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解字》的服饰审美观
朱红梅
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摘要:通过对《说文解字》衣部116个字的研究,我们发现古代服饰突破最为原始的蔽体、遮羞的功能,更多孕育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古人独特的审美。
关键词:《说文解字》服饰审美
我国古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与中亚、西亚的广泛交流都为古代服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这样一种广开言路、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下,我国古代服饰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崇尚深衣,宽大为美
夏商周衣服形制是上衣下裳。周代出现了深衣。何为深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所以称深衣,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上下连成一体的“深衣”,这种服制因其裁剪方便,样式新颖,穿着舒适,很快便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为盛行的一种服式。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不分男女,都可服之。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而显雍容典雅之态。深衣的用途,十分广泛。《礼记·深衣篇》中载:“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秦朝服饰主要承袭前朝,仍以“深衣制”为主,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到了汉代,《说文解字》中“袍”等表衣长的字实质上是沿袭了这种深衣制。《说文解字》中表长衣的字大致有6个,分别是“袍”“襔”“衯”“袁”“裵”“”。这些都是上下连体的服装,也就是古代所说的深衣。
“袍,襔也。从衣,包声。”《论语》曰:“衣敝韫袍。”是指有夹层、中著棉絮的长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襔,袍衣也。从衣,繭声。以絮曰襔,以褞曰袍。”《礼记·玉藻》:“纩为茧,縕为袍。”郑玄注:“纩谓今之新棉也,缊谓今纩及旧絮也。”即“襔”与“袍”都是指有夹层、中著棉絮的长衣。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襔”与“袍”还是有区别的。中著新棉的谓之襔,著旧絮者谓之袍。
“衯,长衣貌。从衣,分声。”“袁,长衣貌。从衣,叀省声。”“裵,长衣貌。从衣,非声。”“,衣长至地也。从衣,斲声。”
汉代这种深衣,它以大袖为主。“袂,袖也。”“袪,衣袂也。”《尔雅·释衣》中称袖口紧窄的部分为“袪”,袖身宽大的部分为“袂”。所谓“联袂成荫”就是对这种宽衣大袖的描绘。古人常以“长袖”“广袖”为美。所以我国古代礼服的衣袖通常都制成宽袖、大袖,并以此来显示出穿衣者雍容大度的风范。
由此可知,深衣发展到了汉代,则成为了袍,袍服实际上也就是深衣的变种。
加之宽袂、曲裾,从而形成了汉代服饰总体上大气、简练、古朴、凝重的风格。
二、讲究细节,裁剪工艺细致精巧
《说文解字》“衣”部中除了收录表示衣服整体外貌的字外,还有对衣服各部件进行了较为详细释义、解析的字。如表示衣襟、衣领及衣袖的字共有16个。其中,与衣襟有关的字分别是“衽”“褛”“”“”“衭”“袭”“袉”“裾”。这8字中,“衽、褛、”均指衣襟,“衭、袉、裾”三字则指的是衣服的前襟,而“,缘也。从衣,疌声”,指的是衣襟的边缘。“袭,左衽袍。”是指死者穿的衣襟在左边的衣服。在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交领之服的衣襟都是向右掩的,只有边远、不发达的地区或是已逝之人才穿“左衽”之服。表示衣领的字有“襋”“褗”“裺”“襮”4个。其中“襮,黼领也”。段玉裁注:“白与黑相次谓之黼。黼领,刺黼文于领也。”即指绣有黑白相间花纹的衣领,这不仅反映出了一种精细的刺绣工艺,同时也显示出了尊卑贵贱和等级差别。
表示衣袖的字亦有“祛”“褎”“袂”“褢”4个。
其中,“袪,衣袂也。从衣,去声。”实际上指的是袖口的地方。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说:“析言之则袖曰袂,袂口曰袪。”《尔雅·释衣》中称袖口紧窄的部分为“袪”,袖身宽大的部分为“袂”。
此外,还有表衣服正幅、衣服边缘、下衣锁边的字,分别是:
还有其他一些反映古代裁剪工艺的字。
这些表示衣服部件及裁剪工艺的字的收录,足可见古代服饰做工的精巧。
三、重视等级制度,承载强烈的政治色彩
由《说文解字》“衣”部116个字的排列顺序,我们可以观察出古代服饰本身已经成为等级制度的一种严格标志,并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功能,体现出古代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贵与贱、上与下的排列秩序。这种强烈的等级制度反映在服饰中便有了《说文解字》“衣”部中所记录的表示贵人之衣的“衮”“”“褕”“袆”。如:“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唐韵》《集韵》:“衮,古本切,音滚。天子服也。”《正韵》:“衮,龙衣法服也。”《周礼·天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註》:“衮,龙衣也。”
又如“褕,翟,羽饰衣也。”《前汉·隽不疑传》:“有一男子,衣黄襜褕。”《师古注》:“襜褕,直裾禅衣也。”《广韵》:“褕,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
“袆,蔽膝也。从衣韦聲。”《周禮》曰:“王后之服袆衣。”《玉篇》:“袆,后祭服也。”《释名》:“王后之上服曰袆衣,画翟雉之文于衣也。伊洛而南,雉青质五色备曰翚,鹞翚画鹞雉之文于衣也。”
同时还有了表示僮竖、蛮夷、兵卒等贱者之服的“裋”“卒”“褚”“袚”。
“裋,竖使布长襦。从衣豆声。常句切。”《广韵》:“裋,敝衣襦也。”《玉篇》:“裋,竖所衣布长襦也。”
“卒,隶人给事者衣为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俗本者下有衣字。宋本及御览,韵会,玉篇皆无。此谓人也。非谓衣也。”
“褚,卒也。从衣者声。”
“袚,蛮夷衣。从衣犮声。”
从《说文解字》“衣”部字整体的排列顺序来看大致是从积极义到消极义,由贵到贱,先名后事。王筠《说文句读》中曾提到:“本部次字,颇无伦脊,贵者之衣在首,次之以衣之一端之名,结以贱者之衣,死人之衣,车马之衣。”上文所述《说文解字》“衣”部中表示天子、王后的礼服的字“衮”“”“褕”“袆”均列在第三、四、五、十七的位置上,而表示僮竖、蛮夷、兵卒等贱者之服的字“裋”“卒”“褚”“袚”则都列到第一百零一、一百零七、一百零八和一百一十一的位置上。这样的排列次序无疑是古代封建等级思想的深刻反映,同时也是统治阶级昭示身份,彰显贫弱,表明等级,借以维护封建强权政治的工具。
四、重视丧葬制度,彰显浓郁的“礼”文化
古人很重视丧葬,因此《说文解字》“衣”部收录很多表示丧葬的字。诸如排在第一百零六位的“衰”,一百一十一位的“襚”,一百一十二位的“”,一百一十三位的“祱”和第一百一十四位的“嫈”。“衰,艸雨衣。”原指避雨之衣。后引申为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庄子·天道》:“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且有五个等级之分,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襚,衣死人也。从衣,遂声。”即指给死人穿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楚人使公襚,公患之。”
“祱,赠终者衣被曰祱。从衣,兑声。”指的是赠送给死者的衣被。《汉书·朱建传》:“辟阳候乃奉百金祱。”颜师古注:“赠终者之衣被曰祱。言以百金为衣被之具。”
“褮,鬼衣。从衣,褮省声。”指古代小殓时,给死者脸上覆盖的布巾。清代钱大昕《论说文》:“《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郑读幎为葛藟褮之之褮,而许亦读褮如葛藟褮之,则褮即幎也。幎者覆面之衣,小敛所用,故有鬼衣之称。”
这些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古代丧葬所遵循的礼仪,非常严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服饰逐渐褪去了政治色彩。但汉代服饰的形制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襦、袄、衫、袍”等衣服形制成为后世各朝各代人们的日常服饰。唐宋,男子仍穿袍服为主。元代的质孙服①、腰线袄子,②以及明代的曳撒,③乃至我们今天的连衣裙、旗袍等,实际上都是沿袭了这种服制。另外,汉代崇尚深衣、喜宽袍大袖的审美观也左右着后代人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南北朝以及唐初期,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服饰渐趋流行窄袖。但是中唐以后,汉民族服饰宽衣大袖的传统形式得以恢复。到唐末五代时,大袖袍服已经定型,并且一直延续到宋明两代。汉代服饰对于我们今天的影响更是十分巨大,近些年来的华服、学位服等,无疑不体现着汉代服饰巨大的影响力。
《说文解字》收录的表服饰的字,不仅向我们展示出汉代崇尚深衣、喜宽袍大袖、恪守礼法的审美观,同时也揭示出我国古代人民自信、开放的民族心态和兼容并蓄的民族风貌。
注释
①质孙服:元代的一种礼服,其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上衣较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折有无数细褶.
②腰线袄子:元代颇具特色的一种服饰,衣领窄袖,下长过膝,腰部打极密的细褶,使得腰部以下如裙状.又叫“辫线袄”.
③曳撒:源自蒙古人的一种礼服,明代曳撒服实为质孙服别称.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朱骏声.说文解字训定声[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 1983.
[4]黄宇鸿.《说文解字》中反映出的服饰文化——《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五[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5]李培艳.《说文解字》“衣”部字语义及排序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6]丁娅兰.从《说文解字·衣部》看古代服饰的“礼”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09(6).
语言新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