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调查缘起
方言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江苏泗洪作为苏北的一个小县城,其方言现状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本文聚焦泗洪城镇方言词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泗洪城镇方言词汇进行考察,以期对其继承情况做一个较为直观的呈现。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地点的选定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处在江苏与安徽交界,南方与北方过渡地带。对于泗洪方言的从属,《中国语言地图集》《江苏省志——方言志》与《泗洪县志》等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总的来说,泗洪方言为江淮次方言,因处于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交界地带,受到中原官话的强势同化,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除了较为复杂的从属问题,泗洪方言在词汇上也很有特点。双音名词后多加“子”,如:“杨瘌子”、“洋柿子”;形容词汇后多跟“的”,如:“喷香的”、“清冷的”,带有较深的程度色彩;动词汇后往往跟“的了”,如:“海的了”、“吃的了”,所表达的一般为过去时。普通话中的双音节动词汇在泗洪话中往往只用一个字便可以表达,如:“夹菜”,即为“叨”;“吓唬”为“黑”;“骂人”就是“嚼”等。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1.词汇的选择一方面我们结合《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词汇篇)》与冯青青(2008)的词汇调查表挑选了部分词语;另一方面,为最大限度地突显当地特色,也参考了五位50岁以上的本地人的意见,选定了一些词语。
2.调查对象的选定
因泗洪县具体的区域划分涉及不同市县乡镇,为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我们把此次调查地选在语言环境相对单纯的县政府所在地青阳镇。被调查者80人:10-18岁段20人,分为10-15岁与16-18岁,分别为12人和8人;19-30岁段34人,分为19-22岁和23-30岁,分别为24人和10人;31-40岁段10人,41-50岁段为16人。其中女性为52人,为总人数的65%,男性28人,占比35%。
(三)调查方法
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我们在设计问卷时结合具体语境,以问答和判断的形式将选定的词汇融合在不同的句子中。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我们认为未掌握人数在50%及以上的为掌握情况较差的方言词汇。涉及词汇如下:辞[?i35]:专指杀鱼的动作;叨[tau312]:用筷子夹菜;黑[xei312]:吓唬;忽[xu312]:打,一般指打脸;嚼[t? yε35]:骂人;蒯[k uai214]:用手挠痒;排[p ai214]:用脚踹;显[?iεn214]:大声呼喊;谝[p iεn214]:炫耀;楔[?iε312]:用砖头等砸;剋[k ei35]:万能动词汇,常用义为“打”、“吃”;纂[tsuan213]:骗;哕[?ε214]:吐;下湖[?iA51xu53]:到农田干活;该[kai312]:城镇市集;锅屋[kuo213u0]:厨房;海虾[xai21?ia312]:小龙虾;落螺[lu?312lu?35]:螺蛳;曲个蛇[t? y312k?0??35]:蚯 蚓 ;石 刀 [??35tɑu312]:菜 刀 ;太 影 [t ai53iη214]:阳光;歪巴[uai312pA0]:蛤蜊;胳盖子[k?312kai53??0]:膝盖;早星子[?ɑu213?iη35??0]:早晨;杨瘌子 [iɑη35lA312??0]:毛毛虫;洋柿子[iɑη35??53??0]:西红柿;铅铬子[?iεn312k?0??0]:硬币;庆[t?iη53]:全部都是;突[t iη53]:烫;海[xai214]:坏掉,也可用来形容程度深;欢意[huan312i0]:喜欢;每两天子[mei214liɑη35t iεn0??0]:过去;捞不倒[lɑu312 pu0tɑu213]:没空;留细[liou35?i53]:小心;清冷的[t?iη312l?η21tiε0]:很冷。共 35 个。10-15岁段掌握情况较差的词有:辞、叨、忽、嚼、蒯、排、显、谝、楔、剋、哕、下湖、该、锅屋、落螺、曲个蛇、石刀、太影、歪巴、胳盖子、早星子、杨瘌子、洋柿子、铅铬子、庆、突、海、欢意、每两天子、捞不倒、留细、清冷的,占比91%;16-18岁段掌握情况较差的词有:辞、叨、嚼、楔、剋、下湖、该、锅屋、落螺、曲个蛇、歪巴、杨瘌子、铅铬子、庆、欢意、每两天子、捞不倒、留细,占比51%;19-22岁段掌握情况较差的词有:曲个蛇、歪巴、每两天子,占比8.6%;23-30岁段掌握情况较差的词有:歪巴,占比2.9%;31-40和41-50岁段无掌握情况不好的方言词汇。
我们又请被调查者指出在其不明白意义的这些词汇中哪些是从未听过的,经过数量对比,挑选出落螺、歪巴、铅铬子、石刀、每两天子、曲个蛇、下湖和留细这8个词汇。我们将老一辈常用而现今几乎不出现的方言词汇称为老方言词汇,根据调查实际,这8个词汇即是此次调查中的老方言词汇。
(一)调查结果分析
泗洪城镇方言词汇的继承情况确实不尽如人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经验等都是相关的影响因素。1.年轻一代的方言继承情况差强人意,且年龄越轻,老方言词汇使用得越少:
(1)不同的年龄段对老方言词汇的掌握能力不尽相同且差异较大,方言词汇掌握能力的恶化集中体现在10-18岁这一年龄段中。被调查者不仅对老方言词汇全部未掌握,现下常用的方言词汇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掌握。
(2)19-22岁段可以看作老方言词汇继承情况的分水岭。根据数据显示,这一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对常用方言词汇的掌握能力较好,但在对老方言词汇的掌握上依旧差强人意,调查中涉及的8个老方言词汇全部未被此年龄段的调查者所完全掌握。
(3)在年轻一代对于方言词汇的掌握能力上,23-30岁段居于领先地位。调查中仅6个方言词汇是未被调查者所全员掌握的,但在这些方言词汇中,仅老方言词汇就占了5个。即使此岁段的被调查者的常用方言词汇掌握能力在年轻一代中占优,但他们对于老方言词汇的掌握情况也同样令人失望。
2.方言词汇的整体性变迁及老方言的新形式:
(1)在没有被掌握的方言词汇中,动词、名词及形容词均有涉及,从10-30岁段的调查者的数据来看:动词汇共17个,掌握较差的词汇为15个,占比88%;名词汇共13个,掌握较差的词汇为11个,占比85%;形容词汇共5个,掌握较差的为4个,占比80%。因此方言词汇掌握情况的恶化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老一代的离世,大多数老词汇本身已被淘汰,如“落螺”、“歪巴”及“曲个蛇”等在日常交际中几乎已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关的表达方式已被更易懂通用的“螺蛳”、“蛤蜊”及“蚯蚓”等代替。
3.中专生、已工作者与男性在方言词汇掌握中占优势:
(1)受教育程度:中专生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词汇掌握能力略高。泗洪本地的中专生所读的学校往往在宿迁、徐州等城市,当地的方言无论是在词汇还是语音方面与泗洪的差异都不太大,因此调查所涉及的中专生们对方言词汇的吸收、掌握能力略好。
(2)工作情况:已经步入社会的80、90后比年龄相差不大的在校大学生掌握的词汇多。由于长时间身处较为单纯的方言环境中,绝大多数在家乡工作的年轻一代对词汇的吸收、掌握及运用能力都很好。
(3)性别因素:男性所掌握的方言词汇多于女性,如对“剋”所包含的“吃”这一较为粗俗、强势的用法,掌握的男性就远多于女性,此类情况还有很多。
(二)方言词词义的几种变化
1.情感色彩的变化:如“怂攮([?o?35][nɑ?214])”原是用来羞辱人的词,人们现常用来表达“讨厌的”;2.词义范围的变化:方言词如“剋”,几乎是个万能动词,可表“打”、“吃”、“抢”、“玩”等义,现仅常用来表达“打”、“吃”;
3.词义本身变化不大,但表达方式完全改变:如,“锅屋”变为“厨房”,“蚯蚓”替代“曲个蛇”等。
四、结语
根据此次在江苏泗洪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当地城镇方言词汇的继承情况并不容乐观,并且这一趋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和不同地域间的交流等而越来越明显。我们认为,方言词汇承载着当地最为传统的文化和最为原始的地域特征,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