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电影批评的多元取向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与评论 热度: 17280
贾磊磊 毛珺琳

  一

  回顾2016年的中国电影批评,批评话语的多元化是本年度呈现的最显著特征。首先是学者坚持电影批评的独特立场,从个性的角度对电影本体、电影创作、电影产业、电影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与新的话语体系和跨学科理论进行对话,丰富了电影理论批评的成果,拓展了电影批评的视野,开拓了电影批评的方法与路径。例如在探讨中国当下的电影理论建构时,《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立场、精神与价值诉求》一文提出电影创作“新学院派”应持有的立场,即“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美学新标准(新标志、新风潮)。”《重审电影理论及其发展思路》的作者则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理论陷入困境,其原因是“过于人文化”,即过于依赖人文学科的传统方法。而对于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下电影理论来说,真正“具有扩展的概括力与阐释力”的“话语力量应当以电影特殊的视听语言、叙事结构、美学形式为研究起点,向情感、心理不断延伸,并最终落实在思想、精神、价值等形上状态。”

  其次是批评对象的多元化观照,除了电影本身之外,学者还对多元化批评体系的建构进行讨论,更多将目光投向了政策和科技领域,探讨如何看待国家文化政策对电影的指导作用,体现在诸多文章中都对《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给予厚望;探讨电影批评如何与国家的话语体系相结合从而促进创作实践,例如《“中国梦”影视研究:历史过往、框架预设与实践互动》的作者将“中国梦”与影视研究相结合,认为通过对“中国梦”精神内核的充分把握,可以实现对电影创作进行批评引导与理论创新,从而“推进影视创作与传播的质量提升与内涵提质”;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审视VR、互联网等技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等前沿问题,其中《虚与实的光影尝试——浅谈虚拟现实电影的观赏特性》《巨幕、立体到VR:影像“距离”空间的补全》认为vR技术会“重构电影观赏方式”,使其呈现“碎片化、互动化、沉浸式”的特点,并且补全了“影像遗失的‘距离维度”,但同时,VR使电影造成“画框”消失,如何在立体影像的环境下重构视听语言以及迎合观众心理特性,这仍然是创作者和学者需要持续关注和探索的领域。《内容众筹与当代纪录电影的互联网美学》《“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的话语重构和影像赋权》则共同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创作观念发生变化不仅存在于类型电影领域,纪录片同样受到了“互联网美学”的影响,不仅出现了“内容众筹”的新型纪录模式以及更加多元的话语主体,更是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扩展,使得“纪录片的影像赋权变得更有可为”。

  再次是批评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不仅有针对影像风格、主题叙事、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批评,也有着眼于商业运作、市场规律、产业发展的批评文章。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基于电影本体的分析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需要认识到,虽然电影批评中体现出的非电影本体研究的偏向是在电影批评多元化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但在市场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学术批评,仍然只有首先立足影像本体,再与电影的受众、市场、社会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因为尽管电影具有商业属性,但其最重要的本质,其之所以被称为艺术的原因,还是其影像本身。批评并不从属于创作,也不依附于创作,而是应与创作并重,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批评标准,也就无法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生態环境。这也正是本书“中国电影年度批评力作”的甄选标准,以电影本身为批评主体,呈现多视角多维度的批评方法。《(师父):“作者”风范的武术电影》从“作者电影”的角度评价《师父》,认为正是电影打破了传统中国动作电影剧情模式中主人公必须作为动作参与者的定式,而只是作为观察者出现,才使得“人物对于自我的困惑、痛苦和自醒将一部以‘功夫为形式的影片从功夫片的类型中‘拔出而捧到了带有‘作者意味的艺术影片的高度。”《(路边野餐):诗意影像与段落镜头的违逆》从影像语言的角度对《路边野餐》进行分析,指出作者通过在影片中制造的种种“意象”,“成功地将写实化的生活形态抽离,白日梦、虚空的意境效果正是靠着这些意象达到的。”而这种特殊的影像表达方式使得《路边野餐》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诗电影。《打造主流的大众电影文化—评电影(湄公河行动)》从价值观表达的角度对《湄公河行动》进行批评,认为类型电影与主旋律并非格格不入,电影的成功说明了“真正的主旋律不应该是‘我说你听的单向度的说教,也不是脱离大众精神需求的概念化的灌输;真正的主旋律应该与大众的价值观认同息息相关,是大家能够、愿意、渴望分享、共享的价值体系和情感态度。”《(山河故人):创伤、怀旧与乡愁》则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山河故人》中存在的审美情感,“贾樟柯电影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美学的怀旧。与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怀旧美学不同,美学的怀旧背后透露的,是对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个体的关怀。”此外还有文章从人物设置的角度批评电影《小时代》,从叙事角度批评电影《画皮》,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批评电影《道士下山》等等,本书试图通过收集能够代表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批评文章,不仅体现出电影学术批评的高度和广度,也展示了当下电影批评中普遍涉及的批评方法和路径,给电影人以启示。

  二

  如何在网络时代建立新的电影批评体系依然是电影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在一个电影批评日益大众化的时代,中国电影学界对电影批评的关注,其实也是对社会现实的观照。

  如果说电影的市场属性让评论容易成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言说之地,那么,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平台就更为一领域的自由发声扫平了最后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账号对一部电影发表评论。《微信场域下的中国电影批评生态》一文对网络影评做出总结,认为当下进入了“以表情包、个性化、视觉冲击为特色的微信影评时代。”而正是这种与社会现实相映射,与当下人的生存境遇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特征,使得网络影评更容易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共鸣。但无论是从方法还是路径上来看,这都无法作为真正的学术的“电影批评”,尤其不能忽视的还有一些网络影评人背后的商业因素。但不得不承认,网络媒介的电影批评在观众中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主流媒体和学术媒体,由自媒体和媒介融合创造出的公共话语空间不仅改变了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更影响了主流媒体,学术媒体的批评方法。正如《当下电影批评的问题、态势及构想》一文中提到,电影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都“有机融入今天的批评话语,只是都不再成为主流、显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虽然拓展了电影批评的平台,也局限了电影批评的话语特征,无论是新媒介碎片化、奇观化的表述方式,还是其重视“文学性”轻“艺术性”的分析模式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艺术批评应有的形态。endprint

  可以看到,今年有越来越多针对网络批评的再批评文章出现,其目的和讨论重点无一不是学术的电影批评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如《电影批评大格局及其与电影实践的良性互动》的作者所言,我们“鼓励更多的批评者在新的媒介环境之下去适应新媒体、互联网媒体,并且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但决不可以将批评作为电影的商业推广机器,电影批评必须要有坚守的底线和立场,作为一个影评人,始终不应放弃的是对电影艺术精神的坚守,对正确价值导向的把握。

  当下中国电影学者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也要思考中国电影批评如何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不能作为资本逐利的工具,而是成为规范市场的一种铁尺。《呼唤影评人》的作者提出倡议,“呼吁因不被市场买断而确立自己市场信誉的影评人”。也就是说,电影批评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但绝不能被其裹挟,依然要建立起自己独有的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方式。这种权威性本身应当以学术价值来决定,而不是靠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的多寡来决定,电影学术批评的深刻洞见依然是中国电影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三

  光阴荏苒,今年有很多学者提到了1980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新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的“黄金年代”,是中国电影评论最为活跃、也是真正对电影实践起到指导的年代。《电影批评大格局及其与电影实践的良性互动》的作者认为,那时“中国电影批评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在‘行业内部规律的电影批评也就是专业性、专业化、学术性电影批评推动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觉醒和自觉。”1980年代作为一个“思想启蒙”的历史时期,正是在改革与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让人们思考“电影是什么”,电影能做什么,而当下也同样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媒介环境的变革带来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社会话语形态,同样引发了对电影本体的讨论。《电影批评:从艺术到媒介的转型》的作者提出要“从媒介角度重新认识电影”,因为“电影由于数字技术、互联网传播等媒介技术的变化,以及电影本身制作与传播,早已使电影的里里外外都发生了巨变。”

  同时获得关注的不仅仅是对电影本体的重新审视,也有学者提出了“这个时代在电影之后需要怎样的电影批评”这样的疑问。诚然在新的艺术形式不断诞生的新时代,电影批评的角度应当多样化,批评的标准应当多元复合。但同时依然需要强调的是对影像本体的重视,比如《寻找与新时代契合的电影批评新路径》一文中提到“电影批评家首要应该绘制的是认知地图,然后再做价值判断和理论判断。”《电影批评:瞩望多元开放评价体系》的作者则认为“如果不以坚实、细致的艺术分析作为基础,以基本的艺术标准为底线,无论文化批评还是产业批评抑或类型批评、网络批评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水中月。”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语境的变迁,电影学者不仅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更是自觉担当起对促进电影学术进步的责任。

  我们看到,虽然西方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引进促成了80年代中国本土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的繁荣,至今,中国电影界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中国总体美学属性的电影理论和批评体系。当下数字技术快速的发展不仅让人重新认识到思考电影本体和电影批评的重要性,更让人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电影理论体系,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电影批评地图的时代。有学者在这种语境下再次提出建构中国电影批评的“中国学派”,找寻新时代电影批评的新坐标和新路径。因为当下的中國电影不仅已经处于和其他国家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在文化形态变革的大背景下,正是需要优秀电影批评,并且是能够指导电影创作实践和电影市场规范的电影批评大量涌现的关键时期。虽然当下电影批评众说纷纭,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那么学者们是否能够借助当下丰富的电影实践而展开强有力的电影批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再次迎来中国电影批评的“黄金时期”,还有赖于中国电影学者一字一句、一砖一瓦地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 佘晔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