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当时的书院主要用于官方藏书或修书。五代及宋初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书院正式出现,至宋朝进入黄金发展期,此后直至明清,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在书院发展过程中,它汲取了中国传统官学和私学办学的有益经验,成为了与这两者都不相同的“第三种”教育力量。在继承和变革的过程中,书院形成了一系列显著的教学传统。这些教学传统的存在,是书院教育的特质所在,也是书院教育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探讨这些教学传统对于当今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仍有积极的启示。
一、讲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在书院发展过程中,讲学活动与学术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书院真正实现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始于南宋[1]50。南宋理学的知名学者为传播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创办或修复书院作为他们的自由讲学之所。由此,书院的讲学活动与学术研究开始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书院以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而设立;另一方面,书院讲学活动又直接促进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发展。纵观历史上诸多名书院,其创建者大多数是知名学者,这些学者一方面潜心学术研究、建立学派;另一方面收徒讲课,传播和发展学术研究成果。陆九渊在象山讲学时说:“韩退之言轲氏之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什事!”[1]51可见,除了传播知识,陆氏讲学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创建学派。宋代研究理学的学者居多,因此书院活动的基本内容是讲授和研究理学,宋代理学的兴盛时期正是书院的兴盛时期。到了清代,出现了致力于经史研究的“汉学家”,随之又出现了一批重经学训诂的书院。这些现象也同样说明了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
大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能不能结合、怎样结合这个问题,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一方面,大学必须坚守教学这个主旋律,否则高校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学术研究是凸显其教育特色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学和学术研究两者在大学教育中都不可或缺。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学和科研结合的“程度”或多或少受到了限制。因为,其一,与书院主动的学术研究不同,当前大学的不少学术研究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功利性,很多教师为科研指标所累,为了学术而学术,背离了学术活动的本意;其二,在教师的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等问题,自己研究的成果很难运用到教学中去。书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要在于这种结合的主动性以及教学、学术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中教学与学术研究二者的融合,应该给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创设良好、宽松的环境,调动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教学安排上为教师创设更多的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条件,积极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和科研评价机制。
二、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书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把学生自学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学指导作为辅助。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胡适说:“书院之真正的精神惟在自修与研究”,其要点即在注重“自动的研究”。[1]181书院中“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1]179不同于传统官学中教师的注入式讲授,书院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这种治学方式的出现和发展是有一定条件保障的。首先,书院教学内含的学术发展目的影响着自学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探究活动,必须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行灌输、教师过多的讲解是无益于学术的。既然创设或主持书院的名儒大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干禄仕”,而在于“做学问”,那么他们在教学中必然会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发挥其主动性。其次,书院的藏书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前提条件。藏书是历代书院的传统,一般的书院都有丰富的藏书以供师生使用。最后,书院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对读书的指导。许多书院学规都有对自学读书的规定,对读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该读哪些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怎样提高读书效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指引。对读书方法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有朱子读书法和《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是朱熹读书方法的总结,即: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2]184元代程端礼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则对读书书目、程序做出了详细规定。书院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朱熹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3]
在书院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为学生自习提供辅佐和帮助。朱熹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做好“引路人”,努力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工作。他说:“某此间讲学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某只是作得个引路的人,做个证明底,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4]虽然书院的教师也经常为学生授课讲解,但教师主要是提纲挈领,答疑解惑,需要靠学生自己体会其中的精义。
在大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教育需要涉猎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仅靠教师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
三、院内会讲与院际会讲相结合
会讲制度也是书院文化传统之一。会讲,用朱熹的话说就是“会友讲学”。“就所讲之书,问难杨榷,有奇共赏,有疑共析。”[2]111院内会讲是书院内部的学术问难释疑活动。在会讲过程中,师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平等讨论,以此增进对学术学问的理解。清代李文炤在岳麓书院学规中规定:“每日于讲堂讲经书一通。夫既对圣贤之意,则不敢亵慢,务宜各顶冠束带,端坐辨难。有不明处,反复推详。或炤所不晓者,即烦札记,以待四方高明者共相质证,不可质疑于胸中也。”[5]清靖道漠主白鹿洞书院时,撰《鹿洞书院规》,其中“会讲有期”章规定:“每月以初六、十一、二十一、二六四日,为会讲之期。……以五人为率,人讲书一章。”[1]56-57书院内的会讲强调自由辩论,为师生共同研讨学问提供了平台。
书院内的会讲逐渐突破单个书院的范围,发展为院际会讲。院际之间、学术派别之间的学术论辩式会讲开始于朱熹和张栻的岳麓书院会讲。朱张二人虽同源于二程之学,但学术观点上有一些不同,通过会讲两人就学术上的争议展开了辩论。南宋吕祖谦在信州鹅湖发起了“心”、“理”两学派之间讨论,史称“鹅湖之会”,也是书院史上著名的一次会讲。
不论是书院内的会讲,还是书院之间的会讲,都为探讨、研习、交流学术提供了条件,通过相互的讨论、问难辨析,发展了学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特别是书院之间、不同学派之间的会讲,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对于学术传播、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书院会讲所内含的治学精神,也应该为大学教育所吸收。一方面,大学教学也要注意讲论结合,教学相长,提倡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讨论。教师不能搞“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搞“一言堂”,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往往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启发,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也有很大作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