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四世同堂》中“似的”比况短语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6017
雷丽霞

  摘 要:对于助词“似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有从“似的”的来源、词性、意义以及“似的”比况短语的不同表达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类型、应用、作用和句法功能四个方面考察了《四世同堂》中的“似的”比况短语。

  关键词:《四世同堂》 似的 比况短语

  “似的”是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拟、推测等意义的比况助词。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本《四世同堂》中有大量的带“似的”比况短语结构例句,据统计,共有六百二十一例,本文拟从“似的”比况短语的类型、应用、表达功能和句法功能这四个方面对文本中“似的”比况短语进行阐述。

  一、“似的”比况短语的类型

  “似的”在现代汉语中的结构表达方式有多种,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名词性短语+似的”结构

  (1)看到一个合适的人,或听到一句有灵感的话,他便一个木楔子似的挤到生意中去。

  例(1)中,在“似的”比况短语结构中出现 “木楔子似的”是“名词性短语+似的”的结构形式。

  (二)“动词性短语+似的”结构

  (2)男青年吓了一跳似的,把眼从顶棚上收回。

  (3)知道一点佛说佛法,心里就像喝了点美酒似的,老那么晕晕忽忽的好受!

  例(2)中的“吓了一跳”是动补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例(3)中“喝了点美酒似的”是动宾短语,属于动词性短语。

  (三)“形容词性短语+似的”结构

  (4)以前,瑞宣不许他走,他非常的着急;现在,他又觉得事情来的太奇突了似的。

  例(4)中的“太奇突了”是形容词性短语,这种形容词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着的,但是却包含着作者推测出的一种心理或状态。

  二、“似的”比况短语的应用

  笔者对“似的”比况短语的应用主要从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的几种结构出发,但也会包含一些比较特殊的用法,如:把字句、被字句等。为了分析得更加清晰和明确,笔者分两种情况来分析:(一)前面不加“像”。即是指“似的”比况短语前没有出现类似于“像、好像、仿佛”之类的特征词,表现为一种形式:……似的;(二)前面加“像”。这在文本《四世同堂》的例句中,主要表现为:像/好像……似的;X……似的,X是指不包括“像/好像”的其他成分,可以是“仿佛、跟、和、显得”等等。

  (一)前面不加“像”

  1.“主谓短语+似的”形式

  (5)老人的小眼睛里射出来智慧,觉得自己是个伟大的外交家似的。

  例(5)中的“自己是个伟大的外交家”是主谓结构,构成了“主谓短语+似的”的结构形式。

  2.“中补短语+似的”形式

  (6)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

  例(6)句中的“声如洪钟”都是中补结构,因此构成了“中补短语+似的”的结构形式。

  在文本《四世同堂》里面,前面不加“像”的“似的”比况短语的中补短语结构形式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情况,表现为:“形容词+得+什么+似的”形式。

  (7)祁老人和天佑太太听说瑞丰得了科长,喜欢得什么似的!

  例(7)句中的“喜欢的什么似的”,其中的意思是“很喜欢”,表达了内心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3.“复句+似的”形式

  (8)“她不是混事的,多少有点麻烦!”空山把自己扔在一个大椅子上,显着疲乏厌倦,而需要一点安慰似的。

  4.“飞+也+似的”形式

  (9)出了大门,高第飞也似的跑了几步。

  5.“‘被字句+似的”形式

  (10)恐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例(10)中被字句是“恐怕被别人看见”,“似的”加在这个被字句的后面的,增强了一种不确定的意义。

  另外,文本《四世同堂》中还有一类例句:“似的”比况短语包含于把字句之中。

  (11)在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父亲是不能把女儿当作一根草棍儿似的随便扔出去的。

  例(11)中,“似的”比况短语应用于把字句中,在把字句中做句中成分。句中的“一根草棍儿似的”都是把字句的构成成分,做句中的状语。

  (二)前面加“像”

  “像”并不是一个单单的“像”字,还可以是“仿佛、跟、和、显得”等等,表示一种比喻或類比或不确定的意义。在文本《四世同堂》中应用比较广泛:

  1.“‘像+主谓短语+似的”形式

  (12)“当然!当然!我给你开门去!”他先把杯中的余酒喝尽,而后身子微晃了两晃,仿佛头发晕似的。

  例(12)“似的”比况短语前加的“像”是以“仿佛”为代表的特征词,句中的 “ 头发晕”是主谓短语的结构形式。

  2.“‘像+复句形式+似的”形式

  (13)“我不知道!”野求的眼珠转得特别的快,好像愿意马上能发现一两件宝物,足以使姐姐免受饥寒似的。

  例(13)中的复句是“愿意马上能发现一两件宝物,足以使姐姐免受饥寒”,表示因果或者顺承关系。

  3.“‘像+‘被字句+似的”形式

  (14)这时候,瑞全在屋里兴奋得不住的打嗝,仿佛被食物噎住了似的。

  例(14)中“似的”比况短语前的“像”以“仿佛”为代表,“像”与“似的”之间是一个被字句,“被食物噎住了”是完整的被字句,并且这个被字句是相对独立的。

  4.“‘像+‘把字句+似的”形式

  (15)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倒仿佛马上他就可以把王排长背出城似的。

  例(15)的“似的”比况短语前的“像”以“仿佛”为代表,其中的把字句是“马上他就可以把王排长背出城”,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把字句。endprint

  笔者发现,前面加“像”的“似的”比况短语的应用情况中还有这样一种,那就是在整个结构形式前有一个“倒”字,虽只是一个“倒”字,但是句子因为这个“倒”字却又增添了一种转折意蕴和一种真实性。

  (16)他一拳打出去,倒仿佛那个拳已不属他管束了似的。

  例(16)中,本来这个“拳”是人能管束的,但是一个“倒”字却笔锋一转,描述的是“拳”意不受控制,不受管束了,这个“倒”也增加了真实色彩。

  三、“似的”比况短语的作用

  笔者认为文本《四世同堂》中“似的”的比况短語从作用上可分为三种类型:表示比喻、表示不确定性、表示类比。

  (一)表示比喻

  (17)哭声像小钢针似的刺入她的耳中。

  例(17)中将“哭声”比作是“小钢针”,哭声本身并不能刺入耳中,而是像“小钢针”一样刺入耳中,非常形象的描写出了“哭声”的尖锐刺耳。

  (二)表示不确定性

  这种比况短语表示不肯定的判断气,即为“推测”、“猜测”、“测断”之意等,在《四世同堂》文本中有很多例句,表示不确定性的比况短语一般用来说明人物的某种心理活动。

  (18)“怎么不便声张呢?”钱先生的声音忽然提高,像发了怒似的。

  例(18)中的“发了怒”是作者因为“钱先生”的“声音忽然提高”而推测出的“钱先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三)表示类比

  比喻和类比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一,比喻涉及的两个对象只有一个属性相同,类比涉及的两个对象则至少有两个属性相同;二,比喻的功能在于“美辞”,通过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有说明作用;类比的功能在于推理和论证,有认知作用①。笔者认为表示类比的比况短语和表示比喻的比况短语不同,表示类比的比况短语更添加了一层比较的意味。

  (19)忽然的,她立起来,像公鸡搔土似的,四处搜寻,把身子,头,手脚,碰在门上,墙上。

  例(19)是表示类比的比况短语,因为“她的站立”与“公鸡搔土”这两种事物之间具有类比性,一般人的站立只是很平常很正常的姿势,而“她的站立”却是“四处搜寻,把身子,头,手脚,碰在门上,墙上”,这些动作就是“公鸡搔土”时一连串的动作。

  四、“似的”比况短语的句法功能

  “似的”比况短语的在句子中能够充当多种成分,如状语、补语、定语、复句中的一部分。

  (一)“似的”比况短语充当状语

  这种情况在文本《四世同堂》中非常明显,这种情况分为两类:

  1.前面不加“像”的“似的”比况短语充当状语

  (20)“可怜的少奶奶!一朵花儿似的就守了寡!”四大妈的双手又拍起大腿来。

  例(20)中“一朵花儿似的”是前不加“像”的“似的”的比况短语,这个比况短语是用来修饰动词性短语“守了寡”的,作状语。

  2.前面加“像”的“似的”比况短语充当状语

  (21)白巡长也跟着躲开。两个兽兵像迎战似的,要往前冲。

  例(21)中的“像迎战似的”前面是带类比意义的“像”,是“动词性短语+似的”的比况短语,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冲”的情态,作状语。

  (二)“似的”比况短语充当补语

  (22)“怎么?大哥你教他走的?”瑞丰的小干脸绷得像鼓皮似的。

  例(22)中“像鼓皮似的”是用在动词“绷”之后的,二者之间“得”是中补短语结构的标志,“绷”是中心语,“像鼓皮似的”则是补语。

  (三)“似的”比况短语充当定语

  (23)可是,身后还有四个铁棒子似的兽兵,他只好把怒气压抑住。

  例(23)中的“四个铁棒子似的”是用来说明后面的名词“兽兵”,对名词“兽兵”起着修饰的作用,在句中作定语。

  (四)“似的”比况短语充当复句中的一部分

  (24)他的薄嘴唇紧紧的闭上,贫血的脑中空了一块,像个搁久了的鸡蛋似的。

  例(24)中的“像个搁久了的鸡蛋似的”,用来说明前面的“贫血的脑中空了一块”,是作为解说复句的后一分句。

  五、结语

  “似的”比况短语虽然在很多语言学教材都没有详细介绍,但它在实际运用中使用频率却很高,常见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笔者对《四世同堂》中的“似的”比况短语结合语境分析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当然,对“似的”比况短语的全面分析,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学习和研究。

  注释

  ① 黄朝阳:古代二“譬”——比喻和类比的区分标准[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7(1):54.

  参考文献

  [1] 蔡日英.说“似的”[J].语言教学与研究读,1981(1).

  [2] 曹德和.试说“似的1”和“似的2”及相关语句的辨别[J].池州师专学报,1996(4).

  [3] 黄朝阳.古代二“譬”——比喻和类比的区分标准[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7(1).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 老舍.老舍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