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南充,天气骤凉。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大柏山村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园,一个个黑色大棚整整齐齐排列在村道公路边,一朵朵娇嫩的袖珍菇已从菌袋的两端探出了“头”,村民蒲新民正在忙着给这些“致富菇”浇水。
“我有肢体残疾,我老婆和儿子都有智力残疾。产业园建立后,听说种植蘑菇需要大量生产用水,我就将抽水的活承包下来了,现在我这个残疾人也变成了‘打工族。”说完,蒲新民掰着指头算起了经济账,他家每年能有1500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分红,他在产业园打工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25000元不成问题。
南充,760万人口的大市,但经济一直欠发达,是我省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市州之一。2014年底,全市有贫困村129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93万户、45万人。4个国贫县,1个国家级、6个省级秦巴片区县。2016年底,全市仍有贫困村964个,贫困户6.63万、贫困人口19.47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8%降为3.4%。到2017年,南部县、蓬安县脱贫摘帽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短短两年时间,南充为何能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到全省前列?
群众给力,双手勤劳致富快
在蓬安县诸家乡太极村,天刚放亮,邓天勇便起了床,收拾屋子,打扫院坝。一切忙完,到厨房里喝上两碗妻子刚做好的热粥,便瘸着双腿出门去干活。虽然年过50,且双腿残疾,但邓天勇一点也不服老,刚刚摘掉穷帽的他对未来的生活更加信心满满。
太极村群山环抱,但资源性矛盾突出,“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点的是灯灯角,睡的是苞谷壳……”邓天勇祖辈生活的太极村,绵延大山如同道道栅栏,贫困出不去、富裕进不来,2014年,全村1300多人,贫困人口就有144人。
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双腿残疾的邓天勇却总想让出去:“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蓬安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0多个,人均可享产业扶贫资金1200元。村支书选定种植良种水稻,请来县乡农技专家,测土、配方。邓天勇一听,第一个报名。
2016年,他揽下全村外出打工撂下的20多亩田地,为了让这20多亩田地产生经济效益,邓天勇进行了详细规划:10亩田种水稻,四亩地种玉米、两亩地种花生、两亩地种油菜、两亩地种小麦、生姜和中药材。
好日子不是等来的,也不是给来的,而是靠勤劳双手干出来的。邓天勇开始了向脱贫宣战的“白+黑”生产模式。驻村第一书记曹祥印象深刻,邓天勇种地起早贪黑,而且很讲科学,每到施肥、打药的季节,他总要把农技巡回小组的技术人员请到庄稼地里现场指导。
20多亩的土地上,邓天勇创造了5万多元的劳动收入,一下就甩掉贫苦户的帽子。
干部领路,脱贫攻坚信心足
长期与农村工作打交道的南充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向贵瑜,带领全市扶贫战线干部敢闯敢试、敢抓敢干,探索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推行“日暗访日通报”督查机制,倒逼压实扶贫工作责任。这些精准扶贫的“南充绣法”,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四川乃至全国扶贫工作中得以推广。
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熟悉他的人都说,向贵瑜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劲,白天与大家一起进村入户,晚上同大家一起熬夜加班,大家都称他为“铁人”。
他是群众眼里的“泥腿子局长”。向贵瑜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根;自己是党的干部,不能忘本。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贫困户家里,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贫困群众调侃他是个“泥腿子局长”。
他是家人心中的“隐形人”。家里老人患癌症卧病在床,向贵瑜没有完整地陪过一天,有时只能半夜工作忙完后偷偷看一眼;女儿央求他周末陪着玩半天,一次次地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落空……
一位长期在南充扶贫一线工作的“老扶贫”说,南充还有很多这样的扶贫先锋,有他们带着扶贫战线的干部冲锋在前,南充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产业打头,为群众找到致富路
“富隆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也是脱贫奔康产业园。”嘉陵区龙蟠镇大柏山村村支书候兴会说,合作社并不是采取单纯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而是采取“政府引导+两委参与+公司经营+群众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其产权归村全体贫困户和村集体所有。
大柏山村地处偏僻,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该村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1户。今年初,镇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召开大柏山村脱贫大会,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确立以工业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致富之路。即以村集体的名義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贫困户贷扶贫产业发展周转金入股,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好食用菌“厂房”,吸引企业来投资,村上收取租金,贫困户即可坐地“分红”,也在“工厂”打工挣钱。
“村里共平整出了13亩地。由镇上拿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全村51户贫困户(分两批入股,第一批38户、第二批13户)共贷款扶贫产业发展周转金13万元,以及党员精品扶贫示范工程帮扶资金2万元,建起了由16个大棚及必要的水、路、板房等基础设施组成的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园。”候兴会说,村里采取“政府引导+村‘两委参与+公司经营+群众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每年由引进的公司向村上交10万元的“房租”,村集体拿出其中10%用于大棚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及补充,另外90%拿给贫困群众分红,保证每个贫困群众每年都有500元以上的保底分红收入,这样就规避了村上和贫困户的投资风险。
产业园建设时,南充绿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张涛带来了他的种植技术团队。“来之前我粗略算了下账,按照我们现有的技术,16个大棚每年可以种植平菇、姬菇、袖珍菇等菌类两季,产值可达100万元以上,保守估计利润可达30万元以上,承担10万元的‘房租完全不成问题。”张涛说,他还同意了由村上制订的“二次分红”计划:在效益好时,拿出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用于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周转金贷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