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兴村亲人(组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与评论 热度: 16130
一个人过年

  米是自己碾的

  还特意碾了一百斤糯米打糍粑

  八十多岁的外公仍然挑得起百斤担

  猪和鸡是自己喂的

  鱼是自己扯草养的

  萝卜白菜是自己种的

  还要磨两桌豆腐

  一桌用来煎油豆腐

  一桌用来做猪血丸子

  还要劈一屋旮旯柴块子

  外公高高扬起柴斧

  弧线仍然优美有力

  仍然能比较准确地切入生活的关节处

  只是一日三餐桌上只有一双筷子

  有些孤单

  外婆2007年去世

  外公一直就不愿离开大兴村

  总是一句话:

  你们放心吧

  我可以一个人过年

  温暖的草垛

  秋天的月光明净而有点凉

  洒在田垅上

  有明有暗不太均匀

  外婆就住在对门刘家院子里

  就隔一线田垅

  外婆又在喊我吃煮红薯了

  在田垅中

  我看到草垛站在秋天的月光下

  站在田里或田埂上

  站在站了一辈子的地方

  有些摇晃有些站不稳了

  还在坚持或者守望着什么

  她们把粮食和营养和金黄

  都献出来了

  可当我习惯性地靠上去

  躺在她的怀里时

  草垛又把仅有的体温给了我

  一棵树的离去

  一棵鸡蛋枣树

  从小跟随爷爷来到大兴村

  站在堂屋门口

  面对老屋面对大兴村

  从解放前起没移开过半步

  一棵鸡蛋枣树慢慢长大

  那些青青黄黄红红的枣子

  就再也藏不住了

  每年都会按时拿出来

  我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

  我每年守着这一树清甜的鸡蛋枣

  慢慢长大

  一棵鸡蛋枣树把藏好的鸡蛋枣

  分几十年都拿出来以后

  就老了不结枣子了

  在2007年冬天又被冻坏了一边

  父亲回大兴村修整老屋修路时

  顺便喊挖土机把鸡蛋枣树

  毫不可惜地连根挖去了

  一棵鸡蛋枣树只要在

  有多么老有多么丑结不结枣子

  根本都不重要

  父亲不会理解我

  一棵树的离去

  就是永远都不会回来

  我心隐隐作痛

  不想再写下去

  伯父和羊

  羊在高石头岭上吃草

  像一朵被风吹落的云

  继续被吹得四处乱跑

  伯父只好用一根长长的草绳牵着

  快70岁了跑不赢了

  羊是2010年春天

  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

  花700块钱买回来给伯父做伴的

  谁曾想2010年秋天

  在乡村小学教书的堂兄

  就一片树叶一样突然被风吹落了

  伯父和羊形影不离

  一起过了一年又一年

  羊在高石头岭上吃草

  伯父把草绳抓得死死的

  生怕羊跑了

  检瓦

  搭好长梯

  登上屋顶

  60岁的裁缝父亲

  手脚依然轻巧

  熟练地翻检沉甸甸的瓦片

  精心修补生活的每一个漏眼

  尤其是每片玻璃亮瓦

  要让阳光月光倾泻进来

  要把风霜雨雪悉数挡开

  在蓝天白云之下

  在四间老屋之上

  60岁的父亲

  依然像一个神气的将军

  在威风凛凛地检阅他的黑色方阵

  米筛里是满天星光

  今夜把这一担新米筛干净

  明天好尝新

  煤油灯光里

  母亲双手里

  米筛歡快地跳起了圆舞曲

  米筛优美地转呀转

  就是不晕

  真是厉害

  密密麻麻

  细细碎碎

  白白亮亮

  数不清的新米

  一起跳起了圆舞曲

  我坐在矮凳上望呀望

  那是银河的漩涡

  那是满天的星光

  一起去看天安门

  2014年6月1日

  我和儿子一起去看天安门

  在毛主席面前留了影

  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看北京

  儿子很高兴

  说我7岁就看到了天安门

  爸爸您几岁看到了天安门

  我说38岁

  儿子说不可能您骗人

  儿子还不太清楚

  他的爸爸出生在大兴村

  离天安门要远很远一段路

  李春龙,1976年生,湖南邵东人。有诗作在《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文学界》《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出版有诗集《白纸黑字的村庄》。湖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邵东县人大办公室。

  责任编辑 ? 张韵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