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白居易,一生著诗词文章3840余篇,数量位居唐代诗人之首。号称“诗魔”的他在诗中充分反映民间疾苦,妇孺能诵。他是诗文贯古今的文豪,同时又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政治家。初入仕途,满腔热忱,敢于谏言;惨遭贬谪,心系苍生,政绩卓著;宦海沉浮,不改初心,直面人生。如何面对宠辱?如何面对理想?诗魔白居易的宦海沉浮经历启迪着我们:面对得失,应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人生,应做到“守住初心,砥砺前行”。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特约教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9中 孔祥琛)
电影《妖猫传》中,白居易因写作《长恨歌》而卷入了宫廷秘闻之中。历史上,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几度宦海沉浮,用生命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唐朝没有网,但也是个抢人气拼流量的时代,诗人众多,白居易理应在自己爆红时整合手里的资源让自己彻底红一把,然目前的状态,并不是他的理想出路,除了顾况,白居易没有得到更为强有力的引荐,于是白居易开了个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支持,我要回家乡继续学习积累,沉淀自我,今天起暂别诗坛。
十二年后,白居易回来了,并且是以新科进士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正式地踏入了仕途。
公元815年,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了重伤,但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事情,所有人包括宪宗在内都表现得极为平静,案件一直压着不处理。
白居易觉得这太不寻常,于是上表要严缉凶手,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然而朝廷对这件事情依然不大关注,热搜稍微靠前,就被压了下去,白居易痛心疾首地再次上表。
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为州刺史。
被贬为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一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自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了“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群众的心,但表现出来的行动却早已没有过去那般炽热。
公元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白居易内心那颗“达则兼济天下”的心再次炽热起来,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用以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问题。
当他看到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又排除重重阻力,修堤蓄积湖水,用来灌田,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法与注意事项,刻在湖边的石头上,以供后人参考。
往后的二十多年,白居易也没有过所谓的“岁月静好”,仍然是被朝廷调动着四处做官,但他为任职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实在的好事,其间还写了大量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纵观白居易在宦海沉浮的一生,从少年得志到被诬陷贬谪江州,当早已无心政事时,又被朝廷重用,然而,无论是少年得志的辉煌,还是被贬江州的孤苦,白居易一直是个守得住初心的人,或者说他是个纯洁的人。
从开始对官场规则的生疏,却不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敢为真理冲上前去,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热血;在经历了被诬陷被贬谪后,有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反思,内心虽凄苦,却从未冷掉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从未漠視过世事,也从未消沉过人生。
刘振摘自《北京青年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