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拟运动表达类型研究
——以一种认知的视角
李冬青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摘要:语言中常出现以动态描述静态场景的表达。Talmy在“重叠系统”认知模型下,提出了虚拟运动的四个变量:在虚拟运动中是否有真实运动的存在;虚拟运动的物体本身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虚拟运动效果是否与观察者视角有关;虚拟运动的对象是物体还是对物体的观察。通过对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和CCL语料库中例词和例句的检索和分类,汉语虚拟运动表达可分为放射型虚拟运动、相对框架型虚拟运动、出现路径型虚拟运动、延伸型虚拟运动和模式型虚拟运动五个类型。这五类表达是“现实”与“虚拟”相互区别又相互重叠的表现。
关键词:虚拟运动现实运动路径
一、虚拟运动现象
空间位移事件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然而在语言中往往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一些静态的场景会以动态形式进行描述,例如:“在一马平川的冀北大平原,崛起一座秀丽的山,甚是珍奇。”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山”在其所在位置上呈现静止状态。然而,该句中“山”的显现是沿着以它现在位置为运动目标的路径进行的运动。Langacker认为这是概念化主体通过心理扫描建立起对事件的概念化,[1]这种“使用以动态事物为基本参照点的结构来系统而广泛地描述静态场景的语言现象”被称为虚拟运动现象。[2]二、虚拟运动现象的变量
根据Talmy提出的“重叠系统(overlapping system)”认知模型,个人对虚拟运动现象的认知差异是“现实(factive)”与“虚拟(fictive)”相互重叠的表现。[3]Talmy提出了一系列虚拟运动现象的变量,主要可以概括为:a.在虚拟运动中有/没有现实运动的存在;
b.虚拟运动的物体本身是现实的/虚拟的;
c.虚拟运动效果与观察者视角有/无关;
d.虚拟运动的对象是物体/对物体的观察。
从认知角度分析空间位移现象主要会考量凸像、背衬、方式和路径等要素。[4]虚拟运动现象的变量与现实位移的分析要素也紧密相关。通过对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CCD)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的检索,参照虚拟运动现象变量,对85个例词和267个句子进行了定性分析,汉语中的虚拟运动表达主要可分为五种类型。
三、汉语虚拟运动表达的分类
(一)放射型虚拟运动放射型虚拟运动是基于{a-,b-,c-,d+}的组合。该类虚拟运动中不存在任何现实运动,虚拟运动主体本身也是虚拟的,虚拟运动效果与观察者视角无关,虚拟运动主体是物体而非对它的观察。在此类运动事件中,虚拟运动主体以放射物为起点,沿特定路径冲击被放射物即运动终点。虚拟运动的凸像可能是某个特定朝向、光、影子、感官等,运动路径呈现放射形态。如:
(1)防城港面朝北部港,毗邻越南。(CCL)
(2)斑鸠和山鸡也来饮水,把彩色的影子投入在水塘中。(CCL)
句(1)中,防城港的“面”是一个抽象概念。港口的其他三侧与陆地相接,与海洋相连的一侧被视作这一城市的面部位置,一个抽象、虚拟物体沿着动词“朝”所指向的路径,从防城港前侧向北部港进行虚拟运动。句(2)中,“影子”作为凸像,自它的从属对象也是其运动起点“斑鸠和山鸡”出发,向目标“水塘”进行虚拟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与观察者视角无关。
(二)相对框架型虚拟运动
相对框架型虚拟运动的产生是基于总体或局部框架[4]的选择。在总体框架下,语言描述的是静止环境中观察者不断发生的现实运动。但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局部框架下,观察者是虚拟静止的,而环境在进行相对的虚拟运动。在相对框架型虚拟运动中,变量呈现{a+,b+,c+,d-}组合形式。基于框架的选择和转换,这类虚拟运动还可以细分为三类,即局部框架、总体框架向局部框架的转换、部分总体和部分局部框架。以下三个例句分别代表三种相对框架型的虚拟运动:
(3)我别过头去,满眼是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静悄悄、冷清清、寂寂寞寞的景物。(CCL)
(4)一入村口,迎面一座古屋闯入眼帘。(CCL)
(5)那天,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穿越石河子垦区的片片条田,又与戈壁新城奎屯擦肩而过。(CCL)
句(3)中“我”作为视觉主体,是局部框架的中心,呈虚拟静止状态,现实静止的周围景物以观察者为参照点进行虚拟运动。句(4)的观察视角在句内由总体框架向局部发生了转换。前一小句采用总体框架,观察者为运动凸像、村口为背衬,发生现实运动。但在后一小句中,视角转入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局部框架,观察者成为背衬,原本在总体框架下处于静态的背衬转为凸像,以“眼帘”为目标进行虚拟运动。英语表达中缺乏第三类同时采纳部分总体、部分局部框架的情况,[4]但汉语却不同。在句(5)中动词词组“擦肩而过”就隐含部分总体、部分局部框架。在总体框架下观察者“我们”处于现实运动,现实静止的“奎屯”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局部框架下进行虚拟运动。“我们”与“奎屯”在部分总体、部分局部的框架下各自沿着动词“擦肩而过”所限定的平行路径保持运动状态。
(三)出现路径型虚拟运动
在汉语中一个静态事物的显现往往会采用出现路径型虚拟运动表达,即各变量呈现{a-,b+,c-,d+}组合。也就是说,在这类虚拟运动中,运动物体是真实的,虚拟运动效果与观察者视角无关,虚拟运动的对象是物体本身而非对它的视觉焦点。虚拟运动的出现路径可能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如例句所示:
(6)平地上崛起一座青翠的山峰。(CCD)
(7)地球上的高峰和山谷之最也都聚集在这条纬线上。(CCL)
根据人类的现实观察,山峰或其他地貌都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但句(6)中“山峰”沿着位移动词“崛”和趋向动词“起”所限定的垂直路径,以平地为参照点、以自身现实所处位置为目标进行虚拟运动。与之类似,句(7)中的现实静止的“高峰和山谷”沿动词“聚集”所指向的路径,以“纬线”为目标进行虚拟运动。
(四)延伸型虚拟运动
进行延伸型虚拟运动的物体在人类现实感知中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物体沿着所指路径进行现实运动。但在语言表达中,延展物体会沿着自身形状外沿呈线性延伸或平面延展的虚拟运动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不存在现实运动,但虚拟运动物体是真实的,虚拟效果与观察者视角无关,变量以{a-,b+,c-,d+}形式组合。例如:
(8)赤道穿过地球上的许多国家。(CCL)
(9)沙漠一直蔓延到遥远的天边。(CCD)
“赤道”在一般的识解中现实静止、呈线性形态、处于特定地理空间。然而在句(8)中,“赤道”本身以“许多国家”为参照点、以特定地理轴线为路径做虚拟运动。句(9)中,呈现现实静止状态的“沙漠”沿着自身形状外沿的水平路径做虚拟运动。
(五)模式型虚拟运动
这类虚拟运动形式比较特殊。现实情况是某真实物体以特定形式发生现实运动或变化。但在模式型虚拟运动中,现实运动以另一种虚拟形式呈现和表达。也就是说,在人们现实经验中应该以某种形式运动的物体,在语言表达中呈现某种虚拟的运动形式。在这一类型的虚拟运动中,变量呈现{a+,b+,c-,d+}的组合形式,即存在现实运动,运动物体也是真实的,运动效果与观察者的角度无关,虚拟运动的主体是物体而非对它的观察。参看句(10):
(10)几千辆出租车浮上地平线,浮出夜的雾海。(CCL)
根据日常经验,现实情况是真实物体即运动凸像“出租车”沿由远及近的路径做现实运动。但句(10)所表达的是运动凸像“出租车”以“地平线”和“雾海”为背衬,沿着位移动词“浮”和趋向动词“上”或“出”所限定的自下而上或由内及外的路径进行虚拟运动。由此可见,该类虚拟运动主要是运动模式上存在“现实”与“虚拟”的差异。
四、结语
通过对虚拟运动的四个变量进行不同组合,在对汉语语料进行检索和验证后,汉语虚拟运动表达主要分为五个类型,即放射型虚拟运动、相对框架型虚拟运动、出现路径型虚拟运动、延伸型虚拟运动、模式型虚拟运动。从分析看出,除了放射型虚拟运动中,运动凸像及其运动过程一般是“虚拟”的或者因其运动超出了人类感知限度而被识解为“虚拟”的,其他类型的虚拟运动表达都融合了“现实运动”和“虚拟运动”的要素。在相对框架型、出现路径型和模式型虚拟运动表达中,运动凸像都是“现实”的;相对框架型和模式型虚拟运动表达中也存在现实运动,只是由于采用框架类型不同或对运动模式的描述不同而造成了“虚拟”效果。由此可见,虚拟运动现象的识解是“现实”与“虚拟”相互区别又相互重叠的表现。参考文献
[1] Langacker,R.W.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5-38.
[2] 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I: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MIT Press,2000.
[3] Talmy,L.Fictive motion in language and“caption”[A].In Language and space [Z].Ed.P.Bloom,M.Peterson,L.Nadel, and M.Garrett.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6:211-276.
[4] Ungerer F.Schmid 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New York:Longman,199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