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有竞争就会有冲突,有冲突才能考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201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而“社会参与”这一项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便是要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其实都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也许我们都曾做过“那个蠢女孩”,但读完这篇文章,我们都会很快地成长。(特约教师:新疆独山子市第二中学 张勇)
记得七岁上学时教室很大,老师先让大一些的琴做了学习委员,后来发现我嗓门儿挺大又挺大方,便委任了我做文艺委员。
我不知道嫉妒心是何时潜入体内并随着身体一天天长大的,反正我开始嫉妒琴,正像琴一直嫉妒我——因为我们的成绩太相近了,每次读完考试分数,老师常常表扬我们俩或者我们其中的一位。有了敌意的琴先拉帮结伙,我形单影只地待在操场或闷头回家时,恨琴恨得咬牙切齿。
有一天傍晚,我和同学玩跳格。跳到天黑才想起书包早被锁在教室了。急得团团转时发现教室玻璃刚好坏了一块,拨开闩就跳了进去。拿了书包正要出来,我突然想到琴,偷着锁门说不定就是她干的,那天她值日。我拿不出书包做不成作业自然要挨老师训,她早就盼着这天呢。旧恨新仇忍无可忍,一回身看到讲台上有截粉笔头儿,还是给她起个绰号骂她一下吧。少年时代给人起的绰号往往并无道理,借着教室里最后一点儿微亮写在琴的书桌里。写完了就报了仇,跳出教室就把这事丢脑后了。
第二天早自习一进门,琴正在骂人,看到我音量提高了一倍。我知道我的报复手段不仅偷偷摸摸不那么光明正大,而且惹了麻烦。最麻烦的不是在学校,琴知道老师要来了便早早住口;最麻烦的是路上,琴用她的骂声对我实行围追堵截,我像灰溜溜的小老鼠,琴成了打鼠的英雄。在她的骂声中,原有的嫉妒却变成了完完全全的恨。
五年级时我的表姐为了考入市重点特地从林区转来重读。加入了新成员,“半边天”不但没有多云转晴,反而阴雨密布了:表姐的成绩开始遥遥领先,琴很不服气,私下里便说她是重读生。话被传过来,表姐便立场坚定了,女生阵营里从此有了两个帮派,彼此虎视眈眈。
我们常在一起挖空心思贬低对方,以示敌弱我强。有一天发现琴“长着满脸横丝肉,一看就不像好东西”,令我们狠狠开心了一阵子,尤其是那常形容坏人的“横丝肉”让我出了许多怨气。
我们都以为自己很聪明,所作所为理所当然,发布考中学成绩时大家都傻了:老师认为最有希望的几个甚至表姐,都没有考入那所向往已久的重点中学。
也许是因为那次惨败,琴比我们先长大了。有一天陪妈妈逛街,远远看到琴,我扭过头去,听见琴问:“大娘上街呀?”
妈妈说:“嗯。琴你有时间到我家里玩儿吧。”
“哎。”我那时混沌未开,没等琴走远就问,“妈你理她干吗?你不知道我俩不好吗?”
妈妈瞪了我一眼:“人家想和好。”
“我才不跟她和好呢。”
虽然妈妈开导了半天,我却忘不了琴的那些恶骂,几次碰到她探寻的目光都以冷漠拒絕了。
多年以后我慢慢聪明过来: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遇到对手。我们太喜欢于把对手列为敌人,太喜欢于嫉妒甚至诽谤,一个人的真正长大是从真诚地欣赏对手开始的。
(王文华摘自《人之初》)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