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猫腻老师您好,读您的作品觉得文采斐然,您觉得写作网络小说和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您的作品从传统文学里都汲取了哪些营养?您的审美趣味和写作资源是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还是西方经典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及您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持什么样的态度?
猫腻:传统文学放在纯文学的筐子里,网络文学天然具有商业属性,两者间的创作态度以及重点自然有很大分别,后者受读者的影响会多一些。至于趣味、资源都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很难定义或者说明确传承,我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没有什么认识,自然谈不上态度。
陈帅:您觉得网络小说的经典化是否存在可能性?这个经典化过程的标志或标准会是什么?
猫腻:作品的上限取决于作者的天赋和能力。如果有相当大的读者基数和作品基数,有小部分作者肯在时间的磨砺下努力达成自我追求的话,经典化并非不可能。从以往的例子来看,商业小说的经典化,更多还是依靠海量的文本数量、少数作者的自我追求再加上时间的力量。
陈帅:在《庆余年》这部作品里,您提到主人公范闲有抄书的习惯,《红楼梦》、李杜诗篇、苏辛词句都在他誊抄的范围内,您觉得在您的小说创作中古典文学传统或者古典文化资源对您的影响有哪些?
猫腻:《朱雀记》的主要背景是佛教,写书的时候手边就放着一本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将夜》里写了儒家和夫子,那时手边常备着一本论语。《庆余年》里《红楼梦》里的诸多诗词自不必说。但这些很难单从哪个方面来讲,主要还是对认知、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然后在小说的创作里很自然地有所体现。
陈帅:您曾经说过路遥对您影响深远,自己的梦想是写一个乡村流的家族小说,是什么契机让您产生了这样的创作冲动,如果将来动笔,这部作品会是什么类型?
猫腻:高中的时候看到《平凡的世界》,觉得特别高兴,难得在文学圈里看到这样一本写实的书。那样一种平凡又朴素的劲头,一种笨拙又真诚的态度,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触动,那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小说。至于乡村流的家族小说,这个契机主要还是源自几十年来很多家庭聚餐时父母亲讲述的那些真实故事和事件,真是比最荒诞的小说还要更荒诞,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将来如果真有机会把这个小说写出来,肯定用的是最平实的手法。
陈帅:您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创作中的主人公“成长模式”,对于这种惯用创作模式,您有什么见解和看法?
猫腻:所谓的“成长模式”,最契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可以带来最大的代入感和满足感,因此最受读者的欢迎。作为作者来讲,采用这种模式也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我的看法是要在满足读者和自我的创作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的点,这需要创作者审慎的考量和决断,如果想要避免模式化的倾向,那么在故事设计和人物特点上,应该刻意地做些规避。
陈帅:您曾经说过,VIP电子订阅制度比文学期刊制度更有活力,更能推出新人,请您就VIP电子订阅制度谈谈您的看法。
猫腻:VIP电子订阅的第一样好处是让作者可以挣钱,把一个相对封闭或者说职业的圈子变成了一个没有准入门槛的大市场,那么随之而生的选拔机制、淘汰机制或者说培养机制,对编辑的经验和能力的依赖会大幅度降低,更不依赖于一个圈子里面的互相提携,直接甚至粗鲁,但也相对公平。而且VIP电子订阅也直接让网络小说的创作向长篇发展,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我一直认为VIP订阅制度是我们这个行业能够生存并且发展到今天的最根本的原因。
陈帅:您曾被称为“最文青作家”“以爽文写情怀”。您觉得在您的小说创作中,比较坚守的情怀都有哪些?为什么会坚守这些情怀?
猫腻:宽泛理解的话,情怀不仅仅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也是一个作者区别于另外一个作者,一个作品不同于另外一部作品的根本性的东西。我更喜欢在作品里夹带一些“私货”,与坚守无关,而是很喜欢且重视自己与作者通过这些东西而产生的共感,说得简单点,就是找寻同道罢了。
陈帅:当下网络文学与影视的IP联姻成为热潮,您的作品《择天记》备受关注,您如何看待影视改编?您认为影视改编原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否可能逾越其中的壁垒?最后,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您对网络文学的影像改编有什么建议?
猫腻:任何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都会扩大作品本身的知名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原作方,能够与受到民众喜爱的演员合作,当然是件好事。作为改编方,能够借助文学作品本身的读者基础及影响力,应该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至于改编最大的困难,应该还是在影视承制方方面。如何把段落改为适合搬上荧幕的情节,如何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中的场景,如何让作品呈现出原作所具有的质感,都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尝试的。换言之,作品本身的质量以及改编的态度和水平同等重要,一个相对完整且具有吸引力的故事加上一个肯用心雕琢的影视团队,才可以打造出双赢的局面。在我看来,心态还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仓促行事,想明白最初改编小说版权的原因是小说本身的内容并且记得这句话,那就好了。
陈帅:您觉得对于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特点?此外,当下很多学者将研究视野放在网络小说上,您从一位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觉得该从哪些路径进入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您希望您的创作和其他学者的学术研究能形成怎样的互动?
猫腻:网络小说因其商业属性,首先看重的当然是市场,要争取能够有较多的读者;其次是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把控有没有达到设计之初的要求;最后也是相对重要的是作品能不能通过故事和人物,与读者之間建立起共鸣,准确传递作者想表达的心意。研究或者理论的介入毫无疑问会在创作水平方面帮助创作者获得某种程度的进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也会有利于拓展思路,我非常欢迎学者对网络小说进行研究,但必须诚实地说,这不是网络小说以及写小说的我们这些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陈帅:网络文学有着庞大的读者群,内容的精英化和表达的通俗化是网络文学所做的一种重要尝试,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二者平衡的?
猫腻:这两点并不完全冲突,不论是通俗的表达还是精炼的内容都是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服务的。通俗的表达是为了把内容更直接地传达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最基本的阅读快感,这是前提。而相对更高质量的内容是为了让读者体验到更高级的、不一样的阅读快感。作为我自己来讲,首先就是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用尽可能简单朴素的语言平铺直叙,在这个基础上,有节奏感地、有自我控制能力地把我的想法与审美情趣放进去。
陈帅:互联网时代,面对广大网民,读者,您觉得网络文学的主体趣味应该是什么?您觉得网络文学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变革?最后,您对网络文学的未来有哪些展望?
猫腻:主体趣味当然是正能量。在满足读者们的阅读需求、阅读快感的同时,传递更多正面的、积极的、正确的信息给大家,丰富读者们的精神世界。网络文学对文学的影响并不大,而且也不是新鲜的事物,所以说变革有些夸张了,应该说网络的出现让商业文学与读者见面的渠道变得无限直接,降低了这一方面的门槛,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最后,希望盗版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高,作品越来越好,带给读者更多的快乐,这就够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