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简论“‘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命题的培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6164
摘 要:“秘书文化”是秘书行业在其活动中而形成的精神文化,表现在职业道德、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职业习惯等。由于“秘书文化”场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微妙、与领导形象的关联性等的影响,导致目前学界关于“秘书文化”研究得还很少。基于审视的需要,通过研究背景的梳理、培育措施的拟订、保障条件的设定等层面阐述“‘秘书文化传承与发展”命题的培育,意在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围绕秘书专业的“文化”加以研究,以倡导“秘书文化”、建设“秘书文化”、创造出秘书的品牌文化。

  关键词:秘书文化 秘书专业 传承发展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也都在大张旗鼓地研究。然而“秘书”自古有之,“秘书文化”自古有之。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帝王文化的组成部分。不知为何如此厚重的“秘书文化”潜在着,或许出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原因导致了人们对研究秘书文化的敬而远之、远而避之。这样的背景是不利于“秘书学”专业建设的。为了建设好新兴的秘书学专业,弘扬秘书行业的文化精神,我们结合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2017届秘书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把《从〈市长秘书〉看当下秘书文化的抒写》《论胡乔木对传统秘书文化的阐释》《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借鉴作用》等五篇带有共性的东西——“秘书文化”加以整合,形成“‘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大命题加以培育研究,以期世人对秘书学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对“秘书文化”建设的期待。

  一、研究背景的梳理

  “秘书”由来已久,传说始于黄帝时期的议事。历朝历代都强调秘书队伍的办文、办会、办事的基本职能。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加以鸟瞰的朝代近乎为零。即使在现当代也少有涉猎。中国知网上也只搜集到十来篇涉及“秘书文化”的文章,如佘亚荣《试论当代中国秘书文化的兼容并包》(《秘书》,2012年(8);何坦野·秘书文化的精神内核》(《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何敦春《基于优化高等教育管理的秘书文化培育》(《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等。这些文章也还只停留于肤浅的关于“秘书文化”的界定、内涵包蕴等层面的探讨,真正从实质上谈及“秘书文化”的本质、规律等几乎没有。在这种背景下,结合2017届秘书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由吴延生老师带的三名学生,论文题目是:《从〈市长秘书〉>看当下秘书文化的抒写》(徐晓晓),《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分析》(符方艺),《从〈后院夫人〉三部曲看官场小说的突破》(石明岳);甄强老师指导的一名学生,论文题目是:《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借鉴作用》(张丽珍);易东生老师指导的一名学生,论文题目是:《论胡乔木对传统秘书文化的阐释》(张卫健)等组成,总题目为《“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前关于“秘书文化”研究较冷门的状态下,我们研究有一定的困难,先要厘定“秘书文化”的界说。我们认为“秘书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但根本的内核是“秘书精神”,是由秘书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信仰、甘于奉献的职业修养、秉直做人的操守、特定的思维方式等组成。几位学生论文题目主要从“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谈及“传承”不多,重点在于“发展”。《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借鉴作用》在汲取传统秘书文化精华的同时,探讨古人秘书文化中的“入世”精神,亦即“进取”精神;《论胡乔木对传统秘书文化的阐释》主要对传统秘书文化中的“气节”“忠诚”“进谏”职业操守的阐释;《从〈市长秘书〉看当下秘书文化的抒写》是从“点”的层面,围绕小说《市长秘书》中渗透的当代复杂的秘书文化:灵魂寻找、良心安放的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的巨潮推涌下,随着腐败的增多,官场生活中伴随“官”的秘书也难免呛水,像书中市长秘书雷默心灵经受炼狱般的苦难。“灵魂寻找”、“良心安放”实质也还是古代秘书文化讲的秘书的“精神信仰”。这样的“点”的研究是对“面”的深化。《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分析》《从〈后院夫人〉三部曲看官场小说的突破》是在“点”“面”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案深度分析。从官场小说中梳理秘书的群像,有继承古代“尽忠”“恪信”的;更多的是随“官”人们的贪腐而失去自己的价值追求而随波逐流、沆瀣一气的;有趁机“捞”官往上爬,捞钱贪公款或借职谋取私利、中饱私囊的。分析这样的“秘书群像”,重在从社会意义层面解析其影响,以警醒世人特别是当代秘书们。《从〈后院夫人〉三部曲看官场小说的突破》,借《后院夫人》三部曲之视窗,探寻官场“后院”的夫人们的心理表现、心灵变化,实际上是在透析秘书的“外层”文化:“随官”“盼官”“跟官”,虽然没有正面描写“秘书官场”,但从特殊的视角,侧面烘托了秘书文化的“丝丝缕缕”。

  由上可知,我们选定五个分题目,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说点、面结合,个案佐证,富有说服力,能够在当今为数不多的“秘书文化”研究中,提出我们关于秘书文化传承特别是“发展”的鲜明的观点。

  二、培育措施的拟订

  任何行业的存在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行业文化。“秘书行业”更是如此,一旦这种生态被破坏,就有可能导致整個秘书行业体系的生存危机,一旦秘书行业出现危机,对于培养后备人才的秘书学专业来说就会前景不妙,甚至是灾难。所以秘书学专业有义务担当起传承古代秘书文化的重任,解构古代秘书文化的一些不足,建构和发展当下的“秘书文化”。为了保证团队培育“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既定目标顺利实现,拟在措施上予以梳理:

  (一)明确指导思想

  针对五位同学的个案选题,我们将它们汇总后作为一个总命题“‘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以培育。作为指导老师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把它和秘书行业,特别是跟职业命运攸关的秘书专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旦行业精神文化得不到重视就会使整个行业产生危机,那么秘书学专业就会出现生态性重大影响。为建设好秘书学专业,也为秘书行业文化建构做出一些努力,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就要明确指导思想,把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子系统来抓,引领秘书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提供写作素材

  作为秘书学专业教师,平素在教学中为充实教学,要研读教材体系。吃透了教材还不能算上好课,要进机关、下企业大量搜集秘书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而讲“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再者,教师们为了搞好教学,会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去了解学界的一些前沿的成果,把它拿来补充教学。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科研的互动中会搜集到很多的素材,结合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把这些珍贵的秘书学素材特别是老师的研究所得,提供给学生作为命题发生的基础、写作论证的平台,会让学生的命题研究既视野开阔,又有的放矢地针对问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搭建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学术活动、学术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就像建筑结构不稳妥它就立不住了。观点固然重要,靶子也明朗,但如何射靶,如何命中却很有技巧。如《从〈市长秘书〉看当下秘书文化的抒写》,应指导学生在亮明观点之后,简说一下“秘书文化”,最后论及“秘书文化”描写的价值、意义分析。再如《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分析》一文,先指导学生了解官场小说的背景,官场小说离不开的人群——秘书群像的塑造有哪些类型,各自代表怎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这类秘书群像塑造的社会意义呈现,这样搭建起结构平稳宛如金字塔式的框架,不仅逻辑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而且形式上由轻到重,显得步步紧逼、一层近似一层的结构体系。所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一定要有指导者自己的逻辑思路、理论架构,这样指导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不仅对问题向纵深开掘亦有自己的思考路径,而且得到了思维能力的训练,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四)跟踪指导过程

  大学毕业生的畢业论文是四年高校学习生涯的总结性作业,学生、老师都非常重视。具体到2017届秘书学专业学生,从2016年11月就开始采题、定题,一直到2017年6月通过答辩方才结束。其间学生在3月开题答辩后要带着问题去实习单位实习1月余。这期间,学生虽然不能在其旁或随叫随到,但指导老师通过不同的联系方式,如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经常与学生沟通,学生在实习中一边实习,一边草写论文,碰到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联系。通过跟踪指导过程,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动向,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在写作或实习中出现的新问题予以第一时间解答、沟通、指导,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对偏向予以校正。

  (五)突出答辩环节

  答辩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论文写作主要是考查学生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于答辩环节。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评定论文成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答辩前,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告知其答辩的一般程序和答辩方法,特别是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在答辩前的一两天转变角色以读者的视角阅读审视自己的论文,包括观点的正确性、基本理论要点、提纲介绍等,思考评委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如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毕业论文涉及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提问,做好心理准备、论文内容准备、资料用品准备,针对评委的提问,有的放矢地思考回答,注意口语流畅得体,表述准确。

  三、保障条件的设定

  (一)业缘相通有基础

  几位导师在以往文秘专业方向时期就是秘书专业课程的讲授者,长期以来,在教学和科研中都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秘书学理论素养。因此,前期有了大量的研究和学术的积淀,这是从事命题指导的扎实基础和学术支撑。

  (二)时间充裕有保证

  指导老师都在高校从事秘书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充裕的时间做保证。

  (三)知识结构有梯度

  指导老师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副教授、讲师,他们热心教学、用心研究,多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且青年、中年结合,知识结构互补。

  综上所述,秘书行业悠久,远在上古三代时期部族议事的重要官员——史官即为履行秘书职务的文职人员。秘书工作在中国是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积淀并浓缩着高度人文精神的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职业。秘书学专业不仅是迎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需要的,而且也是为了弘扬秘书文化的,所以在秘书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就“秘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命题的培育是必须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因为秘书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