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晓苏的散文《怀念几件衣裳》重点写了七件衣裳,因此有的刊物和网站转载的时候干脆就叫《七件衣裳》。这七件衣裳是作者有关油菜坡的记忆,也可以说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人的共同记忆,贯穿着作者从小学三年级到高考结束进入大学的整个成长历程,件件衣裳都联系着特定的人物与记忆,件件衣裳都饱含着亲情与乡情,件件衣裳都关乎一位少年的心理成长。这篇散文语言平实朴素,作者不动声色、缓缓道来,却将读者带入一段既属于那个时代又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一种回忆,引发读者的共鸣与回味。
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对食物和衣服格外敏感。人们常常说那个时候的人不像今天这样讲究吃穿。其时,不是不讲究,或者说,人们的讲究是埋在心底的。物质贫乏的时代同时也是技术不太发达的时代,衣料和衣服的样式也是有限的,因此,就有了那个时代的单一的流行与追求。散文中的七件衣裳,都有关七、八十年代的记忆。
作者最开始关注衣裳而留下最初印象的第一件衣裳是一条普通的黑色裤子。灯芯绒的衣服是“我”最初的奢望,但“我”一直没能拥有一件灯芯绒衣服,却意外拥有了一条黑色的裤子,这条普通的裤子因得到了女同桌的夸赞而显得让“我”格外喜欢,因而留下深刻的记忆。“灯芯绒”也可以说是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人共同的奢望吧。第二件衣裳是“我”稍长大后父亲给“我”缝了一件与其他兄弟不同颜色和面料的褂子,这件褂子是板栗色的不同于之前的蓝色与灰色。第三件衣裳是一条一边膝盖打着补丁的裤子。那个年代谁没穿过打补丁的衣服呢,可是谁也不愿意穿打补丁的衣服啊,何况是只有一边膝盖打着补丁并不对称的裤子。“我”受体育老师的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裤子显得好看,故意将裤子的另一边膝盖剪了一个洞,成功让母亲又缝了一个补丁,并因此挨打。第四件衣裳是母亲面对长高的“我”既惊喜又忧愁之余拿鸡蛋为“我”换了一块灰布面料,而乡村漂亮的女裁缝却建议并帮忙换了一块白色布料,为“我”缝制了一件合身漂亮的衬衣,让“我”显得格外精神并穿得非常珍惜。第五件衣裳可以说是一件非常规的衣裳,为了追求和外地来的干部穿的裤子一样的荡荡的效果,父亲费了不少工夫谋来一条用进口化肥袋做成的裤子,而后来母亲却用剪子把它剪掉了。第六件是一件黄军装,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装是仿版,是父亲买了布请镇上的女裁缝做的,而军装口袋是裁缝自己花钱买的布。第七件衣裳是当时县城流行的的确良黄裤子,而这条裤子是父亲从自己身上脱下来的。
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每一件衣裳就像是自己穿过或见过的,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惊人的还原能力。
作者记忆中的每件衣裳都连结着亲情与乡情。通过衣裳的回忆,作者刻画了父母的形象以及两位裁缝师傅的形象。首先,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勤劳心细、操持一大家人衣食、严格要求儿子、略显保守的母亲形象。作者读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注重穿着,那是灯芯绒流行的时代,作者特别渴望拥有灯芯绒衣裳。而那时,兄弟们能穿上土蓝布衣裳已是不易,细心的母亲还是为作者缝了一条黑色卡叽布裤子,这条裤子得到了女同桌的赞赏,满足了作者小小的虚荣心。当作者发现补了一个膝头的裤子不好看而故意剪破另一边裤子的膝盖头时遭到了母亲的痛打,因为这种行为在母亲看来是败家的行为。但母亲还是在当晚默默地补好剪破的洞口。初三时,作者穿着象征着身份与时尚的荡荡裤,在校园荡来荡去忘乎所以,还不听母亲的劝阻,母亲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就是干脆剪掉了这条显得很轻浮的裤子。作为母亲来说,一方面要操持这个大家庭的衣食用度,同时好负担着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她既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更要教育孩子成人学好、不能轻浮。
而作品中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人。父亲在镇上工作,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们惊喜,不管多么困难,他总是设法满足孩子们过年穿新衣裳的渴望。当作为老大的作者已经长大的时候,他由于不能为所有孩子缝制更好的衣裳,就给老大的褂子与其他孩子作了区分。他还想办法为作者淘来一条作者做梦都想穿的荡荡裤,但是他又担心儿子穿了这种裤子腿会痒,因为这种裤子是用化肥包装袋做的。作品中对父亲形象的刻画最感人的是有关的确良黄裤子的记忆。作者在县城读高中了,能感受到城乡的差别,而当时的确良黄裤子凉快透气、更是区分城乡学生的标志。而在镇上工作的父亲来县城出差顺道看望作者时就穿着一条这样的裤子,作者看到父亲的的确良黄裤子时眼睛就盯着父亲的裤子不动了。本来准备离开的父亲改变了主意让儿子跟他去了旅社。“父亲一到旅社就打开了他的提包,从中找出一条半新的布裤,接着就把身上的那条的确良黄裤子换下来了。我看着父亲的举动,感到疑惑时,他把脱下来的的确良黄裤子送到了我手里。父亲说,天气太热了,这条裤子给你穿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这是一位虽然常年离家工作但极其关心孩子的成长并遵从习俗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的父亲,但他不仅仅满足孩子物质欲望,他随时关注并满足孩子的自尊心、促进孩子奋进并健康成长。当他脱下这条带有体温的的确良黄裤子递交到儿子手中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我捧着父亲的的确良黄裤子,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这令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及其父亲形象。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除了父母,作品中着墨较多的还有两位女裁缝师傅。这两位裁缝师傅都漂亮热情并且极具专业素养,一位看出作者适合穿白衬衣并想办法帮忙将已经买好的灰布换成了白布,并求人免除中间的差价。另一位呢眼睛比尺子还准,不需要量尺寸就能看出用布多少,当发现布料不够满足作者的样式要求时,不动声色自掏腰包为作者添了军装口袋布料。作者虽未作太多的评论,但读者从中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乡邻之间的纯朴与真情。
作品不仅仅是怀念了几件衣裳并寄托了情感,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潜藏着作家少年时代的成长与心理历程。一是作家的爱美之心。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物质高度贫乏的时代也抵挡不住人对美的追求,而这美当时就体现在对衣物的追求上,因此,每当流行什么颜色、布料、样式的时候,作者便有了拥有这些衣裳的渴望。第二是与这些衣物紧密联结的是一个山村少年在成长中日益增长的自尊心。拥有了当时流行的衣裳便可以获得女同桌的青睐、可以光荣地给军属送对联、会让人倍感精神、感觉自己的全校最风光的人、可以顺利参加文艺宣传队、可以消除与县城学生的差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消除自卑、努力维护尊严,改变现状,这是正常少年长大成人并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第三便是作者女性意识的生成。作者的爱美与自尊其实是与女性的眼光联系在一起的。作者一开始注意到穿着是与同桌的女孩有关的。做游戏自由选择分组的时候,长得漂亮穿得干净的女同桌选择了“穿灯芯绒褂子”的男同学,而当作者穿上一条新的黑裤子的时候,女同桌说“你穿这条黑裤子真好看”,由此,作者有了美感的萌芽,而同时,在女同桌的夸赞与青睐中,自尊心也得到确立。作品中的两位女裁缝除了在缺衣少食的时代有作者崇拜的职业,在少年作者的眼中她们简直是美的化身。作品中没有太多对父母形象的描绘,但当他提到两位裁缝的时,用了稍多的笔墨描绘。作者这样写认识的第一位女裁缝石膏儿的居住之所以及石膏儿的外貌:
她住在一条小河边上,缝衣裳的那间房子正好临河,她可以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倾听水声,如果抬头从窗口看上去,就可以看见清清的河水以及漂在水上的那群白色的鸭子。石膏儿长得很白很嫩,脸和脖子,还有那双手,都像是用豆腐捏成的。
这里作者的笔触是欢快的,描写中的石膏儿的居所可以说更多的是融入了一位少年美好的想象。或许,在作者当时看来,这么一位住在河边的漂亮女裁缝其工作的场景就应该是这样的:河水清清、水声潺潺、白鸭成群。作者还很细腻地写出了石膏儿量尺寸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我闻到石膏儿身上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像百合花的味道。……我顿时有些紧张,脸一下子红到耳朵。”后面还有作者对待白衬衣的态度,非常珍惜,生怕弄脏,每次自己手洗。
作品中还有一位令作者难忘的叫云朵的女裁缝。“云朵那时四十出头,脸长长的,瘦瘦的,短发齐耳。她见人话不多,但总是笑笑的,两只眼睛很漂亮。”作品中同样有一段见到女裁缝时的景物描写:
我去云朵那里时,正是傍晚时分,太阳刚落,红霞满天,云朵的裁缝店也被晚霞染红了,云朵的脸上像是打了胭脂。
这两处是作品中仅有的两段景物描写,读来似乎能体会到作者的欢快的心情,同时还有少年对女性的朦胧好感与对美的最原初的领悟,这种女性身上散发的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不同于穿一件漂亮衣裳的感受。
因此,这篇散文不落俗套之处就在于作者惊人地还原一段年代记忆、赞美亲情与乡情的同时,真实细腻地传达了一位成长中的山村少年的敏感、自尊、对美的感悟与面对女性时微妙的心理感受,是一部少年的心理成长史。也正是如此,这篇散文更显得文本结构层次立体丰富、意蕴深刻隽永,令人回味。对于晓苏在其他作品中塑造众多成功女性形象的秘密,似乎也窥见一斑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