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没有人天生贴着标签不能做什么,关键是每个人都要有足够的自信,我能行!并且全情投入去践行。人物传记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热点。有成就的人,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某种特质,值得我们去学习,或是对学问的执着,或是过人的品质,走近他们,感受生活的正能量。(特约教师:湖北省黄梅县晋梅中学 江煜)

“為什么男孩可以学数学,女孩却不行?”94岁的台湾数学教授徐道宁对着纪录片导演王慰慈的镜头问。
1930年,受教育的权利并非人人享有,而生在工程师家庭的徐道宁,在少女时期,就展现出了对数学的兴趣。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女性不适合做数学研究,相对来说,她可以更安静,更细心的,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很快投入。”镜头中,徐道宁的讲述平静而坚定。
徐道宁教了一辈子数学。多年后在台湾,那个穿着白袜黑皮鞋的女学生已经成为白发苍苍受人敬仰的徐老师,教过了一届又一届,学生遍布全球,由她参与编写的高中数学,也成为台湾地区数学界的官方指定教科书。
这位女数学教授的跨世纪经历,王慰慈前前后后拍了4年。2015年,纪录片《数学女斗士》诞生了。
王慰慈不仅是一名纪录片导演,还担任着台湾淡江大学大众传播系主任、台湾女性影像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2012年,在台湾淡江大学化学系任教的高惠春老师找到她:“慰慈,你可不可以重新拿起摄影机?”高惠春邀请她为自己的中学数学老师徐道宁拍摄一部纪录片。
拍摄《数学女斗士》的同时,王慰慈也在拍另一部纪录片《学数学的女孩儿》。
20多年前在美国,王慰慈第一次见到了数学家张圣容。和张圣容几次长谈后,王慰慈不仅发现了张圣容极强的自我的性别认同,还连带挖掘出了一拨像她这样的学数学的女孩们——20世纪70年代初台大的某届数学系女生。那一届数学系“不同寻常”,全班有12个女生,这并不多见,她们的数学成绩都非常出色,经常互相鼓励着讨论问题。包括张圣容在内,她们中的四个成了世界级的数学家。
如今,其他三位,金芳容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数学系教授,2012年成为美国数学学会学士,李文卿在宾州州立大学任教,吴徵眉则投身于大数据产业研究。
她内心深处响起一个声音:“我一定要把她们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王慰慈曾有意从她们的成长环境中寻找线索,她发现,张圣容的文学素养特别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工程师,而金芳容的妈妈是女子中学老师,“也许,这种家庭氛围在一定作用上也启发了她们很多,引领她们走向数学科研这条道路。”
“在一个女生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盯着‘你是女生这四个字,从而给她们带来很多的限制和枷锁。这时候你又怎么办呢?这是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的问题。”
当老师后,王慰慈常跟学生讲,“在成就自我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限制,不是人家会给你的,也许还是自己给自己的,但在这个时候,女性应该自发地更加努力,自己去争取”。
不仅仅是“女生学不好数学”,标签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了解我自己的限制,但是我自己不去给自己这样的限制。”王慰慈说。
变色龙摘自《人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