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德传译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析口译技巧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和多语种间交流造成的影响,尽量缩小口译对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如何更好地交流,也就是分析汉德口译入门的技巧。
关键词:汉德传译 ?宴饮接待 ?口译技巧
汉德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对话双方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任意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就算学生对大量的短语演练纯熟,也往往无法承担相同场景下的实际口译任务。支持和保障跨文化和多语种间的交流有多种方式;就算借助手势、表情和体态照样可以和老外做生意。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如何更好地交流,也就是分析汉德口译入门的技巧。我们知道:口译入门的教学核心就是“纠错”。如何使用纠错教学法,帮助议员减少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使翻译中的误差值变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允许学生犯错,2.要鼓励学生犯错,甚至要引导学生犯错。
汉德传译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析口译技巧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和多语种间交流造成的影响,尽量缩小口译对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好的翻译可以使宾主谈的水乳交融,连双方的精神都能传达,皆大欢喜。口译有兴趣的同学,尽可能地把错误犯在课堂上,而不是犯在将来的口议场上。接下来,就以接待宴饮为案例,浅析汉德传译过程中的准备事项和口译技巧。
一、接待宴饮情景下的预计会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缺乏关于双方的背景知识,如单位、头衔、称谓的适当表达。
(2)无法有效传译时间、地点、路线、安排等信息。
(3)因为初次上场口译而紧张,造成口不择言和语无伦次等现象。
(4)口译台风不好,口头禅及不恰当的肢体语言过多。
(5)基本语法、词汇错误过多。
(6)对宴饮场景中常见的客套话处理不当,没有烘托出应有的气氛。
(7)对菜品的名称难以把握,使客人就餐时有所顾虑。
(8)对餐桌上出现的临时话题没有准备。
(9)及基本的烹饪方法和膳饮文化缺乏了解。
(10)对气氛把握不当,表达显生硬,对气氛烘托不够。
(11)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不了解。
(12)对会谈出现的临时话题没有准备。
(13)对特色食品缺乏了解,导致讲解和描述有误。
针对上面详细思考过的可能存在的口译困难,汉德传译过程中就需要有的放矢,做好如下准备事项:
(1)初次见面打招呼及礼貌用语
(2)双方机构和头衔的称呼
(3)估计口译任务的行程及大概内容
(4)拟定个人所需词汇表
(5)应对临时计划变更和突发情况
(6)注意口译场上的仪态、举止
在接待宴饮的情景中,上面六项准备工作如何做细做深入?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在多年的德汉——汉德传译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下,有如下的口译技巧可供选择。
1. 有些信息是老师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即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无需传译给对方。
2. 注意按照场景需要添加信息和客套话,以保证交流的逻辑性和礼貌性,否则显得生硬,甚至会影响交流。
3. 请注意场合,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应由翻译自主去纠正。在友好的气氛下,口译可以做一些灵活的处理,即加些客套话。另外,口译员应该做到笔不离身,因为口译的情况难以预计,不应有丝毫懈怠。
4. 口译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改变信息;要注意语气,说话要委婉。可以添加符合场景的客套话,如“wir denken””wir glauben””nach Ihrem Flug sind Sie vielleicht…”等表达方式,这样听起来比较得体。如果直接说“Wir haben einen Plan wie folgenden”听起来像颁布命令,显得生硬。
5. 口译员绝对不能自己找话题和对方聊天,有喧宾夺主之嫌!大忌!这种行为有违职业道德,在某些正式场合,甚至要承担由此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双方为了打发时间,会随便聊天。这种口译没什么难度,口译员应该利用机会调整情绪,进行休息,以利再战。
6. 数字是口译的难点,听时要集中精力。
7. 口译员不能擅自参加双方会谈,更不能擅自和某一方开展对话。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学生翻译时自己问对方“Es geht auch um die Finanzkrise?”是绝对不允许的。口译员是双方交流的桥梁,但是绝不能将双方交流变成三方会谈。
8. 口译员不能擅自添加平评论,这事虽小,但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9. 请注意,若问题很简单,口译员可以代为回答。但是在正式场合,口译员一般不要自己回答问题。口译员负责传译,而非解答问题。
10. 在紧张、高压且多变的口译场上,口译者往往会犯些“不值一提”的小错误。这些小错误若非专门指出,往往为人所忽视。日积月累,会对口译者造成负面影响。
11. 开会前的闲聊,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客套话如果事先准备好,口译时会很轻松,而且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翻译注意调整好个人情绪,不要让口译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困扰。过分紧张是口译的大敌。
12. 口译准备工作尽量充分,多设想一下可能的场景和题目。
13. 口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上。听懂了,用中文组织语句就可以发挥母语的优势,要想听得懂,事先的准备就非常重要。
14. 口译时过分注意个别词汇,往往会影响整体思路的表达。初级口译阶段,只要译员能用外语传递双方的语言思路和语言逻辑,就能建立有效交流。在口译时应多用简单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15. 注意在传译时的语言组织要有结构和层次性。对方提及好几个项目,口译时可以用排列法翻译为:1、2、3等等。这样听起来容易理解。这里需再次强调,对初级口译者而言,传译语言的结构和逻辑应该是翻译的重点。在中文语言的组织中,也要突出这两点。
16. 向对方提出请求时,要注意语气。可以使用第二虚拟式。
17. 如果口译时实在记不住具体重要的数字,则需向讲话人再次询问及核对数字。除了平时加强练习外,准备工作中应对背景知识和信息尽量充分收集。这样在了解谈话大致内容的前提下,就可集中精力听数字了。
18. 口译时要注意放慢语速,在说话时应注意与双方或听众的眼神交流,这样会产生较好的交流效果。
19. 在口译过程中,嘴里咬“干净”,不要带口头禅,比如“OK”“also”这样经常被挂在嘴边的小词。通过麦克风,口头禅现象会被极端放大,令人反感。另外,如果某一谈话内容没有听懂,必须停下来核实。绝不能自行将翻不出来的内容删除。如果根本不翻译,就是口译中常见的一个大问题:语意损失。
20. 口译中常会犯一个错误:主次不分,抓小放大,重要的逻辑和内容往往因为某个无足轻重的信息点或词汇而被忽视。口译者应把讲话者要说的意思正确理解、区分层次。另外,口译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态,避免因紧张带来的小动作。
21. 平时应该多联系总结所谓的“中心思想”,着重理解“对方到底想要说些什么”,或者“到底什么意思”。在做口译笔记时,注意将不同的内容分层次记录下来。
22. 理解是口译成功的核心,而理解的核心,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语言结构和语言逻辑。因此要反复练习的是对原话中结构和逻辑的解析、掌握,以及表达时对结构和逻辑的重新构建。
23. 涉外宴会时,口译员最好事先收集一些就餐地点和特色菜的背景知识。进场落座后迅速浏览一下菜单,做好心理准备。有些食材太古怪,可大概解释一下,如译成“猪肉做的”,具体的动物内脏器官不一定要翻译出来。
24. 在略正式的口译活动中,事先应该能得到双方的名单,口译员应该准确记住双方的姓名和头衔。如果没有准备材料,最好在现场询问一下,没有听清楚时可向对方核实或请对方答复。赴宴者的头衔或官衔也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是处长、司长还是科长,在非官方的场合下可以说是负责人、领导。
25. 首先,口译员要时刻集中精神注意听。即便有人会说:“下面这段不用你翻了”,但是讲完了以后,对方很有可能又要求翻译。其次,在口译时会遇到某个重要词汇不会讲的情况,要想办法绕过去,用其他方法表达或解释出来。总之,要将主要谈话内容或者谈话方向表达清楚。
26. 口译场上经常会遇见闲聊的情况,口译员事先要了解双方的热点题目以及与谈话内容可能相关的谈资。
27. 在准备场景时,思路要拓展开来。既然是吃饭,就应该留意与“吃”相关的话题。
28. 联想在口译时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握住会谈内容的大方向,不能出现巨大的偏差。
29. 口译如果没有听清或听懂,完全可以向双方再次询问或核实,千万不能信口开河。
30. 餐饮口译时经常会遇见文化差异的问题。德语中前餐叫Vorspeise,而中文叫冷菜,如果按照字面翻译成kalte Speise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加上一个解释性的说明Das ist chinesische Vorspeise. Das nennt man kalte Speise. 另外,对方询问几道菜,口译员决不能越俎代庖说有四道菜。就算餐桌上摆放了四道菜,口译员也不能自主回答,而是应传译双方对话。
31. 这里存在语义损失,漏译会造成德方误解,觉得中方傲慢无礼。
32. 口译员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呵护宴会气氛,必要时可适当提醒某一方,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33. 自作主张的翻译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但让人把酒拿来看看则是非常好的化解办法。
34. 虽然口译员不能擅自添加信息或代为回答,但这里却需要再口译时添加解释性说明,以期交流顺畅。两种情况不同,需注意揣摩,并把握分寸。
35. 在餐饮口译时要注意几点:中方在宴会时喜欢点一些名字特别的菜,口译时不能简单翻译字面意思,如“狮子头”“蚂蚁上树”。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描述法和比较法。告诉对方这道菜是用肉糜(Hackfleisch)做的,这样避免了误解和歧义。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告诉对方这道菜是西餐中的某道菜,比如Das sieht wie Kn?del aus, und gekocht in einer dicken So?e. 这种比较法能给对方一个形象的解释。
36. 宴会时经常会遇到无法翻译的东西,比如茼蒿和娃娃菜在德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单词。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对方最基本的信息即可。或者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这种菜德国没有,请尝尝看。重要的是不能冷场,不要影响宴会气氛。
37. 宴会口译时,应注意宴会友好的气氛,比如好客、热情等气氛要传译出来。二,向对方推荐某菜品时,要注意语气。可以说Das ist eine Shanghaier Spezialit?t und Herr X m?chte Ihnen das empfehlen. 三、如果对方不了解中餐,注意在口译时加入对烹饪方法和食材的描述及解释。
总而言之,口译是高度集中的工作,走神是大忌。集中精力做好传译,不要急躁,尽可能地减少错误,使主宾双方皆大欢喜。
参考文献
[1] 刘伟.汉德口译实践入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4,20,74.
[2] 钱文彩.汉译德理论与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