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率先脱贫摘帽,为什么是川东北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城乡 热度: 13367
蒲仕明

  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压力曾是川东北的难言之隐,随着社会的逐步演进和发展,尤其是脱贫攻坚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都已感受到了强烈的变化:过往的痛点正在挣脱“危”的定义,并逐步寻求“机”的来临

  川东北地区是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地震灾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区域。一直以来,“地少人多”“交通落后”“产业薄弱”等略显贬义的词语,被用来描述川东北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压力曾是川东北的难言之隐,随着社会的逐步演进和发展,尤其是脱贫攻坚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都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变化:过往的痛点正在挣脱“危”的定义,并逐步寻求“机”的来临。

  四川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全部位于川东北经济区,这个话题本身就值得关注。本刊试图站在辩证的角度,把“摘帽”的内嵌转换层抽丝剥茧,解构它的发生逻辑,看看能够给相似的区域带来什么启示。

  人口压力伪命题

  川东北经济区范围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和巴中5市,幅员面积6.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全省总面积近八分之一,2013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属于典型地少人多的区域。

  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川东北经济区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多达9个,对于生态容量有限的秦巴山区无疑是沉重负荷。尽管相对大小凉山等地区,川东北的贫困发生率不高,但在2000余万人口的庞大基数下,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十万级贫困人口的增长。2011年,川东北地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30.6万人,占全省的37.5%。

  如何破解“人多,所以穷人多”的迷局?对于这个问题,《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给出了部分解答:构建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充分发挥核心城市极化效应。时任南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罗家福表示,巨大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城市消费群体的形成以及城市规模相伴而生的众多产业的兴起,本身就是巨大的发展机会。

  更重要的是,川东北人民骨子里流淌着“吃苦耐劳”的传统。唯有“政府更精准,群众更勤奋”,才能将人口红利发挥到最大。充分发动扶贫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率先“脱贫摘帽”地区的重要经验。

  交通建设双刃剑

  “尖尖山、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笆笆门”曾是川东北的真实写照。“尖尖山”“密密林”地理特征,使得交通建设的难度加大,“弯弯路”成为山区交通的常态,也造成了“茅草棚棚笆笆門”的基本贫困生态。

  川东北地处“成都-西安-重庆”三角形的几何中心,远离大城市交通辐射区。曾几何时,“路难行”是川东北挥之不去的阴影,秦巴山区腹地的巴中市,四万余万人口竟面临着“不通铁路、不通高速、遑论机场与港口”的困境。2011年,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川东北经济区的交通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区域资源配置和资源聚集的要求,成为“阻富致贫”重要因素。

  “一张白纸的交通过去是负担,但面向未来的规划却可以更高起点。”交通的欠账,在脱贫攻坚的强势推动下,成了科学谋划交通布局的“优势”。巴中启动了“六路建设大会战”,达州确定打造“四川东向交通桥头堡”,南充吹响“三年交通大会战”的号角,广元提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次级枢纽”,广安矢志构建“川东综合交通枢纽”……所有的交通建设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有了系统化规划谋篇。本次率先摘帽的广安区甚至喊出了以“五大会战”为基础的“背水一战,誓摘贫困帽”的响亮口号。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川东北针对交通的“战斗”还会继续,而且更加深入。例如广安市在日前就启动了“扶贫攻坚幸福公路”建设项目,从“搭建交通的骨骼”逐步转向“充实乡村的毛细血管”上,扶贫之花结出硕果值得期待。

  工业生态辩证法

  闭塞的交通给区域的发展带来了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产业的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2012年的报告显示:川东北五市非农就业比重和工业化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除南充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外,其余四市均处于工业化初期。

  工业产业关联效应不足,使得川东北产生了“空心化”和“内卷化”危机。所谓“空心化”,是指区内缺乏就业机会形成的“打工经济”,劳务输出成为增收主流。而“内卷化”则是外出归来的农民工,消耗半生积蓄在乡镇或者县城置业的现象。但在城镇置业后,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又只能外出打工,走上“空心化”。“空心化→内卷化”的问题相互绞连,成为难以解开的死结。

  脱贫攻坚时代,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就业。在单薄的工业底子无法提供就业的情况下,川东北怎么办?睿智的观察者发现:川东北错失了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却留下了堪称“最后一片富矿”的蓝天碧水。在工业和生态辩证命题之间,川东北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抉择。一个充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在率先摘帽的区域,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川东北逻辑样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率先“脱贫摘帽”的川东北样本,已经从逻辑和现实层面得到了验证。

  通过“中心城市—小城镇—村民聚居点”的城镇化体系建设,适度扩大人口集聚效应,推动“人口压力”转向“人口红利”;

  通过“高等级骨干交通—乡村道路毛细血管”建设,科学高起点布局区域交通“点轴体系”,实现要素在城镇体系的合理流动;

  通过“保护生态—三产融合发展—产村一体”建构,在脱贫攻坚单元培育创业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百姓安居乐业。

  依照这一逻辑,川东北将不仅解决“摘帽”的问题,还会收获持续发展、长治久安的大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