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德尔沃1897年9月出生在比利时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教育,并爱好古典典乐、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与荷马史诗。这些少时的兴趣对他日后的绘画都有许多帮助。1916年他进入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建筑,数年后他说服父母转而主修美术,研究古典绘画。德尔沃的大半生都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度过,属于第二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德尔沃早期作品多为印象主义式的风景画,1920年晚期转向表现主义风格,创作了一批以自然风景为背景的裸体画,1925年首次举行个展,1935年后开始确立自己后半生的绘画风格,1950年-1962年聘为布鲁塞尔国立高等艺术及建筑学院教授,1965年-1966年担任王立美术学院院长,1987年法国大使授予他文艺骑士团长勋章,晚年常受聘为布鲁塞尔各处公共场所绘制壁画。一生多次举办油画、素描、石版、木版画展,1982年创建德尔沃美术馆,1994年在比利时西海岸的福尼斯与世长辞,享年97岁。
德尔沃在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里滞留了逾十年的时间,期间的风景画与人物画,都凸显出粗重笔触和色块,或线条勾勒的浊色调人体。他不太喜欢过分激烈的画法,如毕加索式的立体主义、恩斯特式的怪异或达利式的疯狂。他喜欢秩序的、对称的、明晰的,同时又是幽隐的、微妙的和灵韵的,并努力地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1935年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两位超现实主义画家德·基里诃和马格利特绘画的双重影响,以及1932年他参观布鲁塞尔博览会中“斯皮兹纳博物馆”,一座以医疗与疾病为主题的博物馆,那里展示着许多骷髅和表现疾病症状的蜡像,这些都对他的思想触动很大。
可以说契里科的绘画对德尔沃的启发尤其明显。契里科的绘画具有抽象的理念和形而上的意味,其作品的“图像意义”和画面的新颖性,揭示出绘画的关键不在于采用何种绘画的手法,而在于具有何样的绘画意识。在契里科的影响下,德尔沃不再重视记录外部世界的真实形象,而是发掘自身灵魂深处的意境。他常描绘一些身材修长精巧、皮肤白皙、体态相貌近似的妇女。她们睁着大大的黑眼睛,时而迷茫、时而恬静、时而裸体、时而穿着镶有花边或树叶的大褶长裙,在清冷的月光下,看上去像是一尊尊蜡像雕塑。在德尔沃的画里,她们不再是具体的血肉之躯,而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一种神秘的空旷空间与冷漠的疏离孤独。契里科将梦境与人生、虚拟与真实,幻境与现实用超现实的手法完美地加以结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的梦境人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又似乎可以触摸的真实之中,给人以无限的时空遐想。
可以看出德尔沃把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绘画之中,将现实世界透过梦境的重构组合,突破了理性控制,使潜藏的冲动或意象获得完全的解放,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人生情境,德尔沃确信梦境中的形式与物象间的关系,能够表现另一种形式的真实,确信人类梦境的无限意义,有着漫无边际的创造价值。
1965年后,德尔沃画了许多穿着白纱的女人在空旷的希腊、罗马庙宇,月亮城等古典建筑,或近代都市街道或公共广场等场景中,场景和物件之间没有比例、时间,正常的景深与情节。以此表现在超时空的透视下,人工建筑与女性神灵的对比,生命与非生命的对峙。此外,画面还出现了一些衣冠齐整的男性,他们充满疑惑与探究,他们对身边的女性往往视而不见,好像永远沉湎于某个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中。
德尔沃神秘梦幻的画风,使其作品极具象征的意味,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的一员,但其本人并不喜欢这种称呼,也未正式参加法国超现实主义团体的活动,只与其中个别人物有过来往。除了这类作品,1950年,他也以火车站、骷髅为主题画了一批画。早年学习建筑的经历使他在作品中对建筑街景做了大量细节的描绘,作品弱化了时间与空间、清晨与夜晚、古代与未来、室内与室外、灯光与月光等概念。画面以冷色调营造梦境中的真实,造成了一种时间冻结、阴阳相隔的超现实效果,如作品《宁静》和《智慧的贞女》等。
在1967年完成的《克丽西斯》里,德尔沃终于达到了成熟的巅峰。他用纯粹理性的写实主义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天外世界:在明晰建筑线条的黑暗背景上,女人体纤细、迷离的眼神象梦游一样注视着别处,那些不知名的奇怪植物枝蔓盘踞着她们的身体和灵魂。在她们身后来自不同时空交错的废墟,从古埃及祭坛直到现代废弃的火车站,没有人能抗拒在这一想象的诗意空间。德尔沃用这些元素把真实的存在和现实的时空隔离开来,获取了这个世界非真实的视觉图式。
德尔沃的作品是存在于理性之外的、沉浸在梦幻之中的,但又是具体的形象,每个细节都刻画得十分逼真,它迫使我们去观察它,去琢磨它、去理解它,他绘画的象征意昧与超现实真实,使作品散发出一种幽冥的氛围、冷凝的气质。封闭的梦境与幻象的抒情在他的造景中,无限得仿佛没有边界,梦境中的沉睡却带来了另一层面的苏醒。缺乏时代感的女性与火车站、古希腊神殿、远古荒凉的山峦,以及太空的月球并置在一起,与其说是一种时空的穿越,不如说是时空本身在这一刻的同步。
德尔沃整体的色彩及精微的轮廓线,时常迷漫着死亡和宗教的气息。画面宗教性的超脱宁静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共鸣,美丽的维纳斯身边的骷髅,海边月夜林地中裸体女子身边的十字架和行走的骷髅,都使画中的女性具有一种与神性共鸣的感觉,这种微妙性显现了他内心的极度精细和敏感。这一切在神秘主义的月亮笼罩下显得更加明显,画家丰富的幻想和诗意的语言诠释了可感知的实体。同时预示着一定的美学信念和哲学理念。
德尔沃的绘画表现了他对生命与存在的透视、对人类不变的欲念与命运的感悟。带给观者的是徘徊在真实与梦幻之间的幻想,以及人类心灵神秘的梦幻与原始想像。德尔沃的画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看到画中人走动的轨迹,镜头也似乎跟随观者观画的过程而运动,十分接近人的梦游过程。画面时间跨度很大,光影的变换、时空的交错、空寂的街道、清冷的夜晚,从古希腊时代厚重而遥远的神殿到近代钢铁而疏离的工厂,空间构图上的直线透视,往往使画面显得更加高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遥远的未来。他的作画时间跨度也很大,从1919年至1994年,约有七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真是令人惊异。
德尔沃晚期作品变得更为明晰和简约,《对话》、《侍女们》、《克莉希斯》、《别墅》、《夜之海》等使作品把他对古典艺术的热爱,对希腊建筑的崇拜,对月光和有轨电车的着迷,对女人的幻想和赞美,对生命和死亡的窥探,都深入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从归附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转变。从笔触混沌基调灵动的印象主义转为笔触精细基调清冷的超现实主义,并将这种风格固定下来,延续终生,直至1994年以97岁高龄去世。他的绘画是梦幻与诗意的艺术,透过空想与幻想,创造出梦境的升华,将过去、现在与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