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本质坚守与个性彰显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与评论 热度: 16389
周星

  摘? 要:文艺批评与评论作为创作引导和欣赏指导的重要一环,一直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但时代变化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导致文艺批评已经不是既往的模样,认识到时代变化而调整文艺评论的旧俗,适应新的受众群落变化而坚守文艺评论的价值,根据众语喧哗的评论而引导端正的时代价值观评论,强化艺术审美的评论也顾念网络时代的趣味习惯,建设务实而高端的新时代的文艺批评,需要理论的坚守也需要个性把持。

  关键词:文艺批评;审美趣味;个性精神;互联网

  一、理论背景

  文艺评论的难度和批评的莫衷一是时常令人疑惑:比如梅葆玖生前曾经赞叹过老生唱得规范准确的第一青年演员是王佩瑜,而她将京剧评书相声汇为一体的跨界大戏《乌盆记》唱的场场爆满,却招致不同评价;若干年前电影《捉妖记》创造高票房,却受到不少老先生责怪质问:现实中妖与人如何能够相处?2014年人艺话剧演员杨立新发文不解大学生看悲剧经典《雷雨》不断笑场,悲哀文化感知差异,大学生回复看法不一,认为是演出有问题而不是理解有差距;若干年前作曲家谭盾的“纸乐”音乐会,让批评音乐不成其音乐的人们大为惊讶;而此前关于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作品《软埋》遭遇到激烈对峙意见,乃至于勾连出前一年她对于诗人诗歌批评的官司,等等。显然,我们时代的艺术文化的开放性和认知的多元化,伴随着批评的众语喧哗已经见怪不怪。

  不能不从批评相关联的艺术理论开始探讨。艺术理论是指导艺术发展的学理体系,在艺术发展的时候,本应该起到更为中坚的理论引领和价值观阐释的作用,在艺术传统延续时代,也许传统艺术理论的认知度还可以延续称大;但进入数字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理论自身所面对的环境、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已经不同于以往,理论的跟进和完善也遭遇着难题,某种程度的疏离于时代创作导致自身被诟病已经不少,理论的自洽性也受到怀疑,更不用说在面对现实变化的情境,如何指导乃至引导和成就形而上的价值也成为难题。作为与艺术理论息息相关的艺术批评,自然也在这里遭遇同样的难题,理论的滞后与迟疑不决的趔趄,使得文艺批评的观念无所适从,面对变化的艺术创作形态和环境,批评的老套不能得到实践的呼应,媒介早已经涨落变化,固有的批评方式和影响路径都大大转移,老三样的批评还自以为是,以为可以指点江山,却实际上阵地都时常远离,针对性也就模糊,新一代人的审美观念越来越疏离传统,固守传统审美价值观的理论和批评观的方法,都不能完全笼罩创作对象。批评的权威性未必是自命的批评家,早有无数的草根拥戴取代其上,而遮蔽了习惯被倾听的权威。批评话语的极大变化,让八股式的批评失去了鲜活性。文艺批评在自身理论依据、文艺批评者观念变迁、文艺批评对象变化、文艺批评接受者情态转变、文艺批评文化氛围迁变等方面的景观呈现不同以往的状态,文艺批评也就到了自身需要调整的时候。

  二、数字时代嘈杂景观

  数字时代是一个改变文化生产和文化环境的时代,其整体上朝向技术高度演进而带入不可避免的智能时代,艺术文化生态的变化大多于此相关,文艺批评的命题自然需要校正应对。

  数字时代的景观改变颇多,你不得不正视并且思考文艺评论的变化多样性,接着导致看待艺术,和推动艺术变化的现实,接着就是如何评判的问题——这是回到现实基础思考与艺术本质之间关系变化的认知。我们可以依旧在理论层面坚守传统,但对于文艺评论而言,则不能忽略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即不能简单的再孤芳自赏和自得的一成不变。我们需要思考文艺批评的本质坚守与个性彰显之间的关系。在以往不少研究的理论思辨中我们重点勾勒变化的景观,从创作到评论家到境况到传播途径再到大众接受,以及到文艺评论效能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但首先是建立在时代演变和媒体变化情境下,思考这样背景下文艺评论的本质如何更移而不是死守,又同时必须把握如何抓住认知的核心而不是胶柱鼓瑟,是显然重要的立足点。相关批评研讨会上谭霈生老先生探究的戏剧本质和曹禺创作的情感体验的述说,很为令人思考,时代迁变中我们如何应对与坚守,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而是牵涉复杂性的认识。所以这里延续进入本质问题的思考:

  (一)我们需要思考文艺评论是为了谁? 知晓这一点才能清楚你评论的变化位移之间的根底所在。新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聚焦评论的不同走向,由此也形成评论之间的裂痕,所批评为何服务之间存在着差别。实际上,现实存在的所为似乎有三个不同对象需要正视:首先,文艺评论仅仅是为了自身圈子服务的范畴,可以确认是为了文艺对象、文艺人的认知。也就是说,文艺评论是为了行业创作,于是如谭先生所言,专业的文艺评论与批评家自然存在。文艺评论也是一个有自足性的范畴,形成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研究者之间,需要文艺评论来勾连关系,也需要作为职业或者专业的思想碰撞存在,于是理论思辨的评论投射,引经据典的评论必不可少。但接着,文艺评论是为了面向大众的引导这一目的则不同。其实国家和机构都期望文艺评论是面向大众即引导更大范围的受众,而不仅仅是圈子和专业化的对话,显然,这对于文艺评论的初衷而言,一定是合理的,既然不是单纯的文艺理论,就是要求应用理论依据来宣扬创作、阐释作品价值、引导大众理解认识作品,即批评评论可以影响大众对于文艺作品的感知,无论习总书记所倡导要求的,还是强化文艺评论所期望的,都注重在对象的引领,对于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揭示和对于确认作品感染大众的价值观显然是其任务。再有,实际上不少时候,文艺评论却偏向于只是为了主流媒介和满足上级主管的需要,在政策诠释和在左右摇摆中,不断跟随口号去套接作品,在摇摆不定中注解即刻的政策,而显然,一时一地的调整政策未必是文艺的规律所然,于是文艺批评的公正性被搁置,时常被需要恒定价值的理论和需要人生参照的大众所看淡。这里的意味值得思考。为面向大众就需要知晓大众的要求、口吻和期望;但为了上级则需要满口政策和规则:为了学者读书人同道们就要力显示高深逻辑。所以需要廓清!

  无疑,文艺评论是依据文艺规律和根本价值观来取舍判断是非,它所面对的作品,一般而言也是具有自身的价值观支配而创作的,所以批评的针对性就具有针对作品也判别创作价值而引领观众的意义。文艺评论为了谁的命题就是既为了创作更为出色,也为了受众更好理解作品得失,还为了创作者更好创作适应时代社会所需要的走向。不能没有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也不能简单去诠释政策、屈就政策而不能实现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艺术文艺评论需要以价值观导引、有宏观把控的视野;有針对性的切实研究;更要影响大众对于文艺的审美精神的认知。

  (二)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还在吗?由于媒介和传播都发生了不小变化,传统的文艺评论有时显得失场,但“文艺评论”这一对象无疑依然存在。只是要意识到此刻的文艺评论似乎可能非彼时的文艺评论,所谓彼文艺评论——即以往大一统背景下,对于文艺现象和作品统一意志观念下的文艺评论,权威的存在和意志力的主宰显而易见。从开放的角度看,单一而所谓的权威建构,让批评家具有了无上权威,却可能失却公平性。建国后第一个十年的喜剧片《未完成的喜剧》中,就有个叫“易浜子”(谐音一棒子)的权威颐指气使的点评作品,正是这一写照。于是那时候有权威和一锤定音的评论家可以指点江山,定夺好恶。但时过境迁,当下的文艺评论境况氛围已经大不一样,决定文艺生死的境况已经改变。在传统时代流逝而去时,批评家似乎也感觉到丢了操纵性,因为文艺评论似乎人人可为,却偏偏让传统的权威有些失落。有专家由此提及新媒体时代未必是文艺评论最好的时代,正在于此。但其实放大到人类进步的角度,众说纷纭未必全是坏事,人们关心创作,抒发自己的感受,也有了可以施展的空间和领域,似乎造就了开放而混沌时代,混沌是众语喧哗,开放是人人有了独立思考的可能,但最好的认知却依然需要文艺评论。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少数人确认的好恶,带来了人人思考评价的可能,固然有莫衷一是的困惑,但彼此促发思考的局面自有其无法遮蔽的现实所在。只是此文艺评论既要允许人人评价的发生,又要强化专业文艺评论品质的体现。这时看到“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更为切要,却首先是要明了此时的文艺评论从评论者、传播途径、接受者需要、审美支撑大不相同是认知的基本环境。

  文艺评论依然在,就必然需要的文艺评论素养和道德戒律,知晓批评不是无的放矢,也不能信口开河;批评的针对性是基础,理论学理也是把持的必要条件;文艺评论是讲道理而不是仅仅凭着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评论需要一针见血不假虚饰,但也不能拍着砖头上阵罔顾事实;文艺评论需要直率和辩论是非,也要宽容理解创作的艰难。总之,文艺评论依然是时代创作所需要的,也必然存在,只是如何适应时代需要调试研究。

  (三)文艺批评的多元交织不可回避。前述新

  媒体时代,文艺批评的场域和对象、途径和接受等都发生变化,一件事、一个现象的认知也各不相同并不奇怪。比如此前一段时间对于曾经盛极一时的影视小鲜肉现象,青年观众热捧而扶摇直上,影像中充满了小鲜肉的身影,但如何认识却大不相同。而对于豆瓣的评分的好恶,则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乃至于需要主管部门开始介入约谈等等。而对于青年人渐趋潮流的二次元文化的认识和评价也难以取得一致,民间依然在次元间喜爱,而评论家的侧目也是显见的事实。

  可以说,某种程度的开放兼具混沌的文艺评论,是多层面交织着,已经难以在一个固化的层面来界定文艺评论的一尊性,分流显而易见,包括主流、民间、学术、互联网大众的文艺论述、点评情绪宣泄与评论,让关于“文艺的评论”热火朝天。相对应的几种文艺评论也有其针对的受众及其话语方式的差异不容忽视:主流报刊上的政策判断评论,学者研究者的文化审美评论,大众范畴的情感好恶评论,互联网上交织着多元形态的评论等等,将所谓的评论变成人人可为的对象。但显然主流报刊上的政策判断评论似乎是惯例的形态,自有其政府主流形态的政策确认性,由此的评论家选择和话语角度的清晰性一目了然,政策阐释避免不了,投合也是在事理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以为是的权威,却实际上未必到达受众的眼前,构造着政策需要的文艺评论高下,就看学理性和独立意识的表达机巧,但当下多少只是学者群落参考和研究界重视的一个方面。而接着学者研究者的文化审美评论主要在杂志的研究文字中,影响的是研究者彼此和青年学生,习惯的理论构建和系统程度,可能更为收到长久的影响。由于审美一定具有价值观的某种理论色彩,也具有研究性的意义,由此构成文艺评论的较大影响力,文艺评论影响着青年的有效传输需要更为开阔的眼界,也需要个性色彩的凸显才能更好实现。至于大众范畴的情感好恶评论在各种形态上影响着对于作品的人际影响力,作为大众意识和好恶的体现,直观的感觉更为明显,不受政策和学术的影响成为各自性情的袒露,倒是最为接近百姓的评论,许多人理解文艺评论就是这些模样:针对着文艺现象尤其是即刻的文艺景观,评论的肆无忌惮让他们过瘾,无需尊崇什么法则,还多数具有直率的批评与挑剔特征,大众接受这等文艺评论也就认定这才是理应如此的表达。于是,在互联网上更为嘈杂的交织着多元形态的评论,拍砖自有其不着边际的自由,以为无须担责的放任,将网络构建成为新的文艺评论的卖场,高兴了就来几句,论辩性的你来我往也成为网络的标示,而这时网络毒舌般的能言善辩者,具有专业性知识的自由表达者,喜好专门性对象者,粉丝代言人等等,就交织在网上相互吸引和争斗,文艺评论的另外一个大喧闹场域就此摆开。

  三、认知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

  我们探讨了变化的现实,也就要思考新媒体时代带来诸多变化及其影响,包括对媒介传播,创作者,接受习惯,审美认知,评价者,批评的习惯和口吻等等。时代带来的诸多变化中,文艺批评的景观的确发生了重要变化,权威的文艺批评似乎失落,大众批评跃居网络上,受众影响也无疑转向,而文艺批评本身的性质也日渐发生巨大变化,针对作品的批评依旧在,但影响的不是直接针对创作而是市场,间接的促发创作屈就市场潮流,作者观念和粉丝成为主要景观。审美观念变化有些匪夷所思,比如小鲜肉的价值凸显并非有助于作品质量而是市场予夺。受众接受固然不可缺少,但酒香却怕巷子深,颜值的不可思议影响投资和接受等等影响到大众观念。但最重要的显然还是评论者的群落和评论者的审美思维和定式的变化。

  需要知晓传统的文艺评论的现代变化,或者是按主流意识形态为尊或者是以审美艺术的高下定夺强弱,已经多少改变为大众潮流的强弱来取舍。艺术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更需要真正强化个性。当后来日渐重视市场,强调三性统一时,商业和市场予夺已经占了上风,常态的批评已经有些背时。观赏性介入到所谓三性的统一中,市场和受众位居前列。但是在文化素质时代,观赏性或者叫娱乐性,并非上大雅之堂。追根溯源其实是一种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的批评家发现自己的可以左右一切的地盘被削弱,反而是接近年轻人的草根的批评占据上风,或者网络上的人都得意充任批评家的快人快语,或者以犀利的言辞来夸大其词的某种批评用语时兴,都会影响更多的受众。这种传统失落的变化,非常明显产生传统批评与当下批评双方的严重的对峙。也就是由于网络的平台和数字时代的自由性,大众的批评家开始跃居台面风起云涌,甚至很不理睬主流媒介、主流刊物、主流批评平台,他们的评论自由随性,无需顾虑却大受欢迎。主流的权威的批评家发现那些名不見经传的底层人物,大大影响意识,乃至引导舆论的走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批评时运变化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改变才是最为强悍的。因为粉丝的群落的存在,拥戴他们而推波助澜所谓的批评家出现导致了对于传统评判的改变。我们有无数案例说明互联网“大咖”影响力超越传统批评家而不可思议。显然批评家影评的传统有时不被看重现象,既有老套也有落伍语言,以及更多俗念而不为时代所认可。笔者发现自己微博上正常大概三千多人看你的一条微博,可是当评论电影《乘风破浪》的第一时间微博,因为被韩寒点赞,几十万的点赞和批评蜂拥而至。显然韩寒的粉丝团队数量巨大,导致那些粉丝疯狂点赞瞬间几十万的数量,于是常态三千条和几十万的数量这个之间的差别,未必是文字内容,而是传播造成了那么大的传播量。于是传统以来内容美学标准和主流权威机构来定夺的传统的文艺批评,难免多遭遇到这样一个刚性的无法回避现实。当然。主流媒体、主流报刊、主流传播机构和专家还自有他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可以把它界定为对于学校的一些年轻人,读书的人的相对的一些影响,对于政府机构或者评奖的相对的影响,还有在气味相投的评论家之间,这种高端人之间的习惯性互相影响固然重要,但如何扩大受众认知确实是问题。高端的批评影响过去可以波及到下层读者和影响观众的认知。但显然时过境迁。你不考虑受众的变化,不考虑到粉丝群落,对批评接受的影响里还忽略受众和不考虑到社会的变化,也不考虑到主流媒介在年轻人心目中地位变化则是危险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坚守和如何培育受众的难题。从传统的角度来说,坚守价值观和坚守本土文化的品位,坚守一种自上而下的引导必要,但忽略当下漠视新一代人的语言和受众感知,不参照传统与新潮的对比,则可能失去了批评接受的场域,警醒而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你就脱离年轻人时代,影响也就有限。新时代的大众语言口吻问题不容小看,因为后面是观念。但有些批评家屈就网络而东施效颦也危险。知晓这个时代,然后学会了他们的语言方式后面的真诚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如何,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和评论的方式需要调整,但坚持思考和思想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会看到你的真诚和你思想的内涵力量。你不会去屈就却要会理解,实际上勉强的适应也装不出真实的批评来,由于批评家已经超越幼稚的阶段,显然也不处在简单的浪漫的阶段,却要去不着边际的讨好和求和新潮,可能就完全丢掉了独特的个性。当然固守自己僵化的思想,和时代格格不入的大道理更危险。那些东西不用说年轻人听得可笑不明白,我们也一望而知就是不学无术。

  但还是需要强调,在上述的复杂性中,我们坚持文艺评论家的专业评论作为中轴来实现导引,其中最为重要的专业文艺评论是在审美文化的基点上实现来上传下达:对上拉扯美学是评论的文化基因,避免成为政策随机而变的短时性而定性核心价值观;对下,引领大众喧哗中的定焦点:对于人类善良美好生活期望和梦幻的感知,对于艺术品质的慢慢接受。如果说文艺评论已经形成差异,但导引大众认知创作作品还应当是核心要求,尤其要注意大众对于文艺评论的态度和接受途径大不同,自由的开放的世界让文艺评论成为各自分离的景观。主流批评评论应当不限于小圈子的自我言说,并且依然需要保持国家主流价值观,如何把持端庄的姿态又有大众接受的形式,包括具有时评的语言多样性,快捷而适应时代,则才能超越小圈子而表现当下文艺评论的开放眼光。

  不能不坚定文艺评论的核心价值——审美意味的批评判断。评论的审美变化理据的评论和感性的评论,随机性的评论,追捧拍砖的评论无处不在,证明更需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对于国家而言,不能没有坚守的价值标准,拦阻超越意识形态价值的东西侵扰其实和开放自由一样需要明确,评论家需要明确的正向价值观的确立和坚守,不能随波逐流而失去价值判断的品性和精神追求。大众需要价值观的熏陶而能不断明白界限和追求目标,否则陷落在庸俗或低俗中不可自拔就无法实现评论的效能。

  同时需要开阔视野,包括对于不同文论形态的宽容和分界的理解,也包括对于评论的对象变化的必要意识,比如从分类的传统文艺形态,不能不触及网络时代带来的网剧,网络文艺,网络文学创作,网络音乐,网大等等,而通过网络聚焦传统文艺现象也成为通见形态。

  回到文章开题,我们曾举例当下的一些现象可以作为观察文艺评论分寸的案例,比如对于豆瓣已经成为大众自动参与众人拥戴参考的一种评论场域,巨大的受众量使得评价高低具有一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标示,但显然制造和恶意的评价,乃至于收买水军之类的左右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能简单依据评分还要有价值观的判断。比如关于电影《捉妖记》的批评的差异性,既要站在现实的基础上看待其创造性和思想傾向的合理性,也要揭示已经不是简单的按照现实主义法则来理解是非的时代,在二次元、魔幻玄幻盛行的时候,接受的差异不能再回到旧时代来评判,否则就有违背时代的发展潮流。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的创造还是较好的不断调整传统艺术的大众接受度,对于青年趣味的有品质的适应,也是值得期待的。《雷雨》笑场的时代变化值得警惕,但是不是表现的微妙和处理需要思考,为什么《茶馆》经久不衰的总是得到热盼,其中的文化感知差异需要分析。

  无论媒介如何变化我们的文艺批评核心精神不能丢弃,好的评论者应该有坚守,有个性,有胆量,有气度,有价值观。好的评论能够在主流的价值观把控基础上,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强化个性印记的展现,能够用通俗逻辑的讲述,并且凸显犀利而针对性性上,实现评论的广谱化。但其实,一切的根本在于文艺评论的内涵必须丰富思想性,评论者的价值呈现应当注重于独到发现,评论作品的针对性更必须体现新鲜的发现和个性眼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