子必多情。因此鸳鸯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身为河床上父系氏族般的家族生长的女性,各种情感难免会遭到各种势力的压制。但她又是个极少数受过一点教育的女性,她的感情又会适时地冲破限制,展现女性固有的情愫。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成了鸳鸯的慰藉。她的爱情,遭遇了封闭保守的重重阻碍,女人命运的归宿,努力了仍旧未能寻到自己真正自由的爱情。
(一)亲情:女性固有的情愫
“我”——春仔,自满了一岁后,就由姑姑鸳鸯带着睡。鸳鸯对春仔的情感很深,在家里,她在他面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肆无忌惮的。当她无奈的被迫答应嫁与长生时,回到房间“爬上床来,搂住了我,把脸挨在我的脸上。”仿佛只有“我”能给她安慰,给她温暖。在鸳鸯对春仔的行为、言语上,很厚重的表现着一个女性特有的魅力和固有的依赖感。她和潘天火相爱了,事情也发展到了不知怎样处理的地步。潘天火提议鸳鸯和他一起离开谷花洲,极力地劝说她,“可姑姑‘我不走’,姑姑嘤嘤地哭着说,‘我在这个地方住了二十年,一走,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对故乡、对亲人的不舍,已牵绊着鸳鸯。女性的恋旧情怀,让她放弃爱情,妥协封建保守的媒妁之约。当她知道,他们之间的事情已遭受不可不解决的危险时,反身又与他逃离。父亲发现,追上前来,“姑姑在我爹跟前跪下了。”这是当爱情与亲情相碰撞,姑姑的无可奈何。两种情感对于姑姑来说都是难以割舍的。父亲向姑姑劝说,说着奶奶的悲哀,“姑姑浑身一震,站在那里不动了。”孝顺之心又震颤了。自由爱情最后破灭时,她绝望地回到了家乡。“我爹把手伸进草丛里去拉她,就像伸进大河里去捞一个快要溺死的人……姑姑喃喃的,像梦呓一般地说,爹,娘,我不走了,我真的不走了,我一辈子再也不离开你们……”当爱情崩溃时,亲情仍旧才是女性精神的慰藉,当女性最弱的时候,往往依靠的是亲情的力量。
(二)爱情:不可遏制的悲剧
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爱情没有了它的立足之地。在完全没有任何爱情情感的基础上,鸳鸯便与长生定下了婚约。“又过了很久,还是没听见姑姑说什么……我答应,就算我答应了好不好,我要睡觉了。”心中十分不愿,可迫于当时社会背景等各种压力,又不能不答应。当潘天火为鸳鸯弹被子,相处的日子一天天增多,鸳鸯和潘天火之间出现了河床上不常见的爱情。爱情的力量往往是难以估量的。鸳鸯有了私下的爱情后,整个人都有了变化,在家劳作时,常常会不自觉地笑,而且还会一边工作,一边哼着小曲。鸳鸯面对着这样自己追求来的爱情和被逼的婚姻,她不知所措。命运帮她做了选择,她发现他们之间的事情已被泄露,毅然决定和他逃走。她受到亲情、爱情摆在眼前的两难境地,可最后还是被自己所憧憬的爱情击倒。他们奔跑了很久后停下来,“潘天火突然想起自己吃饭的家伙丢在村里了。姑姑没吭声,用力吸了一口气。潘天火又说,还有几家的工钱我也没结。姑姑还是没吭声,又用力吸了口气。过了一会儿,看见潘天火没有再走的意思,她轻声说,要不,你回村里去拿了家伙,结了帐,咱俩再走?”这样的对话,深刻地体现着鸳鸯开始对爱情产生怀疑,也开始对潘天火产生了轻蔑和失望。“这其实是一个姑娘狡黠而虚弱的一点试探。”她抛弃一切与他“狂奔”,却还抵不上他吃饭的家伙和几家工钱。这样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那曾有过的美丽爱情的心。这样的试探,换回的回答是“潘天火说,也好,你在这里等着我,别走远了。”他不知道,鸳鸯已经对他失望了,他们的爱情也被他自己葬送了。最后,鸳鸯所自认为拥有的美丽爱情,终究没有站稳脚跟。在封闭保守的谷花洲,在女人宿命,在潘天火的自私下,彻底地对爱情绝望,也让她短暂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尾。
三、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悲剧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悲剧常常让人感慨万千,感慨之下,又曾想过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
(一)悲剧的层层演进
鸳鸯的悲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打也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着它的先兆。姑姑出生时,就受着所谓的宿命的笼罩,“姑姑一生下来,奶奶扯过来看,是个丫头,心里窜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想把这个九丫头摁在尿桶里浸死了,这时扑棱一声飞来一只鸳鸯在窗棂上跳来跳去。奶奶叹了口气说,就叫鸳鸯吧,鸳鸯命好哩,等日后嫁了人,就一生一世跟那汉子守着了。”鸳鸯的出生也许对于奶奶来说就已经是个悲剧。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已让姑姑失去了她的地位。她的悲剧也加上了宿命色彩。当爱情破灭时,她也不得不接受违心的婚姻。“我姑姑的婚礼在大雨中如期举行。”一场“大雨”将悲剧渲染得更加浓烈。仿佛老天都在为她哭泣。结婚后,姑姑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一天,母亲发现姑姑掉的头发很奇怪,根部是黑色的,发丝却还是暗红色,像是生了锈。梅妈说是走了家,意思就是人的魂走到别处了。从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悲剧即将发生。她的种种,预示着悲剧来了。结婚一年后鸳鸯生了,可这个婴儿带来的不是生的希望,而是鸳鸯一生的痛苦。她生下了一个脚尖朝后长着的男婴。在众人看来,那是个怪物,长生家不认账,还将姑姑和美满月的婴儿赶了出来。姑姑的悲剧,也因为这个婴儿更加悲惨。她的善良让她不愿放弃这个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抚养着乖崽。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艰难的。她的倔强、刚烈,使她不愿接受任何帮助,包括“我”家的。她的经历已经够悲惨了,可她的死更是悲到无处诉说。在一个冬日里难得的晴朗的早晨,天上突然响起了能把人打死的炸雷,可偏偏命运有时又恰恰那样捉弄人,“姑姑没命似的奔跑,跑出来一股气流,恰好给雷电击中她制造了一个机会。”就这样,姑姑在想要爬到树上,双手在空中张开的那一刻,雷就响了,她死在了雷击之下。这时,她不应该跑的,如果趴在地上,雷就不会打着她。如果那时奶奶没有逼她退学,她学习更多的知识,会有今天被雷击到吗?她的悲剧也产生于她的无知。姑姑来人世走了一遭,到头来已不剩任何东西,只有这个乖崽。他成了谷花洲唯一没有姓氏的孩子。最后还成了谷花洲唯一的乞丐。鸳鸯也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会成为乞丐,而且是毫无骨气的孩子,她是多可悲的!
(二)河床封建思想观念的强大
这片谷花洲也是上几辈的男人和女人缔造的,更是一个男人和好几个女人创造的。男人们总显示着自己的强大、威严。女人们常常应和着男人们所发布的一切命令,没有人敢违抗,也违抗不了。鸳鸯是个读书的料,可奶奶却要强行扼杀它。奶奶用她那封建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会做女性该做的事即可。将姑姑的学识之路就此阻断。这是封建思想的祸害,也是父母权力高于女子的结果。鸳鸯的婚姻更是封建思想下的不幸的牺牲品。谁都不愿有着父母一手操办的婚姻,父亲却用着父系氏族般的强大,以及历承下来的统一思想,决定了鸳鸯的婚姻幸福。鸳鸯不能反抗,只有无奈地接受。结婚后生下一个怪物,却被说成是野种,还不认账。“一个女人生下了怪物,那边是可以不认账的。”这说明女人的地位很低,有权说话的只有世代人们不变的封建思想,鸳鸯的一生,有多少是因为封建而变化着。
(三)自我妥协、自身力量的弱小
在谷花洲这片河床上,女性本就是弱势群体,常常没有多少自我权利。鸳鸯的各种妥协、弱小也是其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奶奶用无赖的手法逼她退学时,她认命了,跟着奶奶回家:做鞋、纺纱、学烧饭炒菜,怎样做一个女人,等待出嫁。梅妈为她与长生做媒,尽管长生是个极尽丑陋的人,心里万分不愿,可在父亲面前,却还是没有挣扎地妥协了答应了。婚后生下乖崽,是个脚尖朝后的怪胎,她无力争辩,被那边骂做馋嘴偷腥的母狗,生下野种,最后还被赶出家门,她腿发软的踏出了那个家。面对这样的状况,她只是懦弱的退让、承受,没有用行动方式去证明自己,去战胜不公平的对待。她的无知也让她的力量无从增长。打炸雷时,因为无知,她拼命向前奔跑,还试图爬到树上,最后,却被雷击中,死了。如果她多点勇气,就不会有着这样悲剧浓厚的命运人生。
陈启文的《河床》是一部生命孕育史,它以一个三岁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展开了对河床丰饶而美丽的自然画卷的描绘,讲述的是陈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作品大致以春仔的成长历程来演绎着一个村庄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河流和凶猛的野猪,也可以看到祖先创业的艰辛;可看到村庄女人的生育与苦难,也可以看到男人的勇敢与霸道;可看到一个护林老人的执着,也能看到“我”父亲和母亲的生活。
《河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诗性的语言和磅礴的气势,小说并没有中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用散文化的笔法,史诗的调子,渲染着河床孕育生命的神奇。虽然《河床》没有中心人物和事件,但它是由五个章节构成,每个章节又都有独立的人物和故事。小说《河床》第二部《闪电中的鸳鸯》中主人公姑姑鸳鸯,她只是整片河床中普通的一个人物,是众多苦难女性中平凡的一位代表。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在河床上却处处也是时常映射着封建思想观念以及礼教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充分体现。可在她的人生悲剧中,我们又能看到女人们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深刻的体现着女性的光彩。她有着女性固有的情愫,是个富含人性美的女子,可她又是个封建婚姻下的牺牲品。追求、向往自由爱情,可最终却还是逃不过爱情悲剧的命运。
一、生活世界里绽放人性美
鸳鸯是河床上极少数上过初中的女子,从这个角度便可看出,鸳鸯是个思想相对进步的女子。她的骨子里渗透着河床上其他女性所没有的性格,但又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她的这些性格又不得不被扼杀,在她的爱情悲剧里,生活世界中,折射着她的人性美。
(一)勤劳、快乐的劳动生活
姑姑鸳鸯是个接受过一定教育的河床女性,姑姑念书念到初中,这在那个年代的乡下女孩中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奶奶揪着她的头发把她拉回来,不说念高中考大学,考个师范、卫校是可能的。鸳鸯是河床上不可多得的心性高傲的女性。可因为河床社会生活的现实,让她不得不屈服,回到家中,拾起女性的本职工作、辛勤劳作。鸳鸯虽然失去了学习的社会,可在劳动生活中,仍旧活得很精彩、很乐观。摘棉花时,她不像别的娘们儿那样手忙脚乱,她默不作声,不停地向前走去,没看见她伸手,一朵棉花就进了拴在腰上的棉花袋。姑姑的心灵手巧在劳作中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从中也体现着河床人民的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鸳鸯也并不一味地苦苦工作,她也会顽皮地劳逸结合,“我姑姑忽然有小孩子般顽皮的心情,她猛地嗨了一声,好像那样棉花是活的,一嗨家伙们就不敢乱喊乱叫了。许久,棉花们一律压低了声音,在骄阳下闪闪烁烁。”也许劳动是辛苦的,但姑姑鸳鸯却让劳动变得快乐起来。在她的劳动生活中,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欢快的图景。
(二)生活中所映射的单纯、天真、善良
在平凡的生活中,姑姑鸳鸯表现出她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在河床世世代代相似的生活中,她还保留着那份天真。姑姑身上有一股甜丝丝的像棉蕾开花时散发出的气味。还有,姑姑特别白,或许,人一白,就特别爱干净。姑姑洗澡洗东西,从来不在池塘里或渠水里,她贪着大河里的那湾活水,水一活泛,看上去就特别干净。这样讲究用水的干净,在她的头脑中,若隐着人不能被脏的东西玷污的思想。劳作时像个孩子一样顽皮、天真。摘棉花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对于她而言,却又是那样轻松,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烦恼。母亲为了准备鸳鸯的嫁妆,弹几床新棉被,“潘天火问姑姑,鸳鸯,就给你拼一对鸳鸯吧?姑姑把头一扬,我不要鸳鸯。潘天火又问,你属啥?姑姑说,鱼!潘天火笑了,哪有属鱼的人?姑姑说,这是我的事,不要你管。”这“头一扬”的内心高傲,“这是我的事,不要你管”的不屑,都充分体现着姑姑鸳鸯的心灵的单纯,还有着浪漫的一隅。潘天火拼出老鼠花样后,“连我姑姑看了也翘起两个嘴角一笑。她笑起来很好看,可惜很少笑。”在她这,用一种冷去保护自己其实开朗的心。爱干净的姑姑,常会洗衣服、洗被子等等,当夜色更浓一些后,姑姑会趁无人时,迅速跳进河里,像条快活的鱼在水里自在游去。仿佛童心未泯,还意犹未尽地享受着生活。她也是个善良的女性。当自己嫁与长生,婚后生下脚尖朝后的“怪胎”而受到赶出家门的“惩罚”时,梅妈为她恸哭喊冤,可“姑姑走得更快了,她不想看着这家里的另一个女人为自己流泪为自己受罪。”当自己遭受灭顶之灾时,她顶住痛苦,还要为着别人想想。也许她的善良太过卑微,可骨子里的善却是无人能抗的。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小场景,她的天真、单纯、善良,在作者笔下得到尽情展现。
二、感情世界里的孝与悲的矛盾
是女子必多情。因此鸳鸯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身为河床上父系氏族般的家族生长的女性,各种情感难免会遭到各种势力的压制。但她又是个极少数受过一点教育的女性,她的感情又会适时地冲破限制,展现女性固有的情愫。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成了鸳鸯的慰藉。她的爱情,遭遇了封闭保守的重重阻碍,女人命运的归宿,努力了仍旧未能寻到自己真正自由的爱情。
(一)亲情:女性固有的情愫
“我”——春仔,自满了一岁后,就由姑姑鸳鸯带着睡。鸳鸯对春仔的情感很深,在家里,她在他面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肆无忌惮的。当她无奈的被迫答应嫁与长生时,回到房间“爬上床来,搂住了我,把脸挨在我的脸上。”仿佛只有“我”能给她安慰,给她温暖。在鸳鸯对春仔的行为、言语上,很厚重的表现着一个女性特有的魅力和固有的依赖感。她和潘天火相爱了,事情也发展到了不知怎样处理的地步。潘天火提议鸳鸯和他一起离开谷花洲,极力地劝说她,“可姑姑‘我不走’,姑姑嘤嘤地哭着说,‘我在这个地方住了二十年,一走,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对故乡、对亲人的不舍,已牵绊着鸳鸯。女性的恋旧情怀,让她放弃爱情,妥协封建保守的媒妁之约。当她知道,他们之间的事情已遭受不可不解决的危险时,反身又与他逃离。父亲发现,追上前来,“姑姑在我爹跟前跪下了。”这是当爱情与亲情相碰撞,姑姑的无可奈何。两种情感对于姑姑来说都是难以割舍的。父亲向姑姑劝说,说着奶奶的悲哀,“姑姑浑身一震,站在那里不动了。”孝顺之心又震颤了。自由爱情最后破灭时,她绝望地回到了家乡。“我爹把手伸进草丛里去拉她,就像伸进大河里去捞一个快要溺死的人……姑姑喃喃的,像梦呓一般地说,爹,娘,我不走了,我真的不走了,我一辈子再也不离开你们……”当爱情崩溃时,亲情仍旧才是女性精神的慰藉,当女性最弱的时候,往往依靠的是亲情的力量。
(二)爱情:不可遏制的悲剧
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爱情没有了它的立足之地。在完全没有任何爱情情感的基础上,鸳鸯便与长生定下了婚约。“又过了很久,还是没听见姑姑说什么……我答应,就算我答应了好不好,我要睡觉了。”心中十分不愿,可迫于当时社会背景等各种压力,又不能不答应。当潘天火为鸳鸯弹被子,相处的日子一天天增多,鸳鸯和潘天火之间出现了河床上不常见的爱情。爱情的力量往往是难以估量的。鸳鸯有了私下的爱情后,整个人都有了变化,在家劳作时,常常会不自觉地笑,而且还会一边工作,一边哼着小曲。鸳鸯面对着这样自己追求来的爱情和被逼的婚姻,她不知所措。命运帮她做了选择,她发现他们之间的事情已被泄露,毅然决定和他逃走。她受到亲情、爱情摆在眼前的两难境地,可最后还是被自己所憧憬的爱情击倒。他们奔跑了很久后停下来,“潘天火突然想起自己吃饭的家伙丢在村里了。姑姑没吭声,用力吸了一口气。潘天火又说,还有几家的工钱我也没结。姑姑还是没吭声,又用力吸了口气。过了一会儿,看见潘天火没有再走的意思,她轻声说,要不,你回村里去拿了家伙,结了帐,咱俩再走?”这样的对话,深刻地体现着鸳鸯开始对爱情产生怀疑,也开始对潘天火产生了轻蔑和失望。“这其实是一个姑娘狡黠而虚弱的一点试探。”她抛弃一切与他“狂奔”,却还抵不上他吃饭的家伙和几家工钱。这样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那曾有过的美丽爱情的心。这样的试探,换回的回答是“潘天火说,也好,你在这里等着我,别走远了。”他不知道,鸳鸯已经对他失望了,他们的爱情也被他自己葬送了。最后,鸳鸯所自认为拥有的美丽爱情,终究没有站稳脚跟。在封闭保守的谷花洲,在女人宿命,在潘天火的自私下,彻底地对爱情绝望,也让她短暂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尾。
三、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悲剧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悲剧常常让人感慨万千,感慨之下,又曾想过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
(一)悲剧的层层演进
鸳鸯的悲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打也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着它的先兆。姑姑出生时,就受着所谓的宿命的笼罩,“姑姑一生下来,奶奶扯过来看,是个丫头,心里窜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想把这个九丫头摁在尿桶里浸死了,这时扑棱一声飞来一只鸳鸯在窗棂上跳来跳去。奶奶叹了口气说,就叫鸳鸯吧,鸳鸯命好哩,等日后嫁了人,就一生一世跟那汉子守着了。”鸳鸯的出生也许对于奶奶来说就已经是个悲剧。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已让姑姑失去了她的地位。她的悲剧也加上了宿命色彩。当爱情破灭时,她也不得不接受违心的婚姻。“我姑姑的婚礼在大雨中如期举行。”一场“大雨”将悲剧渲染得更加浓烈。仿佛老天都在为她哭泣。结婚后,姑姑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一天,母亲发现姑姑掉的头发很奇怪,根部是黑色的,发丝却还是暗红色,像是生了锈。梅妈说是走了家,意思就是人的魂走到别处了。从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悲剧即将发生。她的种种,预示着悲剧来了。结婚一年后鸳鸯生了,可这个婴儿带来的不是生的希望,而是鸳鸯一生的痛苦。她生下了一个脚尖朝后长着的男婴。在众人看来,那是个怪物,长生家不认账,还将姑姑和美满月的婴儿赶了出来。姑姑的悲剧,也因为这个婴儿更加悲惨。她的善良让她不愿放弃这个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抚养着乖崽。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艰难的。她的倔强、刚烈,使她不愿接受任何帮助,包括“我”家的。她的经历已经够悲惨了,可她的死更是悲到无处诉说。在一个冬日里难得的晴朗的早晨,天上突然响起了能把人打死的炸雷,可偏偏命运有时又恰恰那样捉弄人,“姑姑没命似的奔跑,跑出来一股气流,恰好给雷电击中她制造了一个机会。”就这样,姑姑在想要爬到树上,双手在空中张开的那一刻,雷就响了,她死在了雷击之下。这时,她不应该跑的,如果趴在地上,雷就不会打着她。如果那时奶奶没有逼她退学,她学习更多的知识,会有今天被雷击到吗?她的悲剧也产生于她的无知。姑姑来人世走了一遭,到头来已不剩任何东西,只有这个乖崽。他成了谷花洲唯一没有姓氏的孩子。最后还成了谷花洲唯一的乞丐。鸳鸯也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会成为乞丐,而且是毫无骨气的孩子,她是多可悲的!
(二)河床封建思想观念的强大
这片谷花洲也是上几辈的男人和女人缔造的,更是一个男人和好几个女人创造的。男人们总显示着自己的强大、威严。女人们常常应和着男人们所发布的一切命令,没有人敢违抗,也违抗不了。鸳鸯是个读书的料,可奶奶却要强行扼杀它。奶奶用她那封建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会做女性该做的事即可。将姑姑的学识之路就此阻断。这是封建思想的祸害,也是父母权力高于女子的结果。鸳鸯的婚姻更是封建思想下的不幸的牺牲品。谁都不愿有着父母一手操办的婚姻,父亲却用着父系氏族般的强大,以及历承下来的统一思想,决定了鸳鸯的婚姻幸福。鸳鸯不能反抗,只有无奈地接受。结婚后生下一个怪物,却被说成是野种,还不认账。“一个女人生下了怪物,那边是可以不认账的。”这说明女人的地位很低,有权说话的只有世代人们不变的封建思想,鸳鸯的一生,有多少是因为封建而变化着。
(三)自我妥协、自身力量的弱小
在谷花洲这片河床上,女性本就是弱势群体,常常没有多少自我权利。鸳鸯的各种妥协、弱小也是其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奶奶用无赖的手法逼她退学时,她认命了,跟着奶奶回家:做鞋、纺纱、学烧饭炒菜,怎样做一个女人,等待出嫁。梅妈为她与长生做媒,尽管长生是个极尽丑陋的人,心里万分不愿,可在父亲面前,却还是没有挣扎地妥协了答应了。婚后生下乖崽,是个脚尖朝后的怪胎,她无力争辩,被那边骂做馋嘴偷腥的母狗,生下野种,最后还被赶出家门,她腿发软的踏出了那个家。面对这样的状况,她只是懦弱的退让、承受,没有用行动方式去证明自己,去战胜不公平的对待。她的无知也让她的力量无从增长。打炸雷时,因为无知,她拼命向前奔跑,还试图爬到树上,最后,却被雷击中,死了。如果她多点勇气,就不会有着这样悲剧浓厚的命运人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