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100年前画出今天的日常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12+ 热度: 27983
高珮莙

  诗人说:“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可真正生活在“从前慢”里的先人,却对快节奏有着难以抑制的渴望。在20世纪初法国商业艺术家让-马克·寇特的画笔下,一台投影仪加上老式留声机的大喇叭,可以让电话两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到了1930年,画家的想象更进一步,复杂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与智能手机十分相似的手持设备,配上头盔、耳机就能毫无障碍地实现视频通话。

  1899年至1910年,在玩具和香烟制造商的委托下,以寇特为代表的一群法国艺术家将想象中百年后的生活画在了纸上。由于财务困难,这些作品并没有大规模印刷,直到数十年后才被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偶然从故纸堆中翻出来。从这些画中不难看出,上天入海是人类亘古未变的梦想。

  乘坐带翅膀的飞行器,消防员在空中灭火,邮递员在阳台间自如地穿梭,交警则在空中为他們维持交通秩序。在海底世界,人们从水下抛出饵料倒钓海鸥,骑着巨型海马四处畅游。人类早就能够乘着飞船探索太空,但在那个飞机和潜水艇还未问世的年代,那些被做成明信片或收藏在雪茄盒的小画片,已是人们所能描述的最美好的未来图景。

  先人的预测有时准确得令人惊叹。在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1968年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中,人们可以用“Newspads”(新闻平板)阅读报纸。只是,1949年的科技杂志《大众机械》断言,电脑的重量不会少于1.5吨;1966年的《时代》周刊则认为,远程购物完全可以实现,但它终将失败。

  无论如何,正是这些靠谱或不靠谱的想法,激励人们向更深更远处探索。只要烦恼和梦想不死,人类就永远不会停止对未来的想象。

  (水云间摘自《中国青年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